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环球健康资讯 一 2025年5月7日
来源:世界传统医药网 2025-05-07 [医疗] [医疗资讯]

环球健康资讯汇总 2025年 第19周

 

 

 

本网站定期更新环球健康新闻资讯,欢迎关注首页以阅读最新文章。

WWW.TMBOS.ORG

 

 

 

新型可穿戴贴片助力皮瓣移植术后监测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夏凡 通讯员周婉军)4月30日,记者从宁波诺丁汉大学了解到,该校博士生罗洁在机械、材料与制造工程系教授李灏楠和生命健康助理教授刘子欣的带领下,研发出一款新型智能监测贴片。这款薄如蝉翼的贴片能在术后关键期内实时感知移植皮瓣的肿胀程度、温度、湿度和血氧饱和度这4个临床上极为关键的指标变化,并将数据直传手机,让医生一目了然,为术后精准护理提供助力。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ACS应用材料与界面》上。

图为用于皮瓣移植术后监测的新型可穿戴贴片。受访者供图

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皮瓣移植手术是挽救患者皮肤功能的关键措施。术后及时掌握移植皮瓣的“健康状态”,关系着皮肤创伤修复的效果。在宁波本地医院走访时,研究团队发现术后48小时是皮瓣存活的关键期,但现有监测手段效率低、风险高。医生通常要频繁揭开纱布检查皮瓣血氧、肿胀等情况,不仅可能造成二次损伤,还不能及时发现并发症。“移植皮肤的‘近端’,即靠近血管缝合处,通常具有较好的血液流通性,但随着距离的增加,血管路径有时会被中断,导致‘近端’与‘远端’的恢复不同步。然而等患者佩戴的血氧监测仪报警时,移植皮肤的血管危象已经不可逆。”论文第一作者罗洁介绍,他们研发的这款智能监测贴片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研究团队在贴片上安装了多个微型传感器形成“井字格”监测网,可以实现移植皮肤全域监测,能及时精准锁定异常区域,并根据医学阈值判断异常等级。“用精准的数据说话,可以让医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罗洁说,“这类柔性贴片可以温和且安全地从皮肤上移除,即使是在皮肤较为脆弱的情况下,也不会对移植皮肤造成伤害。”

据了解,该团队正致力于进一步优化设备性能,目标是将传感器厚度降至百微米级,并探索采用石墨烯掺杂纳米材料以提升设备导电性。

 

 

 

改善睡眠设备CPAP也可加速酒精代谢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首尔5月6日电 (记者薛严)韩国亚洲大学医院睡眠中心团队证实,持续气道正压(CPAP)设备不仅能改善睡眠呼吸暂停问题,还可促进饮酒后酒精分解,降低致癌物乙醛蓄积风险,并显著提升睡眠质量。这一研究为饮酒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成果已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报告》。

团队针对53名常饮酒且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成年人展开实验,通过4次不同情境的睡眠测试(饮酒与否、使用CPAP设备与否),分析血液与呼出气体中的乙醇及乙醛浓度。结果显示,使用CPAP设备的实验组在睡眠期间,乙醛分解速度较未使用组提升21%。乙醛作为酒精代谢的有毒副产物,不仅是宿醉主因,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与肝癌、胃癌等疾病风险密切相关。团队表示,乙醛的分解依赖乙醛脱氢酶,而该酶活性与体内氧含量密切相关。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因夜间缺氧,乙醛脱氢酶功能受限,导致乙醛代谢迟缓。CPAP设备通过持续提供气道正压,确保呼吸通畅及充足供氧,从而激活乙醛脱氢酶,加速清除有毒物质。研究还发现,饮酒后使用CPAP设备可使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并显著改善睡眠结构,深度睡眠比例增加,夜间觉醒次数减少。

韩国业界认为,该研究首次从机制层面揭示了CPAP设备在酒精代谢中的作用,为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尤其是饮酒人群)提供了循证指导。

 

 

 

