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除痰安寐汤(印会河)
2025-08-18 [中医临床]

【组成】

北柴胡10g 法半夏10g 淡枯芩12g 炙青皮10g 枳实10g 制南星6g 竹茹12g 龙胆草10g 栀子10g 珍珠母60g(先下) 青礞石30g(先下) 合欢皮15g 夜交藤30g 葛根30g

 

【自拟方歌】

除痰安寐柴枯芩,夏枳青星龙胆沉

礞石珠母竹茹镇,栀欢葛藤夜安神

 

【功能】

祛痰(无形)镇静,解郁舒肝,安神除烦。

 

【主治】

由七情六郁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分裂症(癫狂之症),症见:

· 失眠烦躁,乱梦纷纭,头痛昏晕

· 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

· 无端喜怒悲啼涕泣,幻视幻听

· 脉弦滑或弦数,舌苔黄腻或白腻

 

【用法】

·  珍珠母、青礞石先煎30分钟,后纳余药。

· 常规水煎2次,取浓汁约150ml/次。

· 每日1剂,分2次服(饭前或饭后1小时,前后均可)。

 

【方解】

· 本方系多方精组而成,上可以溯源于《内经·素问》之半夏秫米汤;下又能至现代实验室。因今人实验证明,中医除痰药多有镇静作用;中病可以归功于许学士的“珍珠母丸”,因本方重用珍珠母。本方系得自祖传,由印老家传,后经印老屡经更易,始具今日之规模。

 

【加减】

· 头痛甚,中医称为痰厥头痛者,加钩藤30克、菊花10克、白蒺藜15克、赤芍30克,以舒挛镇痛;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12克、生大黄6克,以润肠通便;抽动风者,加羚羊角粉1克(分冲),以清肝熄风;狂言乱语,动不宁,幻视幻听者,则其病已由量变到质变,属于癫狂之症,所谓“精神分裂症”之类,本方须加菖蒲10克、远志6克,以豁痰开窍。外加“礞石滚痰丸”6-9克,上午一次服下,下午可得泻下二、三次不等。慎不可睡前服用此丸,因为此药起作用时,可见腹痛泻下,影响睡眠,反滋病变。
 

按语】

· 失眠多梦一症,根据旧说认为是神魂不安所致。而神魂不安,则主要责之心(藏神)、肝(藏魂)火盛,蒸湿生痰,痰火交郁,故而发生心烦不寐,或寐则乱梦纷纭,大脑基本上得不到休息,经常处于疲劳状态。人非铁石,大脑更是精密度最高的器官,久之则变生百出。印老曾统一将之称为“神志病”,意即由“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喜、怒、思、忧、恐)等相互交杂、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疾病。这种病,少睡多梦实为最根本、最主要的症状,愈此则诸症减轻,而本方则是主要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古语有“心病还须心药医”之说,药物的作用,终是“外因”。治疗本病除服药以治其标外,更主要的还是消除病人“五志过极”(七情)的致病宿因。否则,病本不除,“内因”还要起主要作用。
 

【病例】
· 张某,女,38岁,教师。

病史:因长期情志抑郁,3年前起失眠多梦,近半年加重:彻夜不寐,幻听疑人迫害,躁动毁物,西医诊为“精神分裂症”,予氯氮平效不显。

刻诊:面红目赤,言语无序,大便5日未行,舌红绛、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辨证:痰火壅盛,蒙蔽清窍(癫狂)。

处方:除痰安寐汤加减

· 原方加生大黄10g(后下)、石菖蒲10g、远志6g

· 上午加服礞石滚痰丸9g

疗效

· 3剂后大便通,狂躁减,夜间可睡2-3小时。
· 去大黄,续服7剂,幻听消失,神清绪稳,舌苔转薄黄。
· 守方调治1月,睡眠恢复6小时/夜,恢复教学工作。随访半年未复发。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参考《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及相关著作仅供学习交流,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