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国医大师禤国维:应用紫草治疗皮肤病经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5-11-22 [其它] [名医论坛]

紫草,又称“紫芙”“紫丹”,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透疹之效。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本药,将其归属中品,载“味苦,寒。主心腹邪气……利九窍,通水道”。后世医家不断拓展其内容。紫草外用治疗皮肤病最早见于《名医别录》,载其主治“腹肿胀满痛,以合膏,治小儿疮及面皶”。

 

国医大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禤国维从事皮肤科医、教、研工作50余年,常应用紫草内服或外用治疗各类皮肤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银屑病

 

禤国维认为,银屑病外因为燥、寒两邪侵袭,内因为血分燥热,血瘀贯穿始终,提倡从血分立法辨治银屑病,经过数十年临床实践探索,创制了皮肤解毒汤。方中紫草清解血分热毒,配合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莪术破血化瘀解毒,乌梅敛阴解毒生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为方便患者用药,禤国维在皮肤解毒汤基础上创制了银屑灵片(紫草、莪术、乌梅、当归、赤芍等)。

 

湿疹

 

禤国维认为,湿疹核心病机为湿毒。岭南之地临海且雨水多,天气炎热,致岭南之人易感受湿热之邪。治疗以解毒为法则,以皮肤解毒汤加减创制湿疹基础方(紫草、生地黄、土茯苓、莪术、乌梅、牡丹皮、苦参、鱼腥草、防风、徐长卿、白鲜皮、紫苏叶等)。方中紫草、生地黄清热凉血,土茯苓、苦参、鱼腥草清热解毒,莪术、牡丹皮活血化瘀,紫苏叶、防风、徐长卿、白鲜皮祛风止痒,乌梅敛阴生津。诸药合用,使邪有出路,瘀血得清,毒邪得散。

 

禤国维使用紫草用量一般从5g开始,若血热之象明显,可逐渐加大用量至15~20g,但脾虚便溏者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及用量。同时外用药方面,禤国维临床多辨证使用紫草油(紫草、茶油熬制而成)、紫草外洗方(紫草、金银花、甘草等),且多种剂型联合使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

 

禤国维认为,虽然本病核心病机为肾阴亏虚,但活动期仍以热毒炽盛为主,当治以清热解毒兼滋阴补肾为法,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六味地黄丸,重用紫草。过渡到稳定期后,肾阴虚的症状凸显,则以阴虚内热为主,当治以滋阴补肾,方以六味地黄丸为主,兼加紫草清虚火。

 

禤国维辨证加减治疗本病善用药对,如紫草配生地黄,两者合用可直入血分,清热之效倍增,清热而不伤阴,滋阴以复已失阴血;紫草配土茯苓,两者合用相辅相成,紫草入血,土茯苓入络,清湿热与祛瘀毒并重,热毒双解;紫草配牡丹皮,两者合用凉血活血之效增强,同时使血不妄行而致瘀。

 

其他疾病

 

禤国维亦常用紫草治疗其他皮肤病,如过敏性紫癜。禤国维认为,本病总由禀赋不足为本,热毒瘀积为标,创制血管炎方(紫草、生地黄、牡丹皮、土茯苓、乌梅、茜草、仙鹤草、白茅根、泽泻等)。本病发病过程中正邪交争贯穿始终,治疗时应注意兼顾正邪两个方面,急性期以祛邪为主,需顾及正气,可辨证加入黄芪、北沙参等品;慢性迁延期,扶正为主,但应兼顾祛邪,即所谓祛邪务尽,常辨证加减紫草、土茯苓等。紫草与茜草相须为用,两药合用,直入血分,加强凉血活血作用,且止血而不成瘀。

 

《雷公炮制药性解》载紫草“主心腹邪气,胀满作痛,痈肿诸毒……小儿血热痘疮尤为要剂”。禤国维传承创新,扩宽了紫草的应用范围,还将其用于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自拟扁平疣经验方(紫草、诃子、牛蒡子、蒲公英、板蓝根、薏苡仁、紫草、重楼等),方中紫草直入血分,透解血之热毒,又能凉血。同时创制扁平疣外洗方(紫草、大青叶、板蓝根、苍术等),煎水外洗以助疣体脱落。临床上还根据皮疹部位、皮疹性质,辨证使用紫草油、当归紫草膏(紫草、当归等)等,用于唇炎、尿布皮炎、慢性溃疡、烧烫伤等,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禤国维认为,中医治疗皮肤病强调解毒祛邪、以和为贵,使邪去而阴阳调和。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与其解毒理论高度契合,临床上将紫草一药辨证加减内服或外用,用于治疗银屑病、湿疹、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扁平疣等各种皮肤病,尤其是沉疴痼疾效果颇佳,将紫草功效发挥到极致,极大拓宽了紫草的临床应用。■

上一篇:恶性肿瘤骨转移辨治经验 下一篇:无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