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世界针联2025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圆满闭幕
来源:瑞典针灸学术研究学会 2025-10-30 [医疗] [医疗资讯]
2025 年 9 月 18 日至 21 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世界针联 2025 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由瑞典针灸学术研究学会(ASAS)与《JAH》杂志社承办,中国针灸学会等单位协 办。作为针灸学科国际交流的高水平平台,本次大会以“针灸医学与人类健康”为主 题,吸引了来自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 余名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相关领域人 士齐聚一堂,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 盛大开幕 共享针灸智慧
  •  

9 月 20 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隆重热烈的氛围中举行。世界卫生组织传统、补充 与整合医学处负责人金承哲博士,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教授,中华人民共 和国驻瑞典大使馆科技参赞崔玉亭,乌普萨拉大学扬-克里斯特·扬森教授,瑞典针灸学 术研究学会会长杨春贵教授等嘉宾出席并致辞。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李鲲发来视频 讲话,国际医学针灸与相关技术理事会主席帕特里克·索特勒伊、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 长李宗友等国际知名学者亦到场参与。开幕式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执委、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教授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学会理事杨溪教授共同主持。

 

在致辞中,嘉宾们一致强调,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全球健康 体系中展现出独特价值。金承哲博士指出,研讨会对于推动落实第 78 届世界卫生大会 通过的《全球传统医学战略(2025-2034)》意义重大,将有助于加强循证研究、提升 监管与安全性,并促进传统医学更好地服务公共健康。刘保延教授则强调,针灸学科 不仅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桥梁。

 

杨春贵表示,本次大会不仅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交流思想、 分享成果 的平台, 也为推动中医针灸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搭建了坚实桥梁。 相信所有与会嘉宾都将从此次高 水平的国际交流中收获丰富, 持续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齐聚于诺⻉尔奖的故乡——瑞典斯德哥尔摩, 共同探讨针灸医学在促进人类健康中的 新进展与新成果。 本次大会不仅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 分 享成果的平台, 也为推动中医针灸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搭建了坚实桥梁。 我深信, 所有与会嘉宾都 将从此次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中收获丰富, 共同⻅证中医针灸医学作为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医 学, 持续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刘保延表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是在 1987 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成立的国际 非政府组织,“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也是在 WHO 的倡导下,由世界针联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共 同主办的国际性中医针灸专业学术盛会,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中医针灸领域学术活动。推 动 WHO 传统医学战略的实施和落地,为人人享有健康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 们携手共进,将针灸这一宝贵遗产,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使其成为建立人类卫生健康共 同体的坚实纽带和桥梁,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金承哲表示,针灸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国家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世界 卫生组织高度重视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推动针灸安全有效地 应用于公共健康领域。今年的研讨会对世界卫生组织尤为重要,有助于贯彻第 78 届世界卫生 大会通过的全球传统医学战略(2025-2034)提出的四大目标,即加强传统医学的证据基础、 通过适当监管机制确保传统医学安全有效、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体系以及促进跨部⻔合作 实现全球健康福祉。

崔玉亭指出,世界针联作为国际针灸领域的权威组织,长期致力于推动针灸学科的标 准化、国际化和创新发展,为促进传统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 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深度交流,加强针灸人才培养、学术研 究和临床合作,让针灸更好地造福瑞典人民,助力中瑞民心相通,为全球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新 贡献。

 

李鲲表示,推动针灸学术的繁荣发展,需要坚守本源,深耕经典,传承精华;更需要 我们面向未来,拥抱现代科技,坚持守正创新。我们要运用现代科学的技术与方法,深入阐释 针灸的作用机理,不断提升临床疗效,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规范。我们要促进针灸与现代医 学的深度对话与融合,优势互补,共同为解决全球性的健康难题提供“中国处方”与“东方智 慧”。

 

扬-克里斯特·扬森教授表示中医针灸历经数千年临床实践,成就斐然。他强调,瑞典 作为重视循证医学的国家,已通过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机构积极推动针灸等疗法的研究与应 用,使针灸逐渐融入现代医学体系。他还表示,本次大会以“针灸医学与人类健康”为主题,通 过探讨针灸治疗机制、循证医学结合及临床实践,将进一步推动针灸医学的国际交流与发展, 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瑞典杨继洲学院”的签约与揭牌仪式。该学院由 ASAS 与中国衢 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旨在以杨继洲针灸学术传承为基石,搭建中瑞教育、临床 与科研的合作平台,推动中医针灸的国际化发展。

 

 

高水平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

 

大会设立 1 个主会场、7 个分会场及 8 个工作坊,涵盖针灸基础研究、临床应用、 传承创新、教育推广及跨学科融合等议题。110 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其中包括 8 场 国际知名专家的主旨演讲。大会共收到论文 150 余篇,并精选 20 余篇高质量论文刊发特刊。

 

主旨报告环节,世界卫生组织传统、补充与整合医学处负责人金承哲,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主席刘保延,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Jan-Christer Janson、国际医学针灸与相关技术理事会主席Patrick Sautreuil、秘书长Konstantina Theodoratou,瑞士中医药大学教授Gerhard Litscher,瑞典斯德哥尔摩针灸学院院长Peter Torssell,JAH杂志社主编王维武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主旨报告环节由世界针联副主席、瑞典针灸学术研究学会会长杨春贵和副会长张冬青教授共同主持。

