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工作人员现场教市民辨别药材。

工作人员向百姓科普中医养生文化。

向市民展示中药材。
当黑土地的夏夜微风拂过,中医药文化的灯火在龙江大地次第点亮。近日,黑龙江省多地联动开展 “百市千县” 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从甘南县文化节到齐齐哈尔夜市,从北安巡回义诊到社区里的健康课堂,一场场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文化盛宴,让岐黄之术走出殿堂、贴近百姓,在北国风光中书写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新篇章。
甘南灯火里的中医智慧
文化节上的古今对话
“闻香识药辨真伪,挥毫泼墨写岐黄”——在甘南县首届中医药文化节现场,药香与墨香交织成独特的文化气息。这场由甘南县中医院联合八个社区举办的惠民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让 2000余群众在6小时内领略了中医药千年智慧的魅力。
中医适宜技术展区成为焦点场景。护理团队现场演示平衡火罐、温通刮痧、脐灸等传统技艺,银针在穴位间起落有致,火罐在肌肤上流转生姿,引得围观市民屏息赞叹。“这平衡火罐做完,肩颈瞬间轻松了!” 退休教师李女士体验完后,忍不住向身边朋友展示操作流程。急救科普环节中,护士演示标准化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法,配合模拟人实操教学,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反复练习,“学会这些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一位年轻父亲边记录要点边说。
最具创意的当属中医文化与书法艺术的跨界融合。书法家们在诊桌旁铺展宣纸,以“悬壶济世”“杏林春暖”为主题即兴创作,笔尖如游龙入云,墨色与药香相映成趣。“第一次看到书法与中医结合,刚劲的笔锋就像中医的辨证思维,讲究力道与平衡。”中医爱好者王先生捧着刚求得的书法作品感慨道。
活动市集的三大体验模块人气爆棚。“闻香识中药”游戏中,市民蒙眼辨别艾叶、藿香等药材气味,答对者可获赠手工香囊;艾草锤制作区里,家长与孩子合力填充药材,锤身的艾草清香与欢声笑语交织;龙江名中医坐诊台前,专家们通过望闻问切为颈椎不适、失眠等常见问题提供刮痧、耳穴压豆等诊疗服务。“医生说我颈椎半脱位,推拿复位后立刻舒服多了,这样的活动就该多办!”社区居民赵阿姨的话,道出了许多参与者的心声。
甘南县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中医药+文化+社区”模式常态化,让“可感、可及、可用”的中医智慧融入百姓日常,为健康甘南建设注入传统动能。
鹤城夜市里的岐黄新韵
当中医药遇上人间烟火
“夜市千灯照碧云,药香袅袅入民心”——6月20日晚,齐齐哈尔市中医药文化夜市在龙沙区启幕,这场以“中医药+文化+夜市”为创新模式的惠民活动,将中医诊疗、中药制品与互动体验融入市井生活,打造出兼具文化厚度与民生温度的特色场景。
开幕式上,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为“中医药文化惠民服务队”授旗,古色古香的诊桌前随即亮起暖黄灯光。等候的市民如潮水般涌入:孩童拽着家长奔向香囊展区,老人在义诊区前排起长队,年轻人举着手机记录中药文创产品,构成“政民共襄中医药发展”的生动图景。
名医义诊区堪称夜市的“智慧高地”。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张碧海、谈太鹏等四位专家与本地名医齐聚,为市民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您这是肝郁脾虚,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调理,配合太冲穴按摩。”专家一边把脉,一边在病历单上写下医嘱,同时讲解“治未病”理念,“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平时可多喝玫瑰花茶疏肝解郁。”
中医药产品品鉴区展现产业发展成果。纯手工制作的中药手串、车挂牌散发着淡淡药香,乌梅饮、降脂饮等代茶饮供市民免费品尝,泡脚包、养生锤等制品展桌前围满咨询的人群。最热闹的属中药香囊制作区,“艾叶驱蚊,藿香提神,小朋友选好药材后,要轻轻捶打让药性释放。”工作人员指导亲子家庭制作香囊,一位小姑娘举着刚缝好的香囊欢呼:“我要挂在书包上,这样就不怕蚊子啦!”
互动体验区洋溢着欢声笑语。中医按摩摊位前,医师为久坐族演示肩颈放松手法,“拇指按揉风池穴,力度以酸胀为宜”;趣味游戏区的猜灯谜、投壶等活动,将中药名称、经络知识融入游戏规则,“‘五月节・秋千格’打一味中药——谜底是半夏!”一位中学生抢答成功后,赢得了中药书签奖品。
“以前觉得中医离生活很远,现在在夜市就能体验拔罐、喝药茶,这种‘接地气’的传播方式特别好。”00后市民刘畅的感慨,折射出活动的惠民实效。据统计,当晚接待体验者超3000人次,发放中医药科普资料2000余份。
北安义诊中的健康接力
中医药服务到基层
“药香四溢进社区,健康同行暖民心”——6月16日,北安市和平社区广场上,一场“文化传播+健康服务”双轨并行的惠民活动正如火如荼。北安市卫生健康局组织中医医院专家团队,将中医药文化科普与特色诊疗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春季养肝要多吃绿色食材,比如菠菜、芹菜,配合按揉太冲穴……”中医专家的养生讲座吸引了近百位居民。讲座以“中医药养生智慧”和“慢性病中医预防”为主题,将“治未病”理念转化为实用建议:“足三里穴是强身健体的‘长寿穴’,每天按揉5分钟能增强脾胃功能。”居民们纷纷拿出手机录像,退休干部陈大爷边记笔记边说:“这些知识比保健品管用,回去就教老伴儿一起做。”
中医特色技术体验区前排起“长龙”。针灸科专家为腰椎不适的市民施针,“针感传到小腿了,麻酥酥的很舒服”;推拿科医生演示颈椎复位手法,“您平时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多做‘米字操’”;耳穴压豆摊位前,护士为失眠患者贴压神门、心区等穴位,“每天按压3次,每次5分钟,能调节内分泌”。同时开展的血压测量、舌诊脉诊服务,结合体质辨识给出个性化调理方案,让居民直观感受中医“辨证施治”的魅力。
“这个香囊里有艾叶、薄荷,闻着就神清气爽!”医护人员向居民派送定制香囊,同时发放《中医药健康知识手册》。“手册里有四季养生食谱和穴位图,香囊挂在床头驱蚊防感,这才是‘把中医带回家’!”居民王先生仔细翻阅资料后表示。
活动中,多学科专家联合坐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调理方案。“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夏季宜吃苦味食物养心,同时配合针灸调理。”专家边开药方边讲解,让患者既拿到治疗方案,又学到养生知识。据统计,此次活动服务群众800余人次,发放香囊和资料1500余份,切实提升了基层中医药健康素养。
从甘南县的文化节到齐齐哈尔的夜市,从北安市的义诊到更多地市的惠民实践,黑龙江“百市千县”活动正以多元形式让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肌理。这些闪烁着岐黄智慧的灯火,不仅照亮了百姓的健康之路,更在北国大地上勾勒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生动图景,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深沉而持久的龙江力量。
图|黑龙江省有关中医药机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