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环球健康资讯 —— 2024年2月7日
来源:世界传统医药网 2024-02-07 [医疗] [医疗资讯]

环球健康资讯汇总 2024年 第6周

 

 

本网站定期更新环球健康新闻资讯,欢迎关注首页以阅读最新文章。

WWW.TMBOS.COM

 

 

 

接触音乐有助改善老年人大脑健康 弹奏钢琴和唱歌效果最显著

来源:科技日报  张佳欣

 

据1月28日《国际老年精神病学杂志》报道,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老年时的大脑健康状况和改善程度与终身接触音乐有关。

一项名为“保护”的研究项目,分析了1000多名40岁以上成年人的数据,以评估演奏乐器或在合唱团唱歌对大脑健康的影响。

研究团队回顾了参与者的音乐经历和一生接触音乐的情况,结合认知测试的结果,以确定音乐是否有助于在未来生活中保持大脑的敏锐。

研究结果表明,演奏一种乐器,尤其是弹奏钢琴,与改善演奏者的记忆力关系密切。在晚年生活中继续弹奏钢琴会带来更多好处。此外,唱歌也能更好地保持和维护大脑健康。

总体而言,接触音乐可锻炼大脑的认知储备能力。尽管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调查这种关系,但新发现表明,促进音乐教育将是公共卫生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多的证据表明,音乐团体活动对老年痴呆症患者有好处。这一方法可作为老年人健康方案的组成部分加以推广,从而帮助老年人主动维护大脑健康。

 

 

 

AI辅助诊断早期卵巢癌准确率达93%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癌症综合研究中心(ICRC)科学家将机器学习与血液代谢物信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方法,使卵巢癌样本检测准确率达93%。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妇科肿瘤学》杂志。

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这种疾病刚出现时通常没有症状,在癌症后期被发现时已经很难治疗。最新研究负责人、ICRC创始主任约翰·麦克唐纳表示,虽然晚期卵巢癌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约为31%,但如果及早发现并治疗,平均5年生存率将超过90%。

尽管30多年前,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卵巢癌早期检测方法,但结果一直差强人意。麦克唐纳解释说,因为卵巢癌是从分子水平开始的,所以即使是同一种癌症,也有多种产生途径。目前他们还没有找到卵巢癌的单一通用诊断生物标志物。鉴于此,他们使用人工智能(AI)的分支机器学习,来开发新型早期诊断方法。

研究团队指出,代谢水平上的变化可反映多个分子水平上共同作用的潜在变化,所以他们选择患者个人的代谢图谱作为整个检测方法的基础。质谱法能通过检测代谢物的质量和电荷特征来识别血液中代谢物的存在,将其纳入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预测模型内,类似于使用单个面部特征构建面部模式识别算法。已知有数千种代谢产物在人体血液中循环,通过质谱分析和机器学习,可以很容易、很准确地检测它们。以此开展卵巢癌早期检测,准确率高达93%。

麦克唐纳表示,新方法使用患者个人的代谢图谱,在检测卵巢癌方面的准确性高于现有常规检测方法。这种个性化的方法代表了一个极富前景的卵巢癌早期检测方向,有望应用于其他癌症检测。

 

 

 

夜间接触蓝光增加肥胖风险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秋明医科大学研究证明,在夜里眼睛接触蓝光会增加肥胖的可能性。研究人员说,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屏幕发出的或从窗户进来的蓝色光,都可能导致代谢紊乱。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生物学》上。

研究人员解释说,光谱中蓝色部分的光会干扰褪黑激素的产生,而褪黑激素在调节所有生物的日常活动周期(昼夜节律)方面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过量蓝光暴露不仅会影响睡眠模式,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含有褪黑激素受体基因变异的人的新陈代谢对蓝光最敏感。在这种基因的携带者中,随着体重指数上升,昼夜体温动态和每日平均体温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研究发现,即使在夜里21:30—01:00(褪黑激素产生最活跃的时段)期间,任何来源的少量蓝光与体重指数的增加都相关。

