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传统医药 我要投稿
中医为何输给印度传统医学?
来源:杏林新视野 2025-09-03 [医疗] [传统医药]
当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斥资2.5亿美元在印度建立全球传统医学中心,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动了中国中医界。为何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竟败给了印度的传统医学呢?

01

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与中医的对比及联系

 

阿育吠陀(Ayurveda)意为“生命的艺术”,起源于约三千多年前的印度古代文化。它是一套以“身心灵和谐”为核心理念的整体医学体系,强调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阿育吠陀的基本假设是:人的健康来自于五大元素(地、水、火、风、埃莲,)与三大能量(Vata、Pitta、Kapha)之间的平衡。健康的状态是这些元素的和谐共存,一旦其中某个元素失衡,就可能引发疾病,比如火元素过旺可能导致炎症反应,水元素不足则表现为脱水或湿疹。

图片

与印度阿育吠陀类似,中医也强调“阴阳五行”的理论基础,认为阴阳失衡以及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的动态关系,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态。中医强调“气血”的运行,讲究“气为血之帅”,通过调理“气血阴阳”,实现身体的调和。这二者都强调人体的整合性,认同“身心灵合一”的理念。

在药物方面,阿育吠陀使用丰富的草药、矿物和动物药材,强调个性化调配。印度境内有约18000种开花植物,其中7000余种被用作药用药材,显示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基础。例如,姜、薑黄、甘草、草乌等植物在阿育吠陀中屡见不鲜,配合特定的调配方法,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而中医药也同样以植物药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证候和病症进行辨证施治。《中华本草》收录药用植物达8980种,其中包括许多与阿育吠陀相似的药材和配伍原则,反映了两大体系在药材使用上的丰富性和系统性。

除了药物治疗,阿育吠陀还强调身体的调养和生活的艺术。采用按摩、瑜伽、冥想、食疗帮助调节能量,改善身心状态。中医则通过针灸、推拿、拔罐和食疗等手段,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两者都在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未病先防的重要性。阿育吠陀的诊断方法包括脉诊、舌诊、问诊,也与中医的“望闻问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阿育吠陀和中医作为两大独特的东方医学体系,各自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它们的共通点在于:重视人体的整体性、强调预防、提倡个性化诊疗,以及依赖大量药用植物资源。虽然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不同,但在实际临床和现代医学实践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倡导两者融合发展。

 

 

 

02

印度传统医学国际化之路

 

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对自然疗法和整体健康的兴趣日益增长,源自印度古老文明的阿育吠陀医学(Ayurveda)逐渐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背后是印度政府长期战略规划和商业运作的共同结果。

印度政府将阿育吠陀视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其国际化进程。

1995年成立的中央阿育吠陀医学与自然疗法委员会(CCIM),负责阿育吠陀的标准化、教育培训和国际认证工作,为其走向国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印度还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传统医学工作组,积极推动阿育吠陀的国际推广和认可,提升其在全球卫生领域的声誉。

图片

2014年,印度专门成立了“印度传统医学部”(AYUSH),专门负责阿育吠陀、瑜伽等传统医学的推广,AYUSH自成立之初就是一个独立的正部级机构,与卫生部平起平坐。莫迪政府任命阿育吠陀专家执掌AYUSH部,其核心使命明确:专注于传统医学的纯粹性,不与现代医学体系融合。

AYUSH部拥有庞大的体系,包括80万注册医师、4000家医院和3万家药房,从教育到临床都实现了完全独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传统医学生态系统。

为了让阿育吠陀走得更远,印度不断推动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际标准的行业指南,从药材采集、炮制工艺到成品检验,确保药品质量稳定,便于出口。通过标准化生产,印度成为了全球传统医药出口大国。

此外,印度还通过“国际瑜伽日”(6月21日)等活动,让世界接受印度传统医学理念。瑜伽作为一种易于体验和传播的健康生活方式,吸引了全球大量关注,从而也带动了印度传统医学的整体影响力提升。

