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我这两年因为肺结节,心里一直忐忑。最近复查,结节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经常都睡不着觉,或者浅睡,早早就醒了,苦不堪言……”
50岁的何女士,发现肺结节已有两年。最新一次复查提示: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较大者右肺上叶7×4mm。面对这样的结果,她整日担心是癌症,不仅胸胁经常刺痛,还特别容易焦虑,晚上失眠到必须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在朋友介绍下,何女士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林琳教授门诊,希望能通过中医药的办法来控制结节,缓解症状,调理身体。
诊室内林教授仔询问,她发现何女士特别容易焦虑,这是典型的肺结节合病焦虑状态、睡眠障碍。她安慰何女士先不用太慌张,结节并不算是非常大,可以尝试通过中医的办法进行调理。在中医的角度,该病属于“肺积”范畴,四诊合参,辨证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内蕴证。基于此,林教授给予对应的中药调理。
服药两周后,何女士的胸胁刺痛已经明显缓解,睡眠也安稳和容易入睡了。连续调理三个月后,何女士的失眠已正常,无需安眠药助眠,复查CT提示部分肺结节已消失。复诊时,何女士非常开心,直言自己的心理包袱减轻了许多。林琳教授仔细问诊后,建议何女士继续下一阶段的中药调理。
何女士不禁感叹道:“中医真是神奇,不仅能治结节,还能治好我的失眠!”
为什么肺结节容易合病焦虑、失眠?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肺结节患者见于各个年龄层,患者众多。其中有大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在中医看来,其本质上是“肝与肺失调”的结果。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肺主宣降,二者一升一降,关系密切。清代医家叶天士曾言:“肺气从右而降,肝气由左而升”,升降协调,气机才可条达。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则肝升受阻,进而影响肺的肃降,久之导致肝肺同病。
这种失调在临床上的表现,就是患者既有咳嗽、胸闷、咯痰等呼吸系统问题,又有焦虑、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灵枢·本神》说:“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长期焦虑、抑郁,会使肝郁气滞,阴血亏耗,阴阳失和,出现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睡眠障碍。同时,悲忧耗伤肺气,使肺失宣降,上焦胸肺气机不利,气血津液运行受阻,痰湿与瘀血胶结于肺络,便在影像学上形成了“结节”。
现代相关研究也证实,抑郁、焦虑程度与呼吸道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负性情绪不仅加重结节患者的焦虑恐惧,还会通过影响免疫与炎症反应,加重呼吸道炎症,使结节更容易反复或增大。
因此,肺结节合并焦虑、失眠,并非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身心互相影响、肝肺失调的结果。只有同时调理情志与脏腑,才能真正打破恶性循环。
秋季如何调养?日常4个重点
01
保护肺气,避免反复刺激
肺结节患者要避免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外出注意保暖,早晚添衣,必要时佩戴口罩。居室保持空气清新,减少油烟、粉尘和二手烟刺激。
02
饮食清润,兼顾疏肝
饮食宜清淡,少辛辣油腻,避免助火生痰。多吃雪梨、百合、银耳、莲子等润肺安神食物,有明显情志症状的人群,还可以食用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如玫瑰花、佛手等。
03
起居规律,动静相宜
规律作息是养生要点,晚上尽量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损伤肝血。适度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可疏肝理气、增强肺功能。日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午间小憩有助恢复精力。
04
调畅情志,安神宁心
肺结节常伴焦虑失眠,保持心态平和尤为重要。学会正确认识结节,不必过度担忧。可通过深呼吸、冥想、书画或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若焦虑严重,应寻求医生帮助,保持肝气条达、肺气宣降。
推荐一款膳食:
玫瑰菊花百合饮
材料:玫瑰花5克,菊花5克,干百合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玫瑰花、菊花、百合洗净,放入杯中,加沸水300毫升,加盖焖10分钟,调入冰糖即可温饮。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养阴,润肺安神。
适合人群:情绪抑郁、胸胁胀满兼见咽干眼涩、虚烦失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