这项研究是在春季进行的。将来,科学家打算在其他季节继续开展研究。冬季测量的结果最令人感兴趣,因为在北极,这是最缺乏光照的季节。

(本栏目稿件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编辑整理:本报驻俄罗斯记者董映璧)

 

 

 

世卫机构预测2050年癌症病例将增加77%,空气污染难辞其咎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甄翔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设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预测称,到2050年全球将有约3500万癌症病例,比2022年增加77%。

法新社4日报道称,WHO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约2000万例癌症病例,高于2020年的1930万例。报告还称,肺癌成为最常见癌症,2022年约有250万人患有肺癌。其次为乳腺癌(230万例)、结肠直肠癌(190万例)、前列腺癌(150万例)和胃癌(97万例)。

报告称,空气污染成为癌症预期发病率上升的因素之一。法国癌症专家里卡德表示,汽车尾气导致细颗粒物污染增加,这些颗粒物进入人体肺部后会破坏细胞,导致其发生癌变。此外,人类预期寿命延长也是罹患癌症风险增加的一大原因。(甄翔)

 

 

 

香港大学研发爱滋针 试验零鸡尾酒疗法 抑制病毒长逾6年

来源:on.cc東網

 

现时爱滋病仍无根治方法,患者只能服药控制病情,香港大学医学院开发增强型DNA疫苗,在恒河猴身上进行试验,发现毋须接受“鸡尾酒疗法”亦能抑制爱滋病毒,更可长达6年无病征。相关研究已于美国微生物学学会的权威杂志《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

港大医学院爱滋病研究所、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和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发PD-1增强型DNA疫苗技术,早前的小鼠模型研究表明,对病毒感染的保护效力均优于传统DNA疫苗设计策略。

团队指,进一步研究揭示,已接种该疫苗的恒河猴,在感染爱滋病毒及再次加强接种后,能诱导持续性的病毒特异性CD8+ T细胞免疫反应,在没有接受俗称“鸡尾酒疗法”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之情况下成功抑制病毒,相关T细胞免疫反应维持长达6年。团队续指,最新追踪研究显示,部分恒河猴在没有cART治疗下,有效抑制病毒超过6年。

团队表示,尽管cART疗法可有效抑制爱滋病毒复制,但要在完全或长期停止服用cART药物下控制病毒感染十分困难,病毒基因的高突变性亦增加耐药性风险,并阻碍相关疫苗研发。团队指出,若能证实此疫苗在人类身上有同样疗效,HIV-1治疗性疫苗的面世将指日可待,港大医学院团队目前已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展开一期临床试验,研究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有效的疫苗在人体内之安全性,预计今年第二季公布结果。

 

 

 

春运路上乘客突发疾病 列车临时停车紧急救助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郴州2月5日电(鲁毅 王梦君 贺尊国)“郴州站,K4112次列车有一名旅客突发急症,需在你站临时停车,请紧急送医。”“收到,马上准备!”2月3日23时15分,湖南郴州站信号楼接到广铁集团客运调度信息,第一时间电台通知客运值班员。

列车临时停靠郴州站,将旅客送往医院救治。郴州站派出所供图

当天22时许,由广州白云站开往信阳站的K4112次列车上,一名55岁的男性旅客突发疾病,晕倒在车厢内。得知消息后,列车工作人员立即广播寻医,经医护工作人员初步诊治,建议立即送医。经请示同意后,铁路部门决定在前方最近的郴州站临时停靠,将旅客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列车停靠几站台?”“K4112次列车进1站台,23时28分到,停车7分。”距离列车到达只有13分钟,时间紧迫,值班员一边通过电台确认列车停靠位置和到站时间,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请求派出所支援。

