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哪里痒就涂哪里?脚气的 3 个用药误区
来源:丁香医生 2019-09-03 [健康] [养生保健]
脚气是种「难言之痒」:不挠憋屈,挠的话又怕影响形象,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如果再伴有阵阵令人「难忘」的味道,还可能会招来鄙视的目光。 有脚气的人,脚痒起来像蚂蚁在啃,让人有苦说不出。

事实上,脚气是足癣的通俗说法,是足部真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

 

这个病治疗起来,说简单也简单——只要对症下药、使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就可以;说困难也困难——脚气很容易复发,治疗过程中不遵循医嘱就容易导致治疗失败。

 

那么脚气治疗中到底应该注意什么?有些误区是我们要避免的。

 

 

误区一:哪里痒就涂哪里

 

真菌并不只存在于我们觉得痒的区域,它生存的范围很有可能非常广,只是某个部位的症状更明显。所以涂药时要广覆盖,涂布均匀,才能除掉脚上的真菌。

 

误区二:不痒就不用再涂药

 

很多人都觉得「痒=脚气,不痒=脚气好了」,于是当医生开完药,涂了几天发现不痒了,就不再涂抹药膏了。只是,过了几天,这种难以明说的痒又回来了。

 

实际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讲究足量、足疗程。痒只是真菌在我们脚部作乱的表现,不痒了,说明真菌大部分在被消灭,病情在好转。如果此时停药,就会给真菌「卷土重来」的机会。

 

因此,只有按照医嘱,完成全部的疗程,才有可能彻底压制住真菌,治愈脚气。

 

误区三:脚气反复发作,接着用以前的药

 

即使治愈了脚气,脚气也有可能因种种原因复发。

 

很多人为了避免就医的麻烦,会直接使用上次用剩下的药膏,要么就是拿着上次用完的药物包装,直接去药店购买一样的药物使用。

 

但结果很可能是:反反复复几次之后,发现一点用处也没有了。这是因为长期使用一种抗真菌药物,会让真菌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因此当脚气反复发作的时候,千万不要想当然,要抓紧就医、遵循医嘱、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控制住烦人的脚气。

 

 

至于像白醋泡脚、盐水泡脚、秘方泡脚这些土方,可能很适合做凤爪,但真的不能治疗脚气。

 

说了这么多,得了脚气确实是个麻烦的事。但日常生活中,也有可以预防的办法:

 

保持足部通风,洗完脚或脚部沾湿后,要及时擦干,趾缝也要顾及到;鞋袜要透气,湿掉的鞋袜要及时干燥通风,避免细菌、真菌的繁殖;最后,就是注意不要混穿鞋袜,不要共用指甲刀、毛巾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2017修订版)[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12(6):321-324.

[2] 王庄斐, 黄松音, 陈小彦,等. 足癣感染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0(5):397-398.

[3]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吴冰, 马金凤, 张少民. 改变治疗环境有益足癣的治疗[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 1(4):235-236.

 

本期合作药师

复旦大学临床药学博士 李文思

 

本期科学审核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药学部临床药学室主管药师 岑菡婧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