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肩井穴
定位:大椎穴(低头时颈后凸起的骨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作用:疏通肩颈气血,缓解僵硬、落枕,改善头痛。
按压方法:用拇指按住穴位,缓慢画圈按压3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宜)。注意孕妇禁用,避免引发宫缩。
02
肩髃(yú)穴
定位:手臂平举时,肩峰前下方的凹陷处。
作用:肩髃穴是“肩周炎克星”,能缓解肩周炎、手臂抬举困难,预防五十肩。
按压方法:居家时可以用吹风机热风对准穴位吹1分钟,再配合抬臂拉伸。
03
肩髎(liáo)穴
定位:肩峰后下方,手臂外展时出现的凹陷处。
作用:针对肩后侧放射性疼痛,缓解鼠标手连带肩酸。
按压方法:用食指关节顶住穴位,边按压边缓慢转动手臂。
04
肩贞穴
定位:手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方1寸(约拇指宽度)。
作用:缓解长期用电脑导致的肩胛内侧酸痛。
按压方法:用网球抵住墙面,将穴位对准网球滚动按压。
1.中药热奄包热敷
使用中药热奄包热敷肩部10分钟后再按压,效果更好。
2.艾灸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肩痛多与寒气入侵、气血瘀滞有关。艾灸能温通肩部经络,驱散寒湿,搭配穴位效果更佳。
居家艾灸选择艾条悬灸、艾灸盒灸,艾条距离皮肤3-5cm,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灼伤。艾灸结束后,用手掌心快速轻拍穴位10秒,防止寒气从毛孔侵入。
艾灸频率建议每周3次,每次15-20分钟,最佳时间为白天阳气旺盛时(上午9-11点),避免晚上艾灸影响睡眠。症状缓解后改为每周1次保健。要注意的是艾灸不是越烫越好,“温润持久”才是关键。
温馨提示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
1、居家保健后疼痛加剧,或伴随手臂麻木。
2、夜间疼痛难以入睡。
3、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如无法梳头、穿衣)。■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