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降压汤(汪履秋)
2025-08-25 [中医临床]

 

 

【组成】:钩藤12g,白蒺藜10g,石决明 15g,夏枯草15g,黄芩10g,小蓟15g,旋覆花6g,代赭石 30g,桃仁10g,红花10g,槐花15g,豨莶草 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平肝息风、苦泄清火、降气镇逆、化瘀和络。

 

【主治】:高血压病。

 

【方解】:高血压病之发病机制,汪氏归纳为气、火、风、瘀四个方面。他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惟气能帅血,血不能帅气,气调则血和,而趋于平衡。若失其度,自会导致气之升逆,血行紊乱,形成高血压病。气有余,便是火。汪氏说:阴虚而火旺者为阴虚之火;因气之郁滞蒸发而来者便是气有余所生之火。因为火性炎上,由此而引起血压的高亢,风之旋扰,也是不容忽视的。风应乎木,或因情志刺激,忧郁恼怒,或因思虑过度,长期精神紧张,均能造成气郁化火,阳欲上动,动则带风,风从体内旋扰,从而引起血压的高亢。由于气血失其和,阳亢化火动风又冲激气血,汪氏认为血之瘀滞也是造成血压高亢的主要病机。气升血逆而致血瘀络痹,不仅使血压居高不下,而且还会造成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变局。

 

由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为气之升逆、火之炎上、风之旋扰和血之瘀滞,故其治疗法则汪氏也从风、火、气、瘀着手。为此他创立了平肝息风、苦泄清火、降气镇逆、化瘀和络四法并用的治则。他认为从其病程经过而言,高血压病患者,一般初起及中青年患者,以阳亢居多,加之今人体质禀赋偏盛,平素常嗜食肥甘辛辣,或纵情饮酒,所以实证占先。逐渐发展,也有部分患者形成阴虚阳亢。阳亢主要为心肝阳气偏盛,表现的病候还是以肝经为主,涉及心、肾。汪氏认为,气、火、风、瘀常相互转化、并见。所以在治疗上就应四法并用,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变通。方中重用代赭石、配合旋覆花加强镇逆降气之功;用黄芩的苦寒,夏枯草清热散郁,二者合用,共奏苦泄泻火之能;石决明功能平肝息风,钩藤功在清热平肝,白蒺藜也有平肝降压之功;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可使血行通畅,防止血脉瘀阻;槐花性味苦寒,功能清热平肝、凉血;豨莶草、小蓟凉血、通络,该方熔平肝息风、苦泄泻火、降气镇逆、化瘀和络四法于一炉,临床用来治疗阳亢体实的高血压病人,确实能使肝火得降,气血得平,血压下降。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文摘自《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心脑血管         病》(2002)丨史大卓 李立志  主编。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