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红藤、土茯苓、鱼腥草、白英、蒲公英各30g,墓头回、丹皮、臭椿皮、白槿花各9g,炒扁豆花 12g,制大黄、生甘草各6g。
【用法】:日1剂,水煎服。
【功效):祛湿解毒,化腐生肌。
【主治】:轻、中度糜烂,或重度糜烂经治后转为中、轻糜。临床以带多色黄,味臭秽,为主要表现者。
【方解】:消糜汤除选用制大黄、丹皮、蒲公英等,除下焦湿热瘀滞外,遵《温病条辨》“下焦丧失,皆腥臭脂膏,即以腥臭脂膏补之”的论述,采用草药土茯苓、墓头回、白槿花、臭椿皮等腥臭之品,直达下焦,治子宫颈糜烂脓带秽臭,祛秽化腐,临床疗效尚佳。墓头回气味臭秽作呕,较难下咽,则需要患者坚持配合。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文摘自《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妇科病》 (2002)丨黄瑛 达美君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