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妇幼保健 我要投稿
入秋了,孩子开始咳咳咳不停?先别忙着止咳,查查是不是这三个问题
来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2025-09-15 [健康] [妇幼保健]

入秋了

孩子开始咳咳咳?

秋冬一到,不少家长被娃“咳不停”折腾:白天咳、夜里咳,跑跳后更重,吃药不见好。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沙莉主任医师介绍,其实孩子咳嗽超4周就是“慢性咳嗽”,背后可能涉及呼吸、耳鼻喉、消化等多学科问题,下面来帮家长拆解常见“元凶”。

鼻后滴漏:最易被忽略的咳嗽诱因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儿童慢性咳嗽“常客”,在学龄前和学龄娃中发病率占比达24.71%,多因鼻炎、鼻窦炎等让分泌物往喉咙后流,刺激咳嗽。

鼻 炎

多由尘螨、花粉等过敏引发,娃除鼻塞、流涕、揉鼻子,还会清嗓子、咳嗽,甚至流鼻血、有黑眼圈,可能并发中耳炎、哮喘,需避过敏原+药物/免疫治疗。

鼻窦炎

秋冬温差大时高发,娃鼻腔窄易肿,症状为鼻塞、脓涕、咳嗽,严重时发烧、呕吐,需鼻内镜确诊,急性用抗生素,久治不愈合并腺样体肥大可能需手术。

腺样体肥大

会致娃咳嗽、打鼾、张口呼吸、憋醒,白天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需鼻内镜确诊并排查合并症。

此外,喉软骨发育不良、气道异物等喉部问题,也会引发咳嗽,需五官科医生排查。

不喘的“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

有些娃不喘只咳,运动后、吸冷空气或闻油烟粉尘时加重,夜里和晨起明显,这是“咳嗽变异性哮喘”。

其特点:咳嗽超4周,肺部听诊、胸片无异常,普通止咳药、抗生素无效,用吸入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有效。需注意,30%可能发展为典型哮喘,需做肺功能或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ENO)确诊。

胃里的“麻烦”:胃食管反流

咳嗽有时候和胃也有关系,“胃食管反流”会致咳,胃酸或食物反流到喉咙、鼻子,引发咳嗽、吐奶、咽痛、口臭、睡眠差。

诊断较难,儿童不适合侵入性的24小时食管PH测定,多靠病史判断。治疗关键是调整习惯:少食多餐,忌油炸、高糖食物,睡前2小时不进食,睡觉时侧躺;必要时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抑酸药,小婴儿严重反流需排除食管裂孔疝。

除了上文提到的病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隐形“凶手需要家长们留意,例如感染、先天问题、异物吸入等。

沙莉主任提醒,娃秋冬咳不停,别盲目止咳,先看是否超4周,再留意鼻塞、打鼾、反酸等线索,及时带娃找对应科室医生,找准原因才能让咳嗽“刹车”。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