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食疗 我要投稿
聪明人在夏天都在偷偷吃“热食”,中医专家推荐5个方子,火气没了、人不虚了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5-06-09 [健康] [中医食疗]

进入夏季,随着气温攀升,人体阳气也如同蓬勃生长的草木,处于旺盛阶段。

 

温热的饮食,既能驱散潜藏于体内的阴寒之气,帮助阳气更好地生发;又能充分激发清热去火食材的功效,让它们在温热状态下发挥作用,既实现降燥清热,又避免损伤人体正气。

 

下面推荐几款适合小满节气的几款“热食”——

 

 

莲心甘草茶


广东潮汕地区民间方


做法:取莲子心、生甘草各3克,用开水冲泡,酌加白糖适量调味,代茶饮用。
功效:有清心安神、泻火解毒之功。


适用人群
适用于气候炎热时出现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等不适的调养,亦适用于心肝火盛所致烦躁不眠、眩晕头痛、口舌疮痛、尿赤便秘等病证的调治。

 

 

绿豆粳米粥


出自《普济方》


做法:绿豆25克、粳米100克洗净,加适量水煮粥,粥熟后兑入适量冰糖水,直接食用,
功效:有清热、消暑、解毒之功。


适用人群
适用于夏季心烦失眠、口渴便干等不适,以及热毒壅盛所致疮痈肿毒等病证,还可用于中暑的预防。

 

 

洋参清补汤


笔者经验方


做法:西洋参5克、百合25克(鲜品用量增倍)、麦冬10克、红枣20克洗净,鸭子1只或猪肋排3条收拾干净斩块或斩段,加入适量生姜、葱、盐、黄酒,炖熟后食肉喝汤。
功效:益气养阴、清补脏腑。


适用人群
适用平常尤其是气候炎热时工作、学习紧张,操劳晚睡,虚火上升所致神疲乏力、虚烦躁扰、食欲不振、口干口渴、大便干结等不适的调养。

 

 

五叶芦根饮


出自《湿热病篇》


做法:先以枇杷叶10克、鲜芦根30克(干品用量减半)与冬瓜60克共煎汤水约500毫升,再加入薄荷叶、藿香叶、荷叶各3克与佩兰叶10克,同煎10分钟,调入白糖适量,直接饮用。
功效:有清解暑热、化湿健脾、生津利尿之功。


适用人群
适用于夏季暑湿较盛,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大便泄泻、头痛头晕、口于口苦等不适的调养。

 

 

归戟羊肉汤


笔者经验方


做法:羊肉1000克洗净,切块开水焯去血污;当归、枸杞子、红枣、巴戟天各10克洗净,装入纱布袋、扎紧袋口。将焯过的羊肉块与纱布袋和适量的姜片、葱段、黄酒、高汤或沸水放入炖锅内,炖熟后弃纱布袋、姜葱,调味即可,食肉喝汤。
功效:温阳散寒、养血补虚。


适用人群
适合冬日发病或加剧之脾胃虚寒、脾肾不足者(表现为脘腹冷痛、大便泄泻、畏寒肢冷、关节肿痛等)在伏天的调养,即冬病夏治。

 

 

作者:邓沂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