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食疗 我要投稿
3碗水果汤,养阴清热又化痰,秋令正当时!
来源:李云英耳鼻喉讲堂 2025-10-17 [健康] [中医食疗]
随着秋意渐浓,气候从温燥转为凉燥,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燥邪愈发容易侵犯人体、耗伤肺气,引起鼻干、咽干、口干、皮肤干燥等燥邪伤津的症状。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改善吗?其实是可以的。秋季有一种应季水果,能够润燥生津,保护呼吸道,那就是——梨。

 

  •  秋燥易伤津,秋梨来帮忙 

 

耳鼻喉医话

寒露后阳气内敛、秋燥加重、人体津液匮乏,易受燥邪所伤,出现口干、咽干、鼻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鼻出血等问题,这就需要及时滋阴润肺,缓解秋燥。

日常保健、预防肺燥,可以选择一些力度平和、药食同源的食物,此时最适合的就是梨。

梨性凉,味甘、微酸,入肺、胃、心、肝经,能生津止渴、清肺化痰,《本草纲目》称其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温病条辨》赞其“生者可清六腑之火,熟者可滋五脏之阴”。

梨汁水丰富,水分含量在85%以上,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缓解秋燥引起的各种“干”。有研究表明,梨还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多种矿物质成分,有助于补充电解质,从而维持人体的渗透压,正好可以应对“秋燥伤津”的问题,对于缓解秋燥、滋润鼻黏膜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此外,梨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而“肺与大肠相表里”,体内有热的朋友容易出现肠燥便秘、热邪上攻鼻窍、引发鼻炎的情况,此时适当吃一点梨,可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肠胃积热,从而减少鼻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发作。

 

 

  •  一梨润三秋,润燥清热,收好3道食疗方

 

1、肺燥

如果肺燥的表现比较明显,出现了口干、咽干、鼻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鼻出血等表现时,我们可以用雪梨百合羹进行调理。

食疗方推荐:雪梨百合羹

功效:滋阴润燥,养肺生津。

材料: 雪梨1个、干百合10克、冰糖少许。

做法:雪梨切块去核,所有材料加水,炖煮30分钟~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温服。

适宜:适用于肺燥引起的咽干咽痛、干咳少痰、鼻涕倒流、鼻干鼻痒等表现。

儿童用法: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2、肺热

秋燥耗伤津液,除了引起肺燥的表现外,还有可能导致体内阴虚阳盛,从而引发肺热,出现鼻涕黄稠、量少,鼻塞鼻痒,呼吸灼热,鼻咽黏膜发红,易发鼻出血等表现。

肺热感冒、鼻炎发作时,鼻塞、流涕的症状往往比较严重,此时吃梨可以搭配一些清热降火的食材,调理效果会更好。

食疗方推荐:五汁饮

功效:清热润燥,滋阴降火。

材料:鲜芦根50克,鲜莲藕50克,鲜荸荠(马蹄)3粒,鲜梨1个,麦冬15克。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去皮切块,加水适量榨汁后温服。

适宜:适用于肺燥、肺热引起的鼻涕黄稠量少、呼吸灼热、鼻塞鼻痒等表现。

儿童用法: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3、化痰

除了改善肺燥、肺热外,对于鼻炎、鼻窦炎易发的朋友来说,梨还可以化痰。鼻炎、鼻窦炎的朋友因为肺卫不固、外邪易侵,所以晨起时容易鼻塞、喷嚏;因为脾虚湿盛、痰浊内生,所以容易鼻涕粘稠、难以擤出;因为阳气不足、温煦失职,所以遇冷、入夜时鼻塞流涕加重,白天遇温则症状缓解。此时可以用雪梨搭配同样具有化痰功效的陈皮、茯苓,来缓解鼻后滴漏、咽部有痰等痰湿蕴鼻的表现。

 

 

  • 食疗方推荐:茯苓陈皮煮雪梨
  •  

功效:清肺润燥、燥湿化痰。

材料:雪梨1个,陈皮3克,茯苓10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干净后切小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后温服。

适宜:鼻涕倒流引起咳嗽、咳痰、清嗓子、鼻塞流清涕或白黏涕、舌苔白腻者。

儿童用法: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雪梨在秋季是应季的调理水果,但进食时仍有几点需要注意。梨性偏寒,尤其是生吃时清热效果较强,因此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者不宜一次性吃太多,最好是煮熟再吃,以免虚寒症状加重。

 

 

参考文献:

[1]张旭臣.梨果的营养与食疗功效[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5,(03):51-53.DOI:CNKI:SUN:GSJS.0.2025-03-025.

[2]周祯祥,唐德才.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