《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
此外,燥邪当令,容易口干、鼻干、皮肤干...秋天需要润,酸甘化阴,酸酸的东西能生出更多的津液让身体润润的,不至于燥得慌~
还有,秋季若有降不下的虚火,吃酸能帮助气血从体表敛藏到体内更深的地方去,让体表不那么燥热。
吃点什么酸味的食物好呢?不妨试试这个小黑果——乌梅!它不仅能缓解秋季的燥热,还能帮助养好肺气,调理身体。
1
养肺
乌梅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特别是对于那些因肺气虚弱而长时间咳嗽的人,乌梅能帮助收敛肺气,缓解咳嗽和咳痰。
2
强肝
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酸味入肝,能帮助补肝和收敛肝气,调理肝脏功能,生血作用也不容小觑。
秋天肺金当令,金克木,肺气过旺,肝就相应会比较虚弱,而酸味入肝,适当吃点酸可收敛肝火、滋补肝血。
3
开胃去火
乌梅富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这些酸不仅能帮助身体生津止渴,还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初秋气候干燥,很多人容易上火,尤其是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这些有机酸就像天然的“降火器”,能生津止渴。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曾推荐一款乌梅定痛汤,适合秋季燥热时食用——
材料:乌梅 3个,南杏仁(去皮尖)7粒。
做法:杏仁捣碎,把乌梅和杏仁共放入煲中,加热水浸泡即可。
专家点评:
乌梅味酸涩、性平,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和胃止痛之功。
《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乌梅,“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如今虽白露已至,但热气未退,人容易心烦、口渴,此时适当品尝些乌梅,当属再合适不过。
若搭配杏仁,二者合一,则有药膳功效。杏仁甘味缓和,通常选择甜杏仁,味甘、性平、无毒,甜甜的,也可作坚果来吃。
两者相互搭配,既能辅助乌梅定痛之效,又有一定的止咳效果,特别适用于久咳少痰,干咳无痰之症。
小贴士:若想达到生津止渴的更好效果,可加点糖和乌梅搭配,酸甘化阴,效果更好。
内容参考:
①2021年09月8日广东省中医院《每日一膳 | 乌梅+南杏仁,夏热秋燥交界之必备饮品,酸甜中有生津止渴定痛作用》□杨志敏
②2025年8月22日 养生厨房官微《吃葡萄、梨不如这个水果!止咳,肺气足,强肝脏、出伏不怕“秋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