一种特殊细胞能精确狙击卵巢瘤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自然杀伤(NK)细胞——适应性自然杀伤(aNK)细胞,能够像免疫系统家族的“狙击手”一样,记住并精确狙击卵巢肿瘤。这项发表于《癌症免疫学研究》杂志的最新突破,为开发出更强大的癌症免疫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NK细胞是白细胞,在防御病毒感染和应对癌症方面发挥核心作用。NK细胞可以识别并破坏不健康的细胞,如肿瘤细胞。而aNK细胞作为其中的“精锐部队”,能记住曾经遭遇的感染或肿瘤的特征,并在二次交锋时发动更猛烈的攻势。这种特性使其成为对抗癌症的“智能武器”。

研究团队采用单细胞RNA测序和基因表达图谱技术,在分子层面解析了aNK细胞与卵巢癌细胞的“攻防战”。结果表明,aNK细胞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应对卵巢癌等难治性肿瘤。

这项研究还挑战了传统认知。此前,NK细胞被认为只是先天免疫细胞,对癌症没有记忆功能,如今却发现aNK细胞能像“老练的猎手”般锁定目标。

研究团队计划开发增加患者aNK细胞数量和活性的疗法,并推进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手足口病进入春夏流行季,接种疫苗后可保护3至5年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武星如 李爽)近期,多地疾控提醒,手足口病进入春夏流行期,应多关注孩子身体情况,做好科学防护。

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4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现有的手足口病疫苗全程接种后免疫力可能维持3~5年,不需要年年接种。

4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周末门诊接诊患儿。上观新闻 图

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儿童,是否会对此疾病形成免疫?赵卫解释,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类型有很多种。儿童感染后,对同类型的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对其他类型的病毒可能没有足够的交叉免疫保护,因此即使过往曾感染过手足口病,防护也不可掉以轻心。

此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吴珺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也曾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到人流集中或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住酒店警惕“军团菌”感染,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 徐诗瑜)近日,“使用酒店淋浴设备后,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也可能是感染了军团菌肺炎”的话题引发关注。

“军团菌是一类水生细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滋生。对人致病的主要是嗜肺军团菌,可引起军团菌肺炎。嗜肺军团菌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自呼吸道侵入人体,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2-10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寒战等,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区别在于后期会出现典型的肺部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引发呼吸衰竭。”5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赵雷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在室内,嗜肺军团菌主要存在于空调冷凝水或污水中,特别是在长期未清洗、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空调冷却塔、淋浴喷头、排水管道。

“夏季是嗜肺军团菌感染的易发季节,高温加速了细菌繁殖。空调冷却塔是军团菌感染的常见来源。热水器、淋浴喷头、热水浴缸等家用热水供应系统,如果水温在35℃至50℃之间,也是军团菌滋生的理想环境。”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段淑红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随着天气热了起来,许多人会在近期开启空调的“制冷”模式,在使用空调前应进行全面清洗,特别是内部构件的清洁消毒。家庭使用的储水式热水器也应定期提高水温杀菌,通常建议水温达到60℃以上并持续放水冲洗至少1分钟以上。

“在车船、酒店房间等密闭环境,若空调系统未清洁,气溶胶扩散风险更高。”段淑红提醒,旅游期间,入住酒店后应及时开窗通风,再打开空调,排风3-5分钟,保持空气流通,排风后再调整合适温度使用空调;使用淋浴或水龙头时,可以先放水1-2分钟,避免直接吸入初始水雾中的细菌。

“若旅行归来后出现持续高热、干咳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以便针对性检测军团菌抗原或核酸。”此外,赵雷提醒,旅途中还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升免疫力。夏天高温季节,军团菌繁殖活跃,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群体尽量避免夏季长途旅行。

 

 

 

中国 9年为70多万游客提供服务,湖南张家界有支“旅游医生”医疗队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担架!东线天门山寺有游客扭伤!”5月1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步道上,“旅游医生”张志林的电话里传来支援的请求,他立刻背起急救包转身疾行,身后背着折叠担架的组员默契跟上。这支由内科、外科、急诊科等多个科室医生组成的“旅游医生”医疗队,正在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守护游客的沿途安全。

张志林是张家界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这是他第五次参与张家界“旅游医生”医疗保障项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累计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健康咨询、健康体查、现场救助、紧急救治等医疗健康服务超70多万人次。

