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旨在通过选拔一批中医药专业水平高、传承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巴渝青年岐黄学者,支持其发挥专业优势深化研修学习,开拓视野,提升能力,成长为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或开展创新性研究的中医药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一批中医药领军人才和冲刺国家级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据了解,巴渝青年岐黄学者分为临床型、科研型2个类别,临床型定位为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青年拔尖人才,科研型定位主要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中医药科研为主的青年拔尖人才。
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印发《重庆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关于印发加强新时代重庆中医药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实施“巴渝岐黄工程”,优化中医药人才结构,加强中医药优秀人才储备,构建了以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基层名中医为主体的中医临床型人才体系,以巴渝岐黄学者、巴渝青年岐黄学者为主体的学术科研型中医药人才体系,加快建设与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附件
(按姓氏笔画排序)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类型 |
1 | 邓 潇 | 潼南区中医院 | 临床型 |
2 | 白 燕 | 重庆医科大学 | 科研型 |
3 | 朱丰林 | 重庆市中医院 | 临床型 |
4 | 刘绍永 | 重大附属肿瘤医院 | 临床型 |
5 | 刘 霞 | 重庆市中医院 | 科研型 |
6 | 齐红艺 | 西南大学 | 科研型 |
7 | 牟方政 | 重大附属三峡医院 | 临床型 |
8 | 杜旭勤 | 重庆中医药学院 | 科研型 |
9 | 李国兵 |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科研型 |
10 | 李艳艳 | 重庆市中医院 | 临床型 |
11 | 肖玉娟 | 重庆市中医院 | 科研型 |
12 | 吴 振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科研型 |
13 | 邱菊辉 | 重庆大学 | 科研型 |
14 | 余 敏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 临床型 |
医院重庆医院 | |||
(重庆市北碚中医院) | |||
15 | 邹庆华 |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临床型 |
16 | 张玉笛 | 重庆中医药学院 | 临床型 |
17 | 张起辉 | 重庆大学 | 科研型 |
18 | 张 桢 | 重庆市中医院 | 临床型 |
19 | 张 敏 | 重庆大学 | 科研型 |
20 | 张 锋 | 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 | 临床型 |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 | |||
21 | 张 霄 | 西南大学 | 科研型 |
22 | 陈 怡 | 重庆中医药学院 | 科研型 |
23 | 郭延垒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科研型 |
24 | 唐昭荣 | 重庆市中医院 | 临床型 |
25 | 黄 祎 | 重庆市中医院 | 临床型 |
26 | 黄思琴 | 重庆中医药学院 | 临床型 |
27 | 程建华 | 开州区中医院 | 临床型 |
28 | 曾 丽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临床型 |
29 | 竭 航 |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 科研型 |
30 | 魏江平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科研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