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道:“五月苋,正当时;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
中医认为,苋菜味甘,性寒,归肝、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通利二便的作用。
《本草图经》中记载:“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本草纲目》指出:“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
《滇南本草》说它:“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淤血。”
《随息居饮食谱》也指出:“苋通九窍。其实主青盲明目,而苋字从见”。
现代研究表明,苋菜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蔬菜,其中:
① 100g苋菜大约含有180mg的钙,比牛奶还高,可以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
② 苋菜是叶酸含量最高的日常蔬菜,紫苋菜和绿苋菜的叶酸含量分别为419.8mg/100g、330.6mg/100g,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③ 苋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纤维,可以加速肠道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④ 苋菜富含花青素,其炒过后渗出的红色汁液就来自其中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对于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衰老都具有积极影响,对于保护视力、改善视疲劳也有一定作用。
⑤ 苋菜中叶黄素的含量也不低,叶黄素能对抗蓝光伤害,并保护视网膜健康。可见,对于用眼过度的现代都市人来说,日常多吃些苋菜对护眼有好处。
1、补脑益智
苋菜是古代学子考试前几乎都要吃的一种菜,因其红红的汁液也被称为“状元红”。每100克苋菜就含有419.8微克的叶酸,是黄瓜的46倍,遥遥领先众多蔬菜。
2、减肥
中医认为,苋菜味甘、性寒,归肝、大肠、膀胱经,有利尿除湿、通利大便的功效。因此苋菜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3、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苋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痢疾、大便涩滞、淋证、漆疮瘙痒、目赤目痛、咽喉红肿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4、补钙
苋菜含有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
5、强身健体
苋菜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故有“长寿菜”之称。
6、促进造血功能
苋菜中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
苋菜是寒性的,烹饪时可以搭配一些温性的食材,比如大蒜、生姜、葱一起烹煮,既中和了苋菜的寒性,也为苋菜增添了几分香味。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道苋菜食疗方。
清炒苋菜
【材料】
苋菜500g,蒜头2颗,食盐适量。
【做法】
① 苋菜除去老梗后洗净,捞出沥出水分备用。
② 锅中放入少许食用油,放入蒜蓉、苋菜,翻炒至熟,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虾仁炒苋菜
【材料】
苋菜250g,虾仁20g。
【做法】
苋菜洗净,取嫩尖,虾仁洗净剁碎;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下苋菜干炒,放入虾仁,炒熟;起锅时加精盐少许即可。
【功效】
补虚助长。
苋菜豆腐鱼头汤
【材料】
苋菜600g,豆腐2块,鱼头1个(约600g),姜丝适量。
【做法】
① 材料洗净,苋菜切段,豆腐切块,鱼头去鳃备用。
② 锅中放入少许油,加入生姜、鱼头,煎至微黄。
③ 锅中放入1.5L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煮45分钟,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健中补虚,清热通便。用苋菜搭配豆腐、鱼头一起煮汤,可以起到健中补虚的功效。如果没有鱼头,用鲫鱼代替也可。
虽然苋菜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如果属于以下人群,或者出现了以下情况,最好不要吃:
① 经期女性不可食用;
② 孕妇不能食用;
③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④ 植物性日光性皮炎患者不能食用;
⑤忌与鳖同食。
苋菜的美味吃法其实很多,但为了去除草酸对其他营养素的影响,建议大家无论怎么吃,都要先焯水。焯水的时间不宜过长,水开后入水焯一分钟即可,以便保留苋菜脆爽的口感。
另外,提醒大家,苋菜是时令菜,且不耐储存,最好现买现吃。■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自许尤佳育儿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养生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