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中医药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洋面孔”探寻中医药悠久历史,“一带一路”中医药研习班上海开班
作者:唐闻佳来源:文汇报 2024-10-30 [教育] [国际中医药教育资讯]
眼下,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岳阳医院、曙光医院,正有一群“洋面孔”在参访学习,领略针灸穴位、推拿功法、香囊制作、养生气功等传统中医药文化。这40多名医学人士来自美国、法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匈牙利、马耳他、南非、摩洛哥等国。昨天,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的“一带一路”医学高端人士中医药研习班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正式开幕。

 

据介绍,此次研习班的学员主要为当地卫生部官员、大学医学院院长、医院科室负责人、医药企业负责人和医学从业人员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处长周勤健致辞表示,这一研习班作为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重点项目,促进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互学互鉴,希望学校发挥学科专业和对外开放服务优势,服务于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总体目标,为人才培养、产学研用、人文互鉴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光强调了中医药在当今医疗领域的卓越贡献,在初级医疗保健和创新方面都有所建树。“该研习班作为上海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增进了各国对中医药的了解,促成了合作与交流。期盼全球专家、中西医同道通过研习班共聚一堂,脑力激荡,共绘医学未来蓝图。”

参加研习班的海外合作院校代表、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校长邬莱攀回顾了与中方在中医药领域的20余年合作历程。该校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创办了泰国首个中医学本科专业,为泰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了近千名生力军。她希望两校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共推中医学事业发展。

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强、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季光就中医药领域的历史沿革和最新科研成果作主旨演讲,引领听众穿越千年时光,探寻中医药的悠久历史、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对生命奥秘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医正以更科学、系统、精准的方式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参加今年研习班的有马来西亚世纪大学董事会主席、蒙古国立医科大学两位副校长、南非西开普大学健康医学院院长、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等医学人士。研习期间,马来西亚世纪大学、蒙古国立医科大学、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将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约合作,开启中医药国际教育新篇。

研习班学员中不乏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期保持交流合作的专家学者。来自马耳他大学的Charles Savona Ventura教授是“中国—马耳他”中医中心主任,该中心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和马耳他大学合作建立,Charles Savona Ventura为中医药国际研究生主讲临床设计与科研思路,参与推动了中医药在本国的发展。来自摩洛哥Jebbouri Khalil医生多年来与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穆罕默迪亚分队的中医师并肩工作,曾经来华学习的经历令他结下了深厚中医情缘,本次研修更是令他倍感振奋。法国中法越东方传统医学院院长Mezard Marc-Marie自2002年每年带领学生来沪学习中医内科、针灸、推拿、气功等,将中医药的“种子”散播到法国。

该研习项目自2017年开班以来,已有来自46个国家的756人通过该项目来到上海。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