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秋乏,健康过秋天
01
每天多睡一小时
夏季夜短昼长,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秋季来临,这种习惯就要注意调整了。晚上争取在十点半之前睡觉,因为十一点,也就是“子时”以后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开始下降,它们同样需要休息。
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当然,睡觉也不是越多越好,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好。
02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运动可以让大脑的氧气变得充足,缓解脑疲劳,比如太极拳、羽毛球、散步、慢跑、广场舞等,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加重身体的疲劳。
经常待在室内的上班族可以经常伸伸懒腰,可以起到伸展腰部、活动筋骨、放松脊柱的作用,由于肢体的活动,也可以把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
03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坚持吃早餐。早餐吃得少,不能为脑细胞提供能源,会使人精神不振,时间长了会出现倦怠无力,不能精力充沛的学习和工作。
每餐七分饱。吃得过多大量血液流向消化道,脑供血会减少,大脑缺血缺氧,亦会引起秋乏症状。
饮食清淡。少吃腥膻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富含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和红豆、绿豆、燕麦等。
04
适当进行穴位按摩
适当进行穴位按摩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太阳穴
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手指合拢,指尖轻轻按摩,局部微微感觉酸胀即可。
百会穴
位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
风池穴
位于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位置。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摩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05
每天坚持梳头通络
人体头部穴位密集,常梳头发可疏通经络、按摩穴位,促进头部血液的循环、健脑聪耳、散风明目。
我们可以做些简单的头皮操来缓解困乏,每天早晚坚持进行头部按摩,能够消除大脑困倦。
可以用手指代替梳子常梳头发:双手十指指端由前向后、由中间向两侧用力按摩9次,再短距离往返搔抓6次,最后轻缓按摩6次。整个头发平均一天梳拢100下左右为宜。
让手指像梳子一样梳理自己的头发,这样可以促进头部血液的循环,亦可以让头脑感到轻松,有利于缓解压力振作精神。
06
两款清茶解秋乏
茉莉薄荷
取茉莉花15克、薄荷10克、蜂蜜适量,一起冲泡代茶饮。此方适合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惫的上班族饮用,但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饮。
莲子益智茶
莲子30克、益智仁10克,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浸泡30分钟,调入适量冰糖即可。此方适合口苦咽干、疲倦乏力者,体质寒凉者不宜饮。■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作者:史爱华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孙其伟 张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