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公卫和诊疗结合,「双处方」制度推行
来源:长江日报 2019-07-16 [医疗] [医疗资讯]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预防疾病和慢病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方式。但如何能让老百姓更加重视健康生活方式,如何能让公卫服务和诊疗行为更加有效地结合?“双处方”就是一个好方法。

近日,据长江日报融媒体报道,31岁的张先生长期以饮料代替白开水,每天喝碳酸饮料超过1000毫升,身高1.8米的他体重达到248斤。

 

近期,他在职工体检中发现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00毫米汞柱,随即前往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做进一步检查。没想到科主任鲁志兵接诊后,在常规药物处方以外,还为他开出了一张“健康教育处方”。

 

“如果你能够严格执行第二张处方,短期内就不用吃药,定期复查即可。”鲁志兵将两张处方笺交给张先生选择。

 

其中,在“健教处方”上,医生给出了三点意见:少喝碳酸饮料,可乐、雪碧每天控制在200毫升以内;清淡饮食,每天吃盐不高于3克;加强锻炼,每日步行8000——10000步。

 

鲁志兵介绍,张先生在高血压三个分级中为最低级别,在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会很快得到控制,但考虑到降压药一旦开始吃,就要伴随终身,因此该方案并非首选。倘若能从生活习惯上加以节制,便可不药而愈。

 

得知原委,张先生毫不犹豫领取了“健教处方”,决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推出“健教处方”,旨在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鲁志兵介绍,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从5月中旬开始,针对每一位门诊患者推出“健教处方”,旨在减少不必要的用药,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患者利益的最大化。与以往写在患者病历上相比,有医生签名的处方笺更容易引起患者重视。

 

新方式实施一周来,科室十多位门诊医生已开具一百多张“健教处方”,针对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健教处方”甚至可完全取代药物处方。

 

浙江已推行“双处方”制度,医防真正融合

 

不只湖北,浙江也在前不久推出了双处方制度。6月份,浙江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强化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推进公共卫生和基本临床医疗服务融合。以建立全过程、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为着力点,在医共体内形成疾病预防控制、老年与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预防、医疗、慢病管理、康复为一体的服务链。

 

要求打破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分割、脱节的局面,逐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整体打包服务,整合服务项目与流程,建立医防融合服务新机制。

 

把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措施作为临床医疗服务重要环节,推行医疗处方和健康处方“双处方”制度。

 

“双处方”制度可有效提高慢病管理水平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预防疾病和慢病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方式。但如何能让老百姓更加重视健康生活方式,如何能让公卫服务和诊疗行为更加有效地结合?“双处方”就是一个好方法。

 

其实在医生日常开处方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叮嘱病人一些健康生活常识,如“多喝水”“戒烟戒酒”“少食辛辣刺激物”等等,有时候说的多患者记不全,又或者患者根本就当耳旁风。

 

但医生将健康教育开成“处方”给患者,这些叮嘱对患者来说就变得跟药一样重要,健康的生活习惯会逐步受到人们重视,生活习惯改过来了,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用药,公共卫生服务也会更加有效和及时。

 

你认为“双处方”制度可行吗?是否应该得到更多推广?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