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山东威海:早晚腰背疼痛?中医综合疗法破解“筋膜炎”困局
来源:威海市中医院 2025-08-21 [医疗] [医疗资讯]
“医生,我这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啊?”在门诊,许多腰背疼痛的患者会这样发问。“事实上,还有一种常见却被忽视的疾病——腰背肌筋膜炎,也会引发腰背疼痛。”威海市中医院针灸二科主治医师陶宏说,临床上,很大一部分腰背疼痛患者最终被确诊为腰背肌筋膜炎,而久坐的上班族也是该病的高危人群。

 

“晨痛夜重活动减轻”的背后真相

30多岁的王先生(化姓)近来饱受腰痛困扰:“早上一起床就腰痛得厉害,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会有所缓解,而到了晚上,疼痛又会加重。”

在市中医院针灸二科,陶宏通过查体发现,其腰背部肌肉存在多处条索状的结节,而且压痛点多。

“这些肌肉里条索状的结节,其实就是肌肉筋膜发生了无菌性的炎症,正是肌筋膜炎的典型表现。”陶宏说,正常情况下,肌肉筋膜是柔软有弹性的,而粘连发炎的筋膜就会形成一些比较硬的结节或条索。许多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腰部和腰背部的疼痛,且腰背疼痛区域的范围通常比较广泛,常常会觉得“这里也疼,那里也疼”,往往呈现出“晨起痛→活动缓→夜间重”的疼痛模式。

那么,为什么患者会有“晨痛夜重活动缓”的节律性表现呢?陶宏介绍,疼痛的轻重和气血运行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夜间阴气较重,气血运行相对较差,气血不通就会导致疼痛加重。睡觉时又往往整体活动量很少,这就导致早上刚醒来时气血运行不畅,疼痛明显,而起床活动后,气血重新流动,经脉通畅,疼痛自然会有所缓解。

 

针灸“解锁”筋膜粘连

中医认为,腰背肌筋膜炎归为“筋痹”范畴。《黄帝内经》有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基于这一理论,陶宏在治疗时采用以针刺和艾灸为主的治疗方案。

针刺治疗中,陶宏主要选择腰背部的阿是穴以及离疼痛部位较近的膀胱经的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的穴位。“阿是穴是患者疾病的反应点,针刺后可以精准松解筋膜粘连的‘堵点’;而膀胱经覆盖了腰背肌群,能够有效促进气血运行。”陶宏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循经远端取穴,针刺飞扬、承山等膀胱经上的穴位,“中医把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刺激腰背部以外的穴位进行整体调理,可以促进局部恢复。”

针刺的同时,陶宏还配合艾灸,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

经过多次治疗,王先生的腰背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和腰椎间盘突出类似,腰背肌筋膜炎同样需要坚持巩固治疗。”陶宏说。

由于久坐不动,上班族中该病发病率持续攀升,30~40岁人群已成高危人群。而夏季直吹空调更是高危因素,“腰背肌筋膜炎容易反复发作,受凉可能会诱发筋膜疼痛或加重疼痛”。治疗的同时,陶宏常叮嘱患者,在生活中注意避免久坐不动或空调直吹。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