“天门山海拔1500米,山路陡峭,游客在此处最容易出险伤情。同时这里又是个热门景区,今天人流量大概是平时周末的2到3倍。我们一共安排了4支小分队,近30名医务人员值守。”张志林边巡山边向记者介绍,爬山过程中,游客摔(扭)伤、慢性病急性发作、蚊虫叮咬的情况比较常见,海拔变化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意外也需“旅游医生”及时处理。

“我们主要跟着人流一起上山下山,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每条路线都有一个小组待命。”张志林介绍说,每个小组配备有一个医疗急救双肩包,包内装有重达40斤的应急物资,包括夹板、绷带、消毒用品、常用药品以及应对毒蜂蜇伤的急救药。还有一个20斤重的折叠担架,由队员轮流背负。从早上8点到傍晚太阳落山,这支“负重前行”的医疗队一天下来差不多要走15~20多公里的山路。

记者了解到,今年五一黄金周,张家界共有280名医生参与保障工作。除了天门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龙洞等17个核心景区均有张家界“旅游医生”的身影。在相对偏远的景区,张家界还额外部署了7台移动医疗巡诊车。

5月1日,张家界“旅游医生”医疗队员正在为游客测血压。受访者供图

“只要游客需要,我们会第一时间响应。”截至5月1日下午3点,张志林和同事们的微信步数已经突破1.9万步,处理超过10起游客的医疗求助——为老年游客测血压,为擦伤的孩童消毒包扎……巡山仍在继续,直到守护最后一批游客安全下山。

 

 

 

美国启动新一代通用疫苗平台研发计划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洛杉矶5月1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和国家卫生研究院1日共同宣布启动新一代通用疫苗平台研发计划,旨在针对多种可能引发大流行的病毒研发通用疫苗。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布公报说,这一名为“金标准一代”的平台由该研究院下属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研发,旨在防御流感病毒和多种冠状病毒等可能引发大流行的病毒,针对这些病毒研发覆盖多种毒株的通用疫苗。该平台主要采用病毒灭活剂β-丙内酯 (BPL)的灭活机理,与其他类型疫苗相比,用BPL研制的灭活疫苗能够激发人体更强的免疫反应,并具有更长效的保护力。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杰伊·巴塔查里亚在公报中说,“金标准一代”平台将改变疫苗研发范式,“它将疫苗保护范围扩展到特定病毒毒株之外”。

据介绍,该平台下的通用流感疫苗临床试验预计于2026年启动,力争在2029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目前,一种名为BPL-1357的候选鼻喷流感疫苗已进入中后期临床试验阶段。除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外,BPL疫苗还适用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等。

 

 

 

美媒:比尔·盖茨女儿透露其父亲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美国《纽约邮报》等媒体5月1日报道,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的女儿菲比·盖茨在本周播出的一档播客节目中透露,自己的父亲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一种以社会交往异常、局限且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纽约邮报》称,22岁的菲比在节目中谈到,当她把男友带回家时,后者感觉有些“害怕”。“(这种情况)对别人来说可能很可怕,但对我来说却很有意思,因为我父亲实在不太擅长社交。就像他以前说过的,他有阿斯伯格综合征”。

比尔·盖茨(左)和菲比·盖茨 资料图 图源:美媒

不过,英国《独立报》提到,比尔·盖茨从未公开承认过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他在2025 年新出版的自传《源代码》中说,“如果我在当今社会长大,我可能会被诊断出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在我的童年时期,人们普遍不了解有些人的大脑处理信息方式与其他人不同”。

《独立报》称,直到20世纪80年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正式检测才被引入,而那时比尔·盖茨已经二三十岁了。报道补充说,比尔·盖茨今年2月接受美国Axios新闻网采访时表示,他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有所不同。他提到,大概在25年前,自己第一次被人说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我记得当时我心想,‘搞什么鬼?搞什么鬼?我可是经营着一家公司呢。’然后我意识到,事实上这可能是真的”,比尔·盖茨回忆说。