接到求助后,郴州站派出所第一时间部署警力迅速赶往K4112次列车将停靠站台,同时联系车站开辟北头消防通道供救护车停靠,避开人流确保路线畅通。执勤民警等候在绿色通道处等待医护人员,协助医护人员进出站,打通绿色救助通道。

23时28分,K4112次列车与救护车同时到达站台。值班员快速与列车长办理交接,民警与车站工作人员协助医护人员小心将旅客送下车,并转移到担架上。23时30分,旅客被送往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因送医及时,该旅客现已转危为安。(完)

 

 

 

浙江一人感染禽流感,国家疾控局通报!过年还能买活禽吗

来源:工人日报

 

患者,女,63岁,安徽宣城人,既往有多种基础性疾病。2023年11月30日出现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12月2日因病情加重收入当地医疗机构救治;12月7日,转至浙江省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后因病情严重于12月16日死亡。在对死亡病例开展回顾性研究过程中,浙江省于2024年1月22日从病例标本中分离到季节性H3N2亚型和禽H10N5亚型流感病毒。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对浙江送检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与此前一致。浙江、安徽两省已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均未发现异常情况,且核酸筛查阴性;通过回顾性病例搜索,同期均未发现可疑病例。

国家疾控局已指导浙江、安徽两省按照相关预案方案开展防控,并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专家评估认为,病毒全基因分析显示,H10N5病毒为禽源性,未具备有效的感染人的能力,此次疫情为一次偶发的禽到人的跨种属传播。该病毒感染人的风险低,未发生人传人的情况。

专家建议,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注意饮食卫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尽快就医。

冬春季节是禽流感高发期

禽流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是在冬春季节是高发期。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范,避免在甲流高峰期遇上禽流感高峰期的时候,遭遇混合感染。

一般来说,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而具体的疾病特征,则取决于引起感染的病毒亚型。

这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吗?

H3N2是一种常见的季节性流感病毒,而H10N5此前仅在禽类和环境中检出,这是首次发现人感染此型别禽流感病毒的病例。

以后H10N5还会经常感染人吗?

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结果和临床监测数据,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属于偶发的事件,目前尚未发现各类型禽流感病毒能够在人群中持续传播。

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

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有两个:一是携带病毒的禽类,二是病毒污染的环境(如活禽市场、养殖场、散养地)。

过年还能买活鸡活鸭吗?

鸡鸭鹅等禽类,只要烧熟,是可以放心食用的,熟的禽类不会传染禽流感病毒。

但研究发现,很多病例的感染,往往发生在购买、宰杀禽类的过程中,因此建议大家在挑选、购买或者自家宰杀禽类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被禽类污染过的衣物、手部、案板、容器、地面等要彻底清洗消毒。

接触过活鸡,有症状了,该怎么办?

禽流感初期症状和流感等其它呼吸道疾病类似,没有明显区别。如果短期内接触过禽类且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将禽类接触史告知医生,医疗机构有相关的检验和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禽流感?做好这5点:

不吃未熟的禽肉: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禽肉及蛋类食品。

勤洗手: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做菜生熟分开:制作菜品要注意生熟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远离野生禽类:不要去吃所谓的野味,没事也别去招惹野生动物,要勤洗手。

禽类从业人员要注意做好防护:在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接触禽类污物时,要注意洗手和消毒。

(综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江苏疾控、健康时报)(姬薇)

 

 

 

台糖猪肉验出瘦肉精 涉事商品多数已被消费者吃下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4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3日,台湾糖业公司(简称台糖)的安心豚梅花肉片检出含有0.002ppm的瘦肉精“西布特罗”(Cimbuterol)。台“食药署”表示,其共生产2730包、819公斤,已全数售出,流向以台湾南部县市为主,截至3日晚间各县市追查统计,至少有621.6公斤被消费者吃下肚。

