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养肝血“第一名”!这个阳性水果,润肺又健脾,津液足了脾胃好了色斑没了
来源:养生中国 2025-09-05 [健康] [养生保健]

 

 

  • 01
  • 秋季养生“黄金果”

 

养肺养肝

秋季的饮食原则是少辛增酸,酸甘化阴以养阴。石榴味甘、酸,正符合秋季的饮食原则,可以养肝、养肺、养阴

而且,石榴性温涩,味酸,有收敛之性,有利于人体把夏季浮越在外的气血收敛回体内,帮助人体更好过冬。

 

健胃助消化

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多酚等成分,有助消化、保护胃肠道、增强食欲、改善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石榴中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排便,维护肠道健康。

 

增强免疫力

秋季气温起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我们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要想健康过秋,免疫力的提高必不可少。恰好石榴中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保护心血管健康

血管里面的脂肪过多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石榴富含有机酸,可以帮助减少血管里面脂肪聚集。另外,石榴汁含有的多酚化合物、花色素苷等,也有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弹性的作用。

 

美容养颜

石榴还含有其他水果少有的维生素E,它能够发挥抗氧化作用,清除对细胞和组织有毒害的自由基,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美容护肤的效果。

 

保护乳腺

研究显示,石榴中的植物化学物,如鞣花单宁等,可以抑制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因此,常吃石榴有助于降低雌激素敏感性乳腺癌的风险。

 

 

  • 02
  • 石榴浑身都是宝

 

时值秋季,又到了吃石榴的季节,晶莹剔透的石榴不仅看起来红润光滑,吃起来更是清脆爽甜,让人垂涎三尺。石榴不仅颜值高,还全身都是宝,其根、皮、叶、花、果实均可入药,堪称水果中的“红玛瑙”,被誉为“神仙果”。

 

石榴叶

石榴叶味酸涩、性温,归肝经,具有收敛止泻、解毒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等。

 

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用石榴树叶60克、生姜15克、食盐30克,炒黑,煎汤代茶,频频饮服,治疗急性肠炎,水泻不止。《滇南本草》记载,用石榴鲜叶揉搓,然后敷在创伤处,可用于治跌打损伤。《滇南本草图说》中记载,用石榴叶煎洗可治疗痘风疮及风癞。

 

石榴根

石榴根味酸涩、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驱虫、涩肠、止带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

 

《广西中草药》中记载其主治绦虫病、蛔虫病、蛲虫病、腹痛腹泻、痢疾、便血、脱肛。《本草纲目》记载其可“止涩泻痢带下。”《上海常用中草药》中记载其具有驱虫、收敛的功效,可治蛔虫、绦虫、肾结石、糖尿病、乳糜尿。

 

石榴花

石榴花味酸涩、性平,具有收敛止泻、杀虫、明目、止血的功效,主治衄血、吐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外用可治中耳炎。

 

《分类草药性》中记载,石榴花“治吐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汤火伤,研末,香油调涂。”《福建民间草药》中记载,“治齿痛,水煎代茶常服”。《野生药植图说》中记载,石榴花“治中耳发炎,防止流脓”。

 

石榴果

石榴果,味酸、甘、涩,性温,归肺、肾、大肠经,具有生津止渴、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功效,主治津亏口燥咽干、烦渴、久泻、久痢、便血、崩漏等。《本草纲目》中记载石榴“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石榴皮

石榴皮,别名石榴壳、酸石榴皮、西榴皮等,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之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其味酸、涩,性温,归大肠经,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等,炒炭后收涩力增强。

 

另外,石榴皮还能外用,取适量煮水坐浴,能起到驱虫杀菌的作用,可治疗外阴瘙痒、带下异常。

 

 

  • 03
  • 三类人要慎吃

 

便秘人群

 

石榴有收敛止泻的作用,便秘人群吃太多,可能会加重便秘。

 

糖尿病患者

 

石榴中的有机酸遮盖了部分甜味,使它吃起来并没有很甜,其实它的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吃太多。

 

易上火人群

 

体内有热,本身就爱上火的人要少吃。

 

注意:

 

中医有“石榴多食,助火生痰”的说法。石榴是温性的,多食容易上火;而且石榴甘甜,吃多了容易滋生痰湿,所以再美味也要控制好量。

 

普通成年人:每日食用1颗中等大小(约200~300克)为宜,每周 2~3 次即可。

 

儿童 / 老人:消化功能较弱,建议每次食用量减半(约100~150 克),且需剥籽后食用,避免呛噎。

 

 

内容参考:

①2025年9月1日  CCTV生活圈官微《一颗石榴五服药?石榴是秋季养生“黄金果”~但这三类人要慎吃》

②2023年09月25日中国医药报《石榴:果中“红玛瑙”,全身皆入药》□ 龚慧荣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