据专家介绍,阿斯伯格综合征与自闭症(即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核心症状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与孤独症相比,阿斯伯格综合征没有言语发育障碍和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不要模仿!以身试毒近18载 美国男子血液产生蛇毒抗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出于对毒蛇等有毒动物的着迷,美国男子蒂姆·弗里德在近18年时间里数百次向自己体内注射毒蛇毒液,并故意让毒蛇咬自己,希望以此对蛇毒免疫。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日报道,经专家检验,弗里德的方法似乎有用,其血液已对蛇毒液中的多种神经毒素产生免疫力。相关研究报告已刊载于最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

弗里德在位于威斯康星州的家中养了数十条毒蛇。最初,他提取少量蛇的毒液注射进自己体内,后来逐渐加大剂量,以期增强对蛇毒的耐受性,然后再让毒蛇咬自己。

弗里德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每次试验,并主动联系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介绍情况。他还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展示黑曼巴蛇、水眼镜蛇和太攀蛇等毒蛇在自己胳膊上留下的红肿咬痕。他最终受雇于加利福尼亚州生物制药企业Centivax,并向该企业捐赠了自己的40毫升血液。

这家企业与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弗里德的血液中发现了两种抗体,能够中和多种蛇毒。他们以这两种抗体和一种蛇毒阻断药物为基础,开发出一种抗蛇毒血清。在小鼠试验中,血清对19种毒蛇的蛇毒有效。

不过,相关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仍需数年才能开展人体试验。而且,目前的研究成果虽对黑曼巴蛇和眼镜蛇等蛇毒有效,但对响尾蛇的毒液依然无效。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1万人遭毒蛇咬后丧命。目前,一般使用马等大型哺乳动物被毒蛇咬后产生的含抗体血清来治疗,但此类血清只能针对特定蛇毒,且生产很慢,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研究人员特别告诫,蛇毒危险,不建议任何人模仿弗里德的行为。实际上,弗里德曾多次遇险,不仅被多次送往医院救治,还有一次中毒后不得不截掉部分手指。2018年差点丢掉性命后,弗里德最终放弃了以身试毒。不过,他的冰箱里至今仍装满蛇毒。

△2025年蒂姆·弗里德在加州一个实验室

 

 

 

中方向塞舌尔医院捐赠医疗物资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塔那那利佛4月30日电(记者凌馨)维多利亚消息:中国政府向塞舌尔当地医院捐赠医疗物资仪式29日在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举行。

中国驻塞舌尔大使林楠与塞舌尔卫生部长佩姬·维多共同出席捐赠仪式,并代表两国政府签署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塞工作议定书。

林楠在仪式上表示,中国援塞医疗队派遣40年来,共有19批中国医疗队为塞民众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获得广泛好评。中方愿与塞方在传统医药开发利用、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更广泛合作,切实造福两国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维多高度赞扬中国援塞医疗队在推动塞卫生健康事业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继续与中方加强卫生合作,深化两国人民友谊。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塞舌尔派遣医疗队。中国第19批援塞医疗队于2023年5月抵塞,开展援外医疗工作。

 

 

 

俄罗斯等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可修复牙表的抗菌新材料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莫斯科5月6日电(记者栾海)俄罗斯研究人员领衔的国际团队日前在英国《生物材料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牙科治疗新材料,可抑制有害菌并模拟牙齿表面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链球菌属等细菌能在牙齿上形成牙菌斑并引发表面损伤,目前一般使用含氟防护涂层预防龋齿,但清洁口腔时容易被洗掉。为应对这一问题,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医科大学和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聚二羟基喹啉和牙釉质的主要矿物成分纳米晶体羟基磷灰石研制出一种新的牙科治疗涂层材料。

试验显示,将含有上述两种成分的涂层材料涂抹到受损牙齿表面并等待约30分钟后,这种材料会凝固并形成分布均匀的薄层。在这一过程中,涂层材料中含有的纳米晶体羟基磷灰石成分会聚集和定向排列,并能模仿天然牙釉质的力学性能,达到与牙釉质近似的显微硬度值。

显微硬度是一种压入硬度,反映被测物体对抗另一硬物体压入的能力。研究人员介绍说,经扫描电子显微镜检验,这种涂层能紧密附着在牙釉质上并模拟牙齿表面的自然纹理,其显微硬度值仅比健康牙釉质低10%至20%。测试还显示,这种涂层材料能破坏链球菌属细菌的细胞,抑制其活性,阻碍牙菌斑形成。

