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长新冠,究竟是什么?
A
以病毒的存在时间以及科学界对其的了解,新冠后遗症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新冠急性后遗症”“新冠后症状”“慢性新冠综合征”,或者称“长新冠(Long Covid)”。
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长新冠”的定义为: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仍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最为常见的是疲劳、呼吸急促和睡眠障碍或失眠。
Q2
中医怎么看?
A
新冠病毒感染属于中医“疫”病范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特别是转阴后,身体还处于“余邪未尽”、“正气未复”的状态,所以很多人在阳康后出现了“虚”的症状。表现为疲劳、乏力、出汗、心慌、疼痛、呼吸困难、脑雾等症状。
Q3
中医如何调养以尽快康复
为什么愈后容易气短,一动就出汗?如何进行自我调养?
A
西洋参黄芪鸡汤
材料:乌鸡肉200克(去皮),黄芪15克,西洋参10克,生姜2片。
辅料:盐、糖、味精适量。
做法:将乌鸡肉切小块沸水后,加入汤锅里面大火烧开后,将其他材料清洗干净后一同放入汤锅,转小火煲1.5小时后,喝汤吃肉。
当然,还可以练一些中医功法,比如八段锦、太极拳。
八段锦里,有一些动作能够起到扩展肺的作用,对促进肺功能恢复很有好处。也可以常做一些扩胸运动,也有助于肺的康复。
Q4
愈后出现易腰酸,怕冷、手脚冰冷症状,如何通过饮食进行改善?
A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党参各15克,黄芪30克,生姜30克(4-5片),羊肉500克,水适量。
还可适量加些葱、山药、小茴香、大枣、枸杞、陈皮等食材作调料。
做法:羊肉切片,各药用纱布包扎,加水一同煎煮至肉烂熟。饮汤吃肉。
此外,还应多泡脚,多艾灸,驱寒避暖,増加食用牛羊肉等性温热的食物。
Q5
愈后睡觉常盗汗,容易口干口渴,觉身上有燥热,心烦胸闷,为什么会这样?
A
这是气阴两伤虚引起的免疫不足。
可用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水煎,取汁,不拘时温服。
多吃水果,多饮水,适度锻炼,早睡早起,逐渐恢复。愈后食少便溏,疲倦乏力,脾气虚弱。
八宝饭
材料:芡实、山药、莲子、茯苓、党参、白术、薏苡仁、白扁豆各6g,糯米150g,冰糖适量。(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加冰糖)
做法:先将党参、白术、茯苓煎煮取汁。糯米淘洗干净,将芡实、山药、莲子、薏苡仁、白扁豆打成粗末,与糯米混合。加入党参、白术、茯苓煎液和冰糖上笼蒸熟。亦可直接加水煮熟,当主食食用。
Q6
病后专注力差(脑雾)、心神不安、健忘、失眠者
A
取桂圆10粒及大枣5粒、合欢花10克、百合20克、鸡肉250克、陈皮及生姜各5克。
做法:先把鸡肉去皮切块,汆水后备用;陈皮浸泡10分钟后,去络备用;大枣去核备用,盛8碗水煲滚后,将上述洗干净的材料一同加入,水滚后转细火,煲大约2小时即可饮用.
本方有补益心脾、宁心安神的功效
亦可进行自我保健穴位按摩,选取头部穴位:百会、风池、头维、四神聪、太阳等以醒神开窍。
平日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适当运动,进行“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的练习。
Q7
穴位调理
A
平时也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改善一些长新冠的一些症状。
百会穴、四神聪穴
例如在思绪不清晰,无法集中精神时可以按摩头顶的百会穴及四神聪穴,可以帮助醒脑开窍。
气海穴、足三里穴
疲倦、胸闷、腹胀、解便稀软时可以按摩肚脐下方约隔2指宽的气海穴及膝下前侧四指宽偏外的足三里穴帮助身体补气理气及调理脾胃。
Q8
长新冠患者生活起居
A
合理膳食、心态平和、适量运动、起居有常。
1. 避免劳累
如上文所述,阳过后正气亏虚,更有邪气未尽,伏于体内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若过度劳累损伤正气,则加重后遗症,若邪气未尽,则可能趁正虚再次发热,中医称为“劳复”。
这里的劳累包括:体力劳累、心力劳累、房劳。
运动以放松、拉伸、静养类为主,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瑜伽、冥想、站桩。
2. 饮食有节
病后正气亏虚,脾胃虚弱,过度饱食及过度肉食都可能损伤胃气,导致正虚邪盛,再次发热,称为“食复”。
病后食欲不佳者,可以吃些容易吸收的五谷杂粮粥、稀饭汤等易消化的食物静养;
病后舌苔薄、食欲可的患者,可适度、渐进的补充一些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
多吃新鲜蔬菜,摄入适量的新鲜水果,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及时恢复健康。
3. 情志舒畅
新冠康复期患者,因事触怒,导致余热复作,出现身热胸闷、心烦、气喘等症状,中医称为“怒复”。
过度思虑也会消耗人体正气,因此新冠康复患者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安宁,避免生气。
【来源: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医学指导:罗彩容 副主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