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中医药领域成立最早、影响力较大的学术组织,各专科分会也基本涵盖了该领域最知名的专家,青委会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具发展潜力的青年专家,通过该形式征集的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中医药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学术问题。
根据《通知》要求,中华中医药学会拟在2月中下旬组织推荐委员会论证,将从候选问题中遴选3-5项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提交中国科协。为了做好下一阶段的论证工作,本着“工作即学习”的原则,笔者仔细学习了各机构提交的37项候选问题,通过梳理归纳,主要涉及中医药原创理论科学内涵、中医药临床价值、中医药作用机制特点、中医药标准化、中药现代制药技术、中药资源关键技术、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系建设等七方面。
一、如何阐释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由于中医药原创理论科学内涵阐释不够,导致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标志性、引领性不足,相关技术的延展性不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兼容性不高,这一定程度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例如:青委会提出的“脏腑、药性等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阐释”、炮制分会提出的“中药炮制’制药论’的科学内涵”。这类问题属于重大科学问题。
二、如何明确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并进行科学评价
中医药的临床价值是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生命线,科学回答中医药的临床价值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仔细研究各单位提交的意见,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又可以细分为三类,一是满足临床重大需求,解决临床关键问题,例如:血液病分会提出的“中医药综合防治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二是体现中医药的比较优势,属特色治疗领域,例如:脾胃病分会提出的“癌前病变的中医药治疗”;三是联合、替代或补充治疗体现中医药价值,例如:儿科分会提交的“中医药干预减少儿童细菌感染抗生素应用”。此外,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测量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回答有没有临床价值?有多大临床价值?也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例如:青委会提出的“基于叙事医学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妇科分会提出的“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及临床评价方法”。
三、如何阐明中医药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明确临床价值是结果,结合中医药的作用特点,建立能阐明名中医药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及其特点的方法是关键科学问题。根据各单位提交的建议,该类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基于现代科学体系,结合中医药疗效特点的评价方法,例如:青委会提出的“基于中药疗效特点的精准药效评价模型构建”、“中药复杂药代动力学解析方法”;另一类是体现中医药理论(如:治则)特点的生物学表征方法及机制,例如:耳鼻喉分会提出的“培土生金法对肺脾气虚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作用机理”、脾胃病分会提出的“基于中医’三因制宜’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
四、如何解决中医药客观化、标准化的问题
客观化、标准化是工业文明的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大规模协作、批量工业生产的基础。中医药的诞生发展于农耕文明,有其历史属性和特色,但为了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诊疗客观化、产品标准化是必由之路。各单位提出的意见也体现了多领域学者对该方面的重视,例如:脾胃病分会提出的“建立统一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分型及辨治体系”,药理学分会提出的“中药药理研究规范化”,青委会提出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实践证明以化学为基础的化学药质量标准构建思路,以及以生物效价为基础生物药质量标准构建思路与中药质量控制均不能完全相适应,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如:传感器、大数据)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体系是普遍关心的话题。例如:青委会提出的“中药关键质量属性辨识与标准建立”,毒理分会提出的“中药饮片标准化体系”。
五、如何将现代制造技术合理应用于中药制药领域
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中药产业是中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中药制药既体现制造业水平也支撑产业体系,是衡量中医药行业发展重要指标之一。例如:青委会提出的“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体系”、制剂分会提出的“中药制剂制备中的超分子化学机制”。这个领域是典型的工程技术难题。
六、如何合理应用现代技术保障优质的中药资源
中医药应用的终点是临床但起点是资源,优质的中药资源是良好的临床疗效的基本保障。随着生命科学、农学等领域科技的进步,可以应用于中药资源领域的现代技术越来越多,如何合理应用现代技术保障优质的中药资源是行业热点话题。例如:青委会提出的“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中药资源开发新技术”、“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体系”。
七、如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机制
管理思路科学合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事半功倍,反之……随着国家医改不断深化,相关政策逐步出台,中医药面临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例如:中医药服务的合理定价机制、医保报销中如何合理评价中药是否超适应症,中药的治疗价值与辅助价值如何评估,按病种付费机制建立与中医临床路径的关系等。如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系,这类管理领域的工程问题也逐步受到关注,例如:某分会提出的“基于路径数据整合的中医医疗服务定价决策机制”。
八、候选问题初步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各分支机构提出的具体“题目”和中医药科研实际情况,初步建议下一轮上会论证的候选题目如下:
(一)科学问题:
1.脏腑、药性等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阐述
2.符合中药特点的复杂系统解析及药效评价方法
(二)技术难题:
1.临床治疗:满足临床重大需求的难治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领域中医药干预减少抗生素滥用
2.安 全 性:中药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方法
3.临床评价:基于叙述医学等新方法的中医药临床价值评估
4.标 准 化:基于中药关键质量属性的质量控制标准
基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中医诊疗标准化
5.中药制造: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体系
6.中药资源:基于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中药资源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