 

世界针联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刘保延教授作了《过去一年针灸临床研究进展》主旨报告,系统回顾了过去一年针灸高质量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发布了《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蓝皮书(2015-2024)》,年度针灸相关研究发文量逐步递增,研究数量稳步提升,他强调,将推动经验医学转化为循证医学转化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重要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综合卫生服务部传统、补充与整合医学处负责人金承哲博士作《世界卫生组织2025-2034传统医学战略》主旨报告,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在传统医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全球传统与补充医学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以及从战略规划到落地实施的路径。他表达了世界卫生组织在保障医疗质量、推动创新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愿景。

 

乌普萨拉大学Jan-Christer Janson教授作了《蛋白质分离与纯化工艺发展中的贡献》主旨报告,他简要介绍了乌普萨拉大学的情况,重点讲解了生物技术药物工艺研发项目,以贻⻉黏附蛋白(MAP)为例,系统展示其团队在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方面的重大贡献。

 

国际医学针灸与相关技术理事会主席Patrick Sautreuil作《阴阳》主旨报告,他从多维度探讨“阴阳”概念的哲学与科学意涵,以水的形态变化为例,阐释其与阴阳理论的对应关系,进而从化学结构出发,与阴阳观念相联系,阐释了在理解自然与生命规律中的重要意义,体现出科学、文化与哲学的深度交融。

 

国际医学针灸与相关技术理事会秘书长Konstantina Theodoratou作了《针灸在慢性病预防中的应用及其科学证据分析》主旨报告。其聚焦针灸在慢性病预防领域的科学价值,介绍了预防医学的分级体系,阐释针灸在治疗慢性病的作用机制、相关指南推荐及其在不同预防层级中的应用,以及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在该领域的推进作用。

 

瑞士中医药大学Gerhard Litscher教授作了《将高科技针灸与传统中医融合于数字时代》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高科技针灸与传统中医在数字时代的融合与发展,展现了通过国际合作,将前沿科技融入中医实践所实现的重大进展,指出“数字中医”不仅为针灸与中医药的创新开辟了新方向,也预示着未来整合医学将进一步迈向智能化、精准化与全球化。

 

瑞典斯德哥尔摩针灸学院院长Peter Torssell作了《如何推广中医》主旨报告。其围绕如何有效推广中医药展开多角度探讨,他强调,从文化传播与创新模式等方面提升中医药的国际认知度,通过知识科普与特色活动增强民众健康素养,可基于中医体质分型理论,开展个性化饮食指导,以促进中医药针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推广。

 

JAH杂志社主编王维武教授作《中医的未来:人工智能如何变革传统治疗实践》主旨报告。其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变革中医,中医依赖经验与临床观察,AI通过算法与数据不断迭代,二者结合可将每一次临床实践转化为结构化、共享化的知识,以及AI在中医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等领域的拓展前景,加速推进中医现代化。


主旨报告环节亮点纷呈。刘保延教授系统回顾了过去一年来针灸临床研究的进展,并发布《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蓝皮书(2015-2024)》,强调推动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化的必要性。金承哲博士阐述了世卫组织在传统医学领域的战略部署,展望未来十年全球针灸与中医药的发展方向。瑞士中医药大学Gerhard Litscher教授提出“数字中医”概念,探讨了高科技与传统针灸结合的前景。瑞典学者Peter Torssell教授则聚焦如何通过文化传播和教育模式创新推广中医。


在分会场与工作坊中,专家们围绕“程氏针灸”、“针药结合临床经验”、“动筋针法治疗痛症”、“美容针灸抗衰老”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与实操演示,参会者积极互动,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成果丰硕 圆满闭幕


9月21日下午,大会圆满闭幕。闭幕式由世界针联秘书处主持,刘保延主席、洪伯荣名誉主席、杨春贵教授及世界针联多位副主席、执委共同出席。刘保延主席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大会学术成果丰富,既有传统理论的坚守与传承,也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会议不仅展现了针灸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推动青年学者成长、促进跨国合作搭建了平台。

 

交接会旗仪式:瑞典针灸学术研究学会、瑞士针灸学会


闭幕式还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大会执行主席、ASAS会长杨春贵教授将会旗交回世界针联,并由刘保延主席将其传递至2026年承办方瑞士中医药大学。至此,斯德哥尔摩的盛会圆满落幕,新的征程在期待中开启。

 

 

瑞典视角下的学术意义与展望


作为承办方之一,瑞典针灸学术研究学会深感荣幸与责任。本次大会不仅促进了中瑞两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深度交流,也推动了针灸在瑞典医学教育与临床应用中的融合。尤其是“瑞典杨继洲学院”的揭牌,标志着中瑞在针灸教育、研究和临床推广方面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未来,ASAS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积极参与世界针联及世卫组织相关工作,推动针灸的国际标准化、循证化与现代化发展。我们相信,在全球针灸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针灸医学必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