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2025年成都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大会在成都召开
作者:白舸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5-05-19 [医疗] [医疗资讯]
近日,为精准搭建中医药产业供需平台,推动成都中医药出海,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由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中医管理局主办的2025年成都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大会在彭州天府中药城举行。来自港澳台地区和川渝中医药领域的科研机构、院校、行业协会专家和企业高管齐聚一堂,共商建立中医药产业联动长效机制,共谋川渝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王乾,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何本祥,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晓涛,彭州市委书记廖暾,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明,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全生出席会议。

田兴军指出,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市委市政府将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推进中医药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形成、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文旅”新业态、推动药食同源产品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三年得到省政府的“督查激励”通报表扬。

田兴军强调,希望成都市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全市中医药产业链建圈强链再上新台阶,当好全省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在推进国家中医药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中当先锋、作表率。

王乾指出,成都已形成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达3394家,规上企业增至126家,天府中药城获评“全国中医药最具活力园区”,建成全国最大的道地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中西部最大的医药集散贸易中心,全产业链规模突破300亿元,形成从田间地头到健康终端的全产业链生态,正加速从“资源大市”向“产业强市”跃升。

王乾强调,中医药发展不是“独善其身”的事业,要加速构建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搭建起协同发展的沟通平台,实现供需信息“一键互通”、市场资源“高效配置”。中医药产业纵向贯通“种-研-产-销”全链条,横向衍生康养旅游、药膳餐饮等新业态,要努力形成“一产强基础、二产提价值、三产扩影响”的全链协同格局。未来五年,成都市将借港澳之窗、台湾之桥,让中医药从中国的“成都处方”变成“世界方案”,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的科研新动能,让成都成为全球中医药人才向往之地、技术首发之区、产业领军之城。

会上,港澳台和川渝地区重点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开展了路演,大会承载地彭州市作了产业推介,成都市发布了成都市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清单(2.0版),港澳台地区相关专家介绍了当地中医药供需情况、解读了中医药相关出海政策。大会现场宣布了港澳台-成都推进中医药出海项目正式启动,发布了川渝、港澳台中医药产业供需清单,举行了企业签约仪式。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有关专家,港澳台地区产业协会(商会)、产业园区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川渝重点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代表,广东、新疆的中医药企业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会议。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