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名医名方】:温肾固卫汤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5-11-07 [其它] [名医论坛]

 

李瑞玉,男,1965年4月出生,河北省邢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耳聋重点研究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4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肿瘤研究,善用经方治疗疑难病。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及省、市科研课题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河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96篇;主编著作5部。

组成:淡附片20g,山萸肉6g,泽泻10g,黄芪20g,防风15g,白术15g,党参15g,桂枝10g,炒白芍10g。

功能:温补肾阳,补气固表,调和营卫。

主治:脾肾阳虚,营卫不和导致的症候群,症见漏汗、漏乳、恶寒、四肢发凉、精神疲倦、饮食欠佳;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方解:本方组方思路包含以下3组药物。第一组为淡附片、山萸肉与泽泻。淡附片功擅温补肾阳。临床所见,肾阳虚者常易外感,盖因肾阳乃卫气生成之根本。《灵枢·营卫生会》有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说明卫气的化生与下焦肾中阳气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阳,为人体阳气之根。卫气属阳,其生成有赖于肾阳的温煦与推动;肾阳充沛,方能蒸化肾中津液,使卫气源源不绝。故方中用附子,意在助肾阳以强卫气。《景岳全书》强调“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因肾阳乃由肾精化气而生。故佐以少量山萸肉,寓滋阴于助阳之中,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淡附片与山萸肉相配,阴阳双补,更佐泽泻泻浊阴,三者合用,补泻兼施,且补力胜于泻,旨在补中寓泻,以求补泻平衡之效。

第二组由黄芪、防风、白术、党参4味药组成。此组融合了玉屏风散与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思路。黄芪主入肺脾,长于补益肺脾之气。防风功擅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兼可疏风散邪。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并能“培土生金”,间接补益肺气。白术健运脾气,促使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肺气充盛则卫外功能得以增强。黄芪与白术相配,共奏补肺固表之效。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与黄芪、白术协同,既可补中益气,又能兼顾祛邪而不伤正,共成“屏风”护卫之功。

第三组为桂枝与白芍的配伍。此配伍源自《伤寒论》桂枝汤,方中以等量桂枝与芍药为核心。桂枝功擅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白芍则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二者相配,一散一收,动静相宜,共奏调和营卫与气血之效。桂枝得白芍,则汗出有源,不致过汗伤正;白芍得桂枝,则滋而能行,养血而不滞血。全方配伍严谨,散收并用,寓调和于补泻之中。

以上三组药物配伍共同构成温肾固卫汤,系统阐释了本方表、中、里三层次的综合治疗机制:在里以温补肾阳为根本,在中以补中益气为枢机,在表以调和营卫为外护,三法兼顾,共奏扶正固卫之效。

加减:肝郁气滞者加柴胡;失眠者加炒酸枣仁;肝阳上亢者加天麻。(河北省邢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李星整理)

 

上一篇:贾跃进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下一篇:无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