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邹如政,男,1963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主任医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从肝论治不育不孕症、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以及辅助生殖调理等。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科研课题20项,获得省市科技奖励10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及参编《男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方略》《中国妇科秘方全书》等著作10部。
组成:柴胡15g,白术15g,香附12g,陈皮12g,赤芍15g,三棱10g,昆布15g,鳖甲15g,牡蛎20g,僵蚕9g,土鳖虫9g,浙贝母15g,白芥子10g,猫爪草15g,夏枯草20g,甘草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服药期间禁烟酒,少食辛辣油腻之品,少饮浓咖啡等。
功效:疏肝健脾,化痰祛瘀,散结消瘿。
主治:瘿瘤,即现代医学中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属肝郁脾虚、血瘀痰凝者。良性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尤以女性和老年人群多见。一般无特殊症状,多在体检时查出,部分患者见颈部肿胀、不适,咽部异物感,或伴声音嘶哑等症状。舌偏暗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良性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非炎性、非肿瘤性的结节性肿大,呈单发或多发,有囊性或实性之别。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及临床检出率呈现出逐年上升之势。由于长期担忧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变化,导致许多患者产生了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中医将其归属于“瘿瘤”的范畴。本病与情志、饮食及环境等密切相关,多因长期情志不畅、忧思恼怒,致肝失疏泄,气血瘀滞,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浊瘀血壅滞于颈前。《太平圣惠方》云:“夫瘿初结者,由人忧恚气逆,蕴蓄所成也。”肝郁气滞为该病的引动始因,或气机不畅致血脉瘀阻,或久郁化火而灼津成痰,或横犯脾土致津凝痰聚,导致痰瘀气滞凝聚于颈而成瘿瘤。肝郁脾虚、气滞痰瘀交阻是本病的病机关键,痰瘀贯穿始终,治当疏肝健脾、理气活血、化痰祛瘀以散结消瘿。早期以肝郁脾虚为主,当疏肝健脾、理气化痰,中后期则血瘀痰凝,着重化痰活血、祛瘀散结,佐补虚扶正。同时注意饮食调理、情志调节、定期复查。
方中以柴胡疏肝理气、白术健脾益气为君药;赤芍、三棱、土鳖虫活血通络散结,昆布、鳖甲、牡蛎软坚散结,浙贝母、僵蚕、白芥子化痰散结共为臣药;佐以香附助柴胡理气解郁,陈皮助白术健脾化湿,夏枯草、猫爪草清热消肿以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疏肝健脾、理气活血、化痰祛瘀、软坚散结之功。
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等;湿热者加连翘、白花蛇舌草等;气郁甚者加佛手、郁金等;脾虚甚者加茯苓、山药等;结节难消者加石见穿、水蛭等。(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 李玉婷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