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明明是一家门诊部,却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地”——随着旅游旺季到来,近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在国际大巴扎开设的维吾尔医药体验中心(大巴扎门诊部),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热度升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打卡”体验。院内的各种制剂,如玫瑰花油(露)、生发油、宝心艾维西木口服液等,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热门产品;医院在景区设立的中医门诊部,让游客在观光间隙不忘咨询健康问题,体验特色疗法。
作为自治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近年来,新疆维吾尔医医院积极开发中医药特色疗法,推广中医药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药茶体验区)
送出中医药文化“体验装”
“女儿想要玫瑰花油和石榴补血糖浆,我特地过来请医生开处方。”游客马先生说,女儿被“小红书”网友“安利”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这两款院内制剂,他向女儿保证,一定给她带回家。
为推广中医药文化,今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在国家4A级景区——国际大巴扎开设国际大巴扎维吾尔医药体验中心(大巴扎门诊),整合优质医疗资源,选派经验丰富的中医药专家团队常驻景区,配备完善的诊疗设备和特色制剂,成功打造了沉浸式的新疆特色中医药文化体验空间,将问诊、治疗、药物制剂的“体验装”主动送到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身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门诊内设有药茶体验区、号脉问诊区、院内制剂展示区、沙疗体验区和帕雪雅疗法(膝下足浴)疗法体验区等。在这里,游客能免费现场把脉,得到个体化健康建议;品尝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疆特色药茶,感受草本养生魅力;凭医师处方体验特色疗法,开具特色院内制剂。
沙疗是这里的热门体验项目,底层70℃、表层40℃~45℃,来自吐鲁番沙漠的特殊细沙在沙疗池中保持恒温。体验者将全身埋入热沙,只露出头面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沙子的热量与所含的独特矿物质发挥疗效,对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皮肤病等都很有帮助,还能缓解情绪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大巴扎门诊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的“体验装”。在医院本部,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走进医院,每层楼都设有中医药文化展示区。院内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实物展品、多媒体演示以及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着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各民族通过紧密交流,形成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最终构成中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患者可以边看展览边通过AI互动装置及多媒体技术获取特色药材的资料,还能进行“闻香识药”体验,饮用免费提供的各种药茶,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建立特色康复医学体系
广受欢迎的背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多年来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在康复医学领域,医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医院是国家中医康复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开展包括神经系统康复、疼痛康复、肌骨康复、肿瘤康复、心理康复等全方位康复服务,突出“整体康复”理念,将传统特色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地方特色优势。
例如,在神经系统康复中,医院以中医体质调理配合现代神经调控技术,显著提升了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率;在疼痛康复领域,医院创新开发的中药热敷包联合冲击波疗法,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以上。
目前,医院建立了全院“临床康复一体化”机制,整合心病、呼吸、骨伤、重症、盆底、心理学等多个专业力量,为患者制订包含药膳调理、心理干预、运动康复在内的个性化康复方案,有效改善慢性病、创伤或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医院一直注重开发院内制剂,目前已达97种,且每年新增2~3个制剂。医院正计划联合疆内外科研院所、药企组成产学研团队,共同推进少数民族药产业升级。近年来,医院还积极推进医工结合项目,与新疆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开展技术升级项目的研究,目前已获得23项康复装备专利。
展望未来,医院将继续探索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路径,并通过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