研究论文主要作者帕维尔·谢列金说,这项研究开发的牙科生物仿生学技术同时展现出抗菌和固化作用,对于未来口腔临床应用具有较大潜力。下一阶段,研究团队将在模拟临床条件下研究新涂层的耐久性等。

 

 

 

武契奇目前健康状况稳定 短期内将暂停日常工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武契奇(资料图)

当地时间5月3日下午,塞尔维亚国防部军医管理局局长、心脏病专家德拉甘·丁契奇向媒体表示,总统武契奇目前健康状况稳定,但未来几天内难以全面恢复正常工作

丁契奇介绍,武契奇是在访美期间突感胸痛,症状虽短暂,但在场人员表示持续时间可能略长。武契奇随后自行服用了加强药物,约45分钟后美方医生到场检查时,其血压仍为165/98,说明事发时血压异常升高。武契奇虽接受了必要检查,但最终决定提前返国。

5月3日13时左右,武契奇抵达贝尔格莱德的军事医学院,经进一步检查后,医生团队确认其状况稳定并调整了治疗方案。预计他将在稍后出院,但短期内将继续接受医学观察并暂停日常工作

塞尔维亚卫生部长隆查尔也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总台记者 张颖)

 

 

 

超6000亿日元!日媒:日本医美市场规模超韩国,男性成“常客”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日本“财界在线”网站6日报道,日本的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元人民币)。该媒体称,令人意外的是,日本医美市场规模超过了被称为“整容大国”的韩国。日媒称,2023年韩国美容医疗市场规模约为23.8亿美元。

报道称,日本医美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之一是社交网络营造了一种开放的氛围。随着越来越多艺人或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承认自己接受过医美手术,普通人也不再对此感到羞耻。此外,医美技术发展也是推动日本市场扩大的原因之一。此前,整容手术通常要花费数十万至数百万日元不等,随着技术发展,如今很多医美小手术只需花费一两万日元。 

更有趣的是,日本男性如今也成为医美手术的“常客”。有接受医美手术的男性表示,去除胡须或色斑等小手术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帮他们找回自信。(李晓)

 

 

 

30年来首例死亡病例!“致命细菌”引发泰国公共卫生警报

来源:中国新闻社

 

据泰国媒体《曼谷邮报》2日报道,泰国当天报告了三十年来首例炭疽病死亡病例,当局发现穆达汉府数百人可能接触了这种致命细菌,引发了公共卫生警报。

穆达汉府卫生办公室主任纳隆当天表示,穆达汉府一名53岁男子因感染炭疽病死亡,死者和密切接触者均出现了手部皮肤病变和皮疹等症状。

该府还确诊了另一例炭疽病病例,该病人在感染前身体状况良好,目前尚未出现严重症状。纳隆说,该病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预计两周左右就能完全康复。

纳隆说,炭疽病由受感染的动物传播给人类,而不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附近的安纳乍能府、加拉信府和那空帕侬府目前已对可能出现的炭疽病感染保持警惕,并警告居民不要食用生牛肉。畜牧部门将对首例炭疽病暴发地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约1200头牛进行疫苗接种。

泰国上一次报告人类炭疽病病例是在2017年,当时有两人感染,但无人死亡。2000年曾记录了15例病例,同样没有死亡病例。

此次的死亡病例是泰国自1994年以来首例炭疽病死亡病例,当时有3人死于炭疽病。

 

 

 

柬埔寨启动“2025-2030年国家抗癌计划”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金边5月5日电 柬埔寨政府当地时间5日宣布启动“2025-2030年国家抗癌计划”,以应对全国癌症高发及高死亡率带来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影响柬埔寨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据柬媒援引官方统计数据报道,柬埔寨每年约有2万人罹患癌症,约1.4万人因此不幸死亡,癌症死亡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柬埔寨卫生部大臣秦拉5日在于金边举行的国家抗癌计划启动仪式上称,若不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未来15年癌症或将造成柬约21万人死亡。

据介绍,当天启动的“2025-2030年国家抗癌计划”由柬埔寨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别技术工作组共同制定,实施初期将动用国家部分财政资源,重点用于癌症防控体系的基础建设与能力提升。

