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爱吃鱼的人血管更健康,但这3种鱼一定不要吃
来源:养生中国 2023-06-29 [健康] [养生保健]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除了暗含“吉庆有余”的美好祝愿,鱼肉还是当之无愧的健康使者。

常吃鱼肉有三好

 

 

鱼肉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好处多多——

 

01

老人吃鱼:护血管

 

早在2016之前,我国的权威营养学专家学者团队,对64篇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文献进行证据评价结果发现:

 

增加鱼肉的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可能降低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病风险。

 

02

儿童吃鱼:更聪明

 

鱼肉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它们都属于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鱼油、特别是海产鱼油的特征脂肪酸。

 

大量临床实践的研究表明,欧米伽3脂肪酸具有健脑益脑的功效,可以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

 

简单来说,多吃鱼对大脑确实有好处。

 

03

年轻人吃鱼:不发胖

 

鱼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易吸收的动物性蛋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只要烹制得当,在减肥期间也可以放心食用,不用担心热量超标。

 

小贴士

鱼肉虽好,但也不能贪多,吃鱼要遵守常吃、适量、饮食多样化的原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吃鱼2次或300~500g,大家记得不要超量哦~

 

 

 

吃鱼的两个技巧

 

 

01

现杀活鱼放放再吃

 

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

 

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大型鱼需要冷藏2小时以上。

 

02

尽量蒸着吃

 

在所有的烹调方法中,蒸最为健康,烹调温度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护鱼肉中绝大部分营养不被破坏。

 

烹饪时不要过分追求鲜嫩,一定要把鱼完全做熟再吃。

 

有胃肠疾病或三高等慢性病患者,尤其要避免炸制、烧烤等高油、高盐吃法。

 

 

 

这3种鱼最好不要吃

 

 

01

未煮熟的鱼

 

吃了未经煮熟的鱼,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

 

烹调鱼时,请确保鱼肉完全煮熟,此外,不要把未煮熟的鱼和其它食物的盘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02

过度油炸的鱼

 

像不少人爱吃的烤鱼,就属于过度油炸的鱼,虽然味道更诱人,但对健康可没有什么好处。

 

首先,高温煎炸后的鱼肉会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以及致癌物杂环胺。

 

其次,鱼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下会被破坏,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03

腌制的咸鱼

 

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

 

人体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使血管扩张,产生氧化血红蛋白血液病,增加致癌风险。

 

 

本文综合自生命时报、CCTV生活圈、科普中国等。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