瑜伽与传统医药的融合发展,也形成了涵盖健康、美容、养生等领域的产业链,吸引了大量投资和消费。

印度传统医学的成功也离不开商业化运作,印度的阿育吠陀品牌如喜马拉雅(Himalaya)和帕坦伽利(Patanjali)迅速崛起,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力量。结合现代科技,推出草药补充剂、护肤品、牙膏、洗发水等多样化产品,适应全球消费者对天然、植物、无害产品的需求。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阿育吠陀品牌逐渐打开市场,赢得了一批忠实粉丝。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对阿育吠陀的接受程度更高。许多“排毒”“能量平衡”“身心疗愈”等概念,深得西方消费者喜爱。阿育吠陀中一些草药如姜黄,已获得西方医学界的认可,成为全球天然药品研发的重要对象。

与之相比,中医在国际化方面虽也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不少障碍。一方面,部分国家对中医医师资格、药品审批存在严格限制,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和推广。另一方面,中医的专业理论体系相对复杂,难以用“简洁”“易懂”的方式进行市场传播,影响了其国际认知度的提升。

 

 

03

印度传统医学的借鉴经验

 

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的国际化成功并非偶然,其经验对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革新行政管理体系

印度在传统医学管理机制上开创了先河。2014年,印度政府设立了正部级的AYUSH,赋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平起平坐的地位。短短几年内,AYUSH的国际影响力便超越了印度卫生部,有力推动了瑜伽和阿育吠陀的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推广,并有效维护了其国际知识产权。

图片

对于我国而言,提升中医药管理部门的行政级别,赋予其更强的决策权和资源调配能力,对于打破行业限制,推动中医药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提升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还能更好地协调各部门资源,推动中医药的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对中医药文化进行再包装

阿育吠陀的国际推广,并非单纯的医学知识传播,而是将阿育吠陀包装成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价值的全球品牌。比如,通过“瑜伽日”“国际草药日”等活动,将庞大的文化资源变成全球认知的热点。

而中国在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仍面临着语言的瓶颈。借鉴印度的经验,中医药应用西方更易接受的语言,让中医的知识内涵更具“亲和力”。同时,要发挥中华文化的韧性和包容性,结合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讲好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可持续生存的智慧故事,塑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华药文化”。

例如,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设立中医站点、举办文化节庆、推出中药旅游,逐步将中医药融入当地文化场景,为其“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

印度在阿育吠陀产业的另一成功经验,是高度重视标准化和科研深度。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制定阿育吠陀的药材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体系,将传统理论融入现代医学模型。这不仅提升了阿育吠陀的科学可信度,也增强了国际社会的接受程度。

当前,全球对中医药的认可还存在“效果难以量化”“标准不一”的判断。中国应加快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将药品生产、临床应用、诊断技术都纳入科学管理体系之中。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中药药理研究和临床验证。这不仅可以增强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能帮助中医药更好地符合国际药品审批(如FDA、EMA、欧盟草药备案)的法律法规,赢得更大市场空间。

 

四、品牌建设和国际营销

印度阿育吠陀取得国际成功的另一秘诀,是通过一系列品牌运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巨头。如喜马拉雅、帕坦伽利品牌,推出多样化的保健品和美容用品,布局欧美、东南亚等市场。这些品牌不仅拥有成熟的渠道体系,还借助广告、宣传、公关等多种手段,迅速赢取消费者青睐。

中国中医药也应重视品牌建设,扶持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和传统药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支持开发符合现代审美和需求的中药护肤品、养生保健品,结合数字营销和电商渠道,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平台,把中医药转化为全球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印度传统医学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政府支持、商业运作、文化输出共同作用的结果,也确实为印度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诸方面带来了丰厚的红利。

传统医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历史底蕴,更在于创新发展中焕发的新生力量。借助印度的宝贵经验,中国需要重塑中医药国际化之路,为中医药海外发展提供内部支持和创新动力,让中医在全球健康版图中持续绽放光彩。

 

 

参考资料来源:

[1]明天穿袈裟.(2025).中医为何输给印度传统医学?.(n.科学与真相).

[2]宋欣阳.(2025).同样是传统医学,印度瑜伽怎么就火遍全球?中医药如何"逆袭"?.(n.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