台农业部门针对猪肉来源对台糖南靖畜殖场进行猪只检体、饲料检验,3日晚结果显示均为阴性,4日早上南靖畜殖场将解除管制,同时宣布即日起,扩大肉品市场猪只毛发样本抽验量。

台糖副总经理黄进良表示,即日起接受消费者对梅花肉片退货,消费者只要提供购买证明,如发票,在原购买地(不限原店家)办理退货,无须携带商品实物。

台南市卫生局追查发现,该批问题产品为台糖去年6月7日委托屏东信功公司屠宰,12月11日分切包装,商品分布台中、花莲、嘉义市、澎湖、桃园及台南等地售出,均移请所辖卫生局追踪。

台糖畜殖事业部声明,公营事业绝不使用瘦肉精,去年6次SGS最高检验都未检出瘦肉精,结果竟在末端商店被查出,怀疑是屠宰厂商切肉时交叉感染或添加剂出错。

“台糖安心豚”商品标榜有CAS认证,具有产销履历规格,同时还称有三道兽医师药物残留品管检验,从饲料、猪只、到屠肉皆有检验,此次却验出“西布特罗”。

多地预防性下架梅花猪肉片。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对此,多地预防性下架梅花猪肉片。台北市长蒋万安4日指出,为确保食品安全,已要求台北市卫生局预防性下架同品项梅花猪肉品,确定检验结果合格才能上架。基隆市卫生局已确认基隆市各卖场并没有该批肉品外,自4日起预防性下架相关的猪肉品,等待确认的调查结果。新竹市卫生局4日表示,接获通报后追查发现,新竹市有2家商店贩售,卫生局查获店家库存的台糖梅花猪肉片,虽非涉事有效期产品,但为保障食品安全,当场预防性下架回收129件。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指出,蔡英文上任将“食安五环”列为重要政见,但近年从“莱猪”问题、巴西进口蛋争议,到这次爆发的台糖猪肉验出瘦肉精,都让社会对台当局的食安把关打上大问号。

该新闻报道后,在岛内引发讨论,有岛内网友留言称,“现在的猪肉都好贵,居然还有瘦肉精,太过份了!”“选对的人,吃瘦肉精。”“核食也要你们吃,核废水也要你们喝,瘦肉精也要你们吞,看对你们多好,多用心啊”“连台糖都不能安心了吗 还看一下内容。”

 

 

 

台湾类流感疫情处“高原期” 预估春节后迎高峰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台北2月6日电 台当局“疾管署”6日介绍,台湾类流感疫情目前处于“高原期”,预估春节后再有一轮高峰。因应就医需求,有156家医院将开设呼吸道传染病特别门诊。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疾管署”公布,1月28日至2月3日,全台类流感就诊人次达12.31万,低于预估但仍为近十年同期较高水平。

数据显示,1月30日至2月5日,全台新增30例流感并发重症,年龄介于未满10岁至90多岁,其中23例未接种流感疫苗;另新增8例死亡病例,年龄介于40多岁至90多岁,其中7例未接种流感疫苗。

“疾管署”指出,多项监测系统显示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及腺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近期持续于社区传播,其中流感病毒以A型H3N2为主。目前全台公费流感疫苗剩9万余剂,该机构呼吁符合条件的民众尽速接种,以获得足够保护力。

据介绍,全台有156家医院计划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开设呼吸道传染病特别门诊。

“疾管署”指出,春节期间人潮流动,且节后紧接开学,预估会再有一轮疫情高峰;呼吁民众春节期间注意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完)

 

 

 

美国“毒列车”事故一年后许多居民仍流离失所:回家不安全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2月3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2月2日报道,2023年2月,一列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发生脱轨事故,造成有毒化学物质泄漏。事故发生一年后,当地许多居民仍流离失所,他们认为回家并不安全。

