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名医名方】:紫菀饮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5-08-13 [其它] [名医论坛]

杨进,男,1944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首批百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称号,出版《新编温病学》等专业著作68部。从事温病学的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工作50余年,对感染性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有深入研究。

组成:炙紫菀18g,炙款冬花9g,枇杷叶9g,防风9g,蝉衣9g,炙麻黄6g,苦杏仁9g,白前9g,炒陈皮6g,桔梗6g,炙甘草3g。

功能:祛风散寒,降逆止咳。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咽痒咳嗽,遇风寒则加重,或伴形寒怕冷,动则汗出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证属风寒袭肺者。

用法:每日1剂,武火煮沸15分钟,分早中晚温服。

方解: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本病归属于中医学“咳嗽”范畴,病位在肺,病理因素有风、寒、痰、虚等。

肺居上焦,为五脏之华盖,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本病患者多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卫表虚弱,腠理疏松,故外邪容易侵袭。正如《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肺为娇脏,风寒最易从口鼻而入,影响气机的宣发肃降。叶天士言“交节病变,总是虚证”,故每至秋冬,季节更替时,咳嗽频发或加重。综上所述,本病以肺气虚衰为本,气逆于上为标。故在治疗上,一方面重视肺以降为顺,强调“降气”;另一方面以祛邪为要务,突出“辛散”,又因“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故选用汤剂。

紫菀饮子中,取紫菀、款冬花辛能散邪,苦以降气,善治久嗽。李士材曰:“(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诚金玉君子,非多用独用不能速效”,故在本方中用量偏大。麻黄为宣肺要药,量少轻可去实。枇杷叶、白前、陈皮降气化痰。防风、蝉衣祛风止痉,皆具有良好的抗过敏功效。桔梗可载诸药上达于肺。炙甘草祛痰止咳又能调和诸药。全方以叶天士提出的“辛以散邪,佐以微苦以降气”为主要治则。在选药方面,取气薄质轻之品,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且不宜久煎,以防气味耗散,集紫菀散、止嗽散、三拗汤等诸方之长,共奏祛风散寒、降逆止咳之功。

加减:汗多易泄者,加生黄芪、制附子;咳嗽加剧者,加僵蚕、地龙;畏寒甚者,加干姜、细辛;痰多加瓜蒌、法半夏;伴痰血者,加桑叶、桑白皮。(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吴力强 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名医名方】:加味柴平汤 下一篇:无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