该计划覆盖需求评估、癌症筛查、防治体系建设、公众教育、早期干预及基础设施配套等相关内容。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当天表示,政府已批准对一所专科医院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拨款,使之更好服务于国家癌症防治事业。

 

 

 

美博主印度卧铺旅行15小时后,因呼吸道严重感染入院治疗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白元

 

《印度快报》4日报道称,美国旅行博主尼克·马多克在印度火车旅行期间,因呼吸道严重感染入院治疗。这起事件再次将印度火车卫生问题推向舆论焦点。

马多克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发布的视频显示,他戴着氧气面罩接受治疗。他表示,不确定感染是由于15小时的卧铺火车旅行,还是在印度北方邦城市瓦拉纳西呼吸了大量“特殊气味”的空气所致,直言“自己的肺都要烤焦了”。他还将从印度瓦拉纳西到杰尔拜古里的这15小时火车经历,列为其过去6年旅途中最糟糕的经历之一。同时,马多克还分享了一段所乘火车卫生间的实拍视频,画面显示车厢卫生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并配文称“他当时还不知道72小时后会因呼吸道感染住院”。

马多克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发布的视频显示,他戴着氧气面罩接受治疗。图源:印媒

视频一经发布,立即在社交平台引起热议,不少印度网民纷纷在评论区留言。部分网民质疑事件真实性,称“印度超14亿人口中,每日有上亿人次乘坐火车,从未听说过类似事件”。更有网民将马多克住院归咎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导致感染,应该怪自己”。但也有网民提醒马多克多加小心,表示“印度本地人通常都不选择卧铺”。面对诸多争议,马多克回应称:“从事旅行分享多年,从未因视频内容遭遇如此强烈的负面回应。很多印度人仍难以接受印度火车存在严重卫生问题的现实。”印度火车卫生问题已存在多年,当地一份民调显示,68%的受访者不满意印度火车的卫生状况。此外,外国游客吐槽印度火车也已是家常便饭。《印度斯坦时报》近日报道称,一法国旅行博主在印度乘坐火车旅行46个小时后,公开表示“无法忍受车厢内的肮脏、吵闹,精神近乎崩溃”。此前,一名美国游客在Instagram上分享了印度火车卫生间“脏乱差”的视频,结果竟遭大批印度网民网暴,声称其“期望太高”,并嘲讽该游客“花70卢比(约合6元人民币)却想享受五星级酒店的待遇”。

 

 

 

近东救济工程处:加沙超6.6万名儿童严重营养不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6日发表声明称,由于以色列关闭过境点并阻止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地带长达两个多月,该地带超过66000名儿童严重营养不良,“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每两三天只能吃到一顿饭”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近期表示,以军今年3月关闭了通往加沙地带的过境点,禁止食品、救援物资、医疗援助进入,当地人道主义状况严重恶化。由于以军的连续封锁,该地带因饥饿和严重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已上升至57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儿童、病人和老人。该办公室表示死亡人数可能还会增加。(总台记者 李享)

 

 

 

第20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在当地开展义诊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雅温得5月2日电(记者王泽)班吉消息:第20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1日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的SOS儿童村开展义诊活动,为当地儿童和工作人员提供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

当天,医疗队为儿童村90名儿童和10余名工作人员开展了涵盖内科、外科、眼科和超声等多科室的体检以及营养评估,并针对常见疾病提供诊疗。医疗队还教授了儿童七步洗手法、眼保健操、健康操及外伤包扎等技能。

中非SOS儿童村自1992年在班吉创建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困境儿童提供家庭关怀。医疗队向儿童村捐赠了一批文具、足球和医疗卫生用品。SOS儿童村负责人里夏尔·恩加杜姆表示,感谢中国医疗队来到SOS儿童村,帮助这里的孩子们。这些礼物将伴随孩子们成长,而医生们的仁心更让他们看到世界的善意。

第20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长王赓歌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医疗队将持续支持中非公共卫生事业,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据介绍,自1978年以来,中国浙江省已先后向中非共和国派出20批医疗队,共计299人次。中国医疗队所在的班吉友谊医院是中非共和国重要的医疗机构,中国医生用仁心仁术持续服务当地民众,赢得广泛赞誉。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