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全球每5人就有1个!正常体重却“腰粗”,“三高”风险高,全球91个国家超47万人研究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25-11-04 [健康] [养生保健]
近期,JAMA子刊上发表的一项覆盖91个国家、超47万人的全球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每5名体重指数(BMI)正常的成年人中,就有1人存在腹型肥胖,这类人群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正常体重人群。

研究定义“正常体重腹型肥胖”为:BMI处于18.5~24.9kg/m2的正常范围,但腰围超标(女性≥80cm、男性≥94cm)。

结果显示,全球正常BMI人群中腹型肥胖的患病率达21.7%,且地区分布差异显著,东地中海地区患病率最高32.6%,其中黎巴嫩以58.4%成为全球患病率最高的国家;西太平洋地区的患病率最低,为15.3%。

研究分析发现,即便BMI正常,腹型肥胖仍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其中患糖尿病风险最高,较无腹型肥胖的正常体重人群增加81%。

另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风险也分别增加56%、39%和29%。

研究还发现,教育水平高、失业、蔬果摄入少、运动少是腹型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

与无正规教育者相比,小学教育者腹型肥胖风险增加53%,中学及以上教育者风险更是增加138%;研究者推测可能与高学历人群的职业多久坐、饮食结构更精细化相关。另外,失业者腹型肥胖风险比就业者高25%。

生活习惯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每日蔬果摄入不足5份者腹型肥胖风险增加22%,缺乏体力活动者(每周<600代谢当量)腹型肥胖风险增加60%。

研究者表示,长期以来,BMI是评估肥胖与健康风险的‘金标准’,但它遗漏了大量“体重正常但腰粗’的高风险人群。腹型肥胖(尤其内脏脂肪堆积)会通过炎症因子、激素紊乱引发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

研究者强调,临床上不应单一依赖BMI评估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需同时测量腰围,尤其针对正常BMI人群。预防措施不仅覆盖超重/肥胖人群,还需纳入正常体重腹型肥胖人群。

我国的开滦研究也发现,正常体重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者比超重/肥胖无中心性肥胖者更危险。

与体重正常且无中心性肥胖者相比,正常体重中心性肥胖者的新发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增加14%,超重/肥胖无中心性肥胖者的新发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7%,最危险的是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者,其新发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7%。

 

 

来源:[1]Cardiometabolic Outcomes Among Adults With Abdominal Obesity and Normal Body Mass Index. JAMA Netw Open,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7, 2025.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