此次“毒列车”事故导致事发现场附近数百名居民离开家园,其中就包括麦科勒姆和她的家人,她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酒店度过。麦科勒姆说,她宁愿无家可归,也不愿回到东巴勒斯坦镇,因为那里不够安全。她还表示,自事故发生以来,她的家人一直在经历一些健康问题,包括皮疹、口腔刺痛、耳痛以及脱发等症状。

洛里·麦康奈尔和韦恩·麦康奈尔住在距离事发地几英里的地方。事故发生几个月后,他们的血液和尿液中氯乙烯检测呈阳性。事故发生18个星期后,韦恩·麦康奈尔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他说医生不排除癌症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一些东巴勒斯坦镇居民认为,当地永远不会恢复正常。(海外网 张霓)

 

 

 

美国一邮轮近140人出现呕吐腹泻症状

来源:新华社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日表示,美国一艘正在航程中的邮轮上有139人感染胃肠道疾病,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目前致病原因尚不清楚。

据美疾控中心网站介绍,这艘冠达邮轮公司的“维多利亚女王”号邮轮共载有1824名乘客和967名船员,其中123名乘客和16名船员自邮轮出发以来出现过呕吐和腹泻症状。邮轮已隔离染病的乘客和船员,并加强了清洁和消毒措施。美疾控中心正远程监控相关情况,包括评估邮轮的疾病应对及卫生措施。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这艘邮轮1月22日从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出发,计划于2月12日到达终点夏威夷檀香山。冠达邮轮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维多利亚女王”号邮轮加强了卫生和安全措施,以确保船上所有乘客及船员的健康。声明表示,目前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美疾控中心表示,这是今年该机构监测到的第二起邮轮暴发大规模胃肠道疾病事件。1月3日至12日,名人邮轮公司运营的一艘邮轮上有100人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疾病由诺如病毒引起。

 

 

 

外媒: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被确诊患有癌症,哈里王子将返回英国进行探望

来源:环球网 作者:索炎琦

 

【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2月5日,白金汉宫发布消息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在医院的诊断检查中被确诊患有癌症。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法新社等媒体报道,这一消息曝出后,英美法等多国领导人发文,祝愿查尔斯三世早日康复。

图片来源:英国白金汉宫官网截图

CNN称,英国首相苏纳克迅速对该消息作出反应。“祝愿国王陛下早日康复。”他在社交媒体写道,“他很快就会完全康复,我对此毫不怀疑,我知道整个国家都会祝福他。”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5日晚些时候称,对查尔斯三世被确诊患有癌症一事表示“关心”,并希望他早日康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英国国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们都祈祷他能早日康复!”特朗普写道。

另据英国《卫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社交媒体上祝愿英国国王早日康复,“我们与英国人民同在。祝福您。”此外,《以色列时报》报道称,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向(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致以衷心祝福,并为他的健康祈祷。”

CNN还称,查尔斯三世被确诊患有癌症后,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英国威尔士亲王威廉王储与他父亲保持着定期联系。萨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办公室表示,哈里王子和父亲讨论了诊断结果,并将在未来几天返回英国进行探望。

据媒体早前消息,查尔斯三世确诊的癌症并非前列腺癌,而是在他最近治疗前列腺肥大时发现的。截至目前,白金汉宫未透露癌症的类型,但根据白金汉宫发布的声明,国王查尔斯三世已于5日开始接受治疗。

据报道,白金汉宫没有具体说明现年75岁的查尔斯患的是什么癌症,但确认不是前列腺癌,并表示他“非常积极乐观”。

查尔斯在接受治疗期间将继续照常处理国家事务和官方文书工作,并照旧每周接见英国首相苏纳克。

 

 

 

联合国官员:加沙地带36家医院中仅有14家仍在运营

来源:央视新闻

 

据半岛电视台当地时间1月31日报道,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马丁·格里菲思表示,加沙地带36家医院中仅有14家还在运营,而且仅能提供部分功能,当地面临着医护人员和物资的严重短缺。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和阿迈勒医院附近的战斗仍在继续。(总台记者 李享)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