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西方科学传入中国,中医就被中国人视作封建迷信,或者说不科学的东西逐渐被抛弃,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界,否定中医的闹剧一个接着一个,而且体现在政界,曾经出现过多次废止中医的闹剧。在这种氛围内,西医逐渐成为中国医院的主流,而中医的阵地一再被挤压,到了今天,中医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了,再不实现重大的突破,恐怕中医在中国真要完蛋了!与此同时,中医在中国之外却不断得到发展。
我们先看看中医在日本!
中医在日本则被称为“汉方医学”,中药被称为“汉方药”,简称“汉方”。在日华人姜鹏指出,在日本,人们对于西医、汉方无所之争,各取所需,到药店买药自己不懂时,问问店员自己那里不好受,店员介绍哪种买那种,从没有听说过西药汉药之分。
一位在日本治过病的朋友有这样的经历,她在日本访问期间感冒咽痛,去多家医院药店都买不到抗生素。日本的一个教授对她的行为表示惊讶,从包里拿出一小袋貌似速溶咖啡的东东,说“我们日本人感冒咽痛发热都是吃这个的”。它就是中药散剂。
日本还有一家公司2001年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专利,明确对以芍药为活性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芍药甘草汤、桂枝茯苓丸4个复方进行保护,并且最终获得了授权!当可怜的中国人还在怀疑自己的传统医学是欺世盗名的巫术的时候,日本人已经获得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专利!!!
我们再看看中医在美国
“从美国主流医学界一开始认为针灸只不过是心理作用而已,到如今政府每年拨款数千万美元,用于支持中医的临床研究。中医在美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美国华盛顿中华医学研究所所长田小明教授谈到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时,犹如谈论自己的儿女般深情。随着中国传统医学越来越被主流医学界和民众认可,中医在美国已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医尤其是针灸在美国认可度很高,随着美国对中医针灸的肯定,目前全美50个州中已有44个州批准颁发针灸执照。同时,上百所中医针灸学院也提供3至4年的职业培训,毕业后可授予学士或硕士学位。另外,针灸治疗也逐步被纳入美国医疗保险系统,其发展进入稳定增长期。另外,据报道,一以色列人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痔疮的中药组方”专利,并授让给阿联酋一公司,于2002年获得美国授权专利,权利要求涉及口服给药、直肠给药的所有剂型。专利说明书中承认组方来源于上海出版的《中华本草》英文版。这意味着,我国出口的同类中药在美国市场上出售就构成侵权!
我们再看看中医在欧洲
在对医药使用最谨慎的德国,却拥有一大批中医中药的忠实“粉丝”。可以说,看中医在德国不仅是一件“小资”的事情,还是“贵族疗程”!
在德国,看中医个人支付的费用是看西医的10倍以上。德国的社保制度非常健全,一般来说,看病一次诊金10欧元,还可以保证同一种病三个月之内免挂号费;去药房拿药,一律5欧元一次,剩余的费用由政府支付。而看中医,诊金一次要收70欧元,如果是初诊,诊费要100欧元;医生开处方,另外收10欧元,一帖药一般也要10欧元。看中医还经常配合一些体格检查,单项都要20~30欧元。目前德国的7万多家药店中,有德国药剂师执照者便可经营中药。
我们再看看中医在澳洲
澳大利亚政府对针灸发展情况否认统计结果显示:在澳大利亚,有百分之七十的医生会在治疗以后向患者推荐针灸理疗,一年中连续十二个月去接受针灸调理的患者,占到澳大利亚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几乎所有的医疗保险机构都对针灸调理治疗给予补贴。
目前,在澳大利亚,大约有二十所大学提供中医课程。其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理工大学、西悉尼大学更是提供研究生课程。中医在澳大利亚的教育正在越来越迅速发展。
据统计,现有60%以上的欧洲人使用传统药品,欧洲占全世界草药市场份额的44.5%;而美国公众和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美国的3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早已经批准针刺医疗活动,每年有100万以上的患者接受过针刺治疗,针刺医师达到1万多名,同时从事针刺的西医师约有3000人。“而我已经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取得了博士后学位,即将去美国的一所大学担任中医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医在中国在大陆可能会慢慢地逐渐走向衰弱走向消亡,反而会在国外的一些地方会慢慢地兴起。因为中国大陆的医学环境是不能够支持中医的发展的,中国中医现在的研究都是在用西医的那种理念去研究,而不是用中医的思维模式来进行研究,中医在中国没有发展的土壤。”“你不发展,任何一件事情他很快就死了”。
我们再来看看中医在中国
中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然而中医药,国外视若珍宝,国人却视之如弊履,韩国抢文化,日本抢医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医学都渐渐不属于中国,难怪日本韩国自认是中华文明的正统继承者,这是拿我们祖先留下东西打我们的脸。
说实话,我大中华宝物是多,但也就是多,渐渐不闻不问,都被别人偷去。从传承上讲,优胜劣汰,自己做不好,交给做得好的人,无可非议。如果日本将其发扬光大也是造福世界,现在的中国医学还在研究一本万利时,日本医学则是一心创新,这就是两国天渊之别,根源在哪? 我想,这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为什么日本的诺贝尔获奖者要比中国的多得多!
几千年医术沉淀,无数医术前辈总结成就的中医文化,却被一些崇洋媚外的妄加诽谤,导致今天国内中医的萧条败落,加之国内草药行业逐利心有重,一定程度冲击着中医根基。现在的人一不舒服医生就打针吊水,都是图病好怎么快怎么来,符合现在中国急功近利的性格,这不,什么耐药性啊、超级细菌全来。中国人要是觉得中医没用,那么只能让外国人再来上一课。
如今的中医,其理论始终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最著名的著作无非就那么几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等。以至于现在的中医依然把这几本书当成圣经一样,可是历史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几百年前的疾病早已不是这些古人所能想象的到的。后人能做的也是缝缝补补,却很难有大的创新,这似乎是一个解不开的魔咒。
中医的问题出在哪呢?
是中国人不聪明吗?当然不是,中国的文字决定了中国人比西方人更聪明,因为中国字是形象字,它的信息量比西方的字母大得多,学好了中文的人,在同等竞争条件下比西方人厉害得多。事实也不断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人一到了国外就成了龙,而到了国内则成了虫。为什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中国向来以人来治国,人才的出现靠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大量人才被埋没。而西方呢?以法制治国,人才的出现靠平等竞争,结果大量人才涌现。
记得去年到中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拜会一位朋友,想通过国家的力量用几个实验来证明中医内在的科学性。可结果却发现,国家的钱是少数人用来证明自己水平的,而不是用来为别人做嫁衣的。呵呵,天天喊创新,却纵容庸才当道,人才让道,这样能搞出创新来?中医要想实现突破,首要考虑的不是中医创新,而是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