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左)带领小学生用中药材制作贴画作品。吴天涵摄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医精神
青年志愿者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乐安县牛田镇湖坪村红军标语博物馆,学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乐安宜黄战役、大湖坪整编等红色历史。从一张张老照片中感受峥嵘岁月的历史烽烟,从一幅幅红军标语中感受红医前辈砥砺奋斗的铿锵步伐。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不断强化“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在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中书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乐安县流坑村中心小学,开展“重温红医故事,传承红医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引领孩子们重温了在土地革命时期,湘赣苏区医务工作者们在医疗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利用中医药资源及时有效医治红军伤病员的故事,宣传中医药在革命时期发挥的独特作用和无私奉献的红医精神,在孩子们心里种下投身中医药事业的种子。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兴致盎然,好几名孩子纷纷表示:“中医药太神奇了,我长大了也要学中医,学好医术治病救人!”
义诊进乡村,为民服务暖人心
为涵养中医为民情怀,向村民们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知识和理念,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携带中医诊疗物资,前往牛田镇流坑村医疗服务点开展义诊。
问诊组认真聆听患者陈述病情,四诊合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养生保健及生活建议,并耐心解答患者咨询的问题,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健康指导。
针灸推拿组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法,为患者快速理疗,改善肢体关节不适,并教患者了解日常保健穴位及艾灸、推拿知识。
穴位贴敷组热情宣讲三伏贴的应用知识,现场调配贴敷材料,针对患者病情选取穴位进行贴敷,以调节改善阳虚体质,抵御邪气入侵。
医疗保健组在现场开展刮痧、拔罐、艾灸、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宣讲普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并手把手教授了一些简单实用的自我保健方法,让村民们亲身体验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开展中医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桑蚕养殖是牛田镇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产业。志愿者们走进产业基地,负责人介绍了桑树从种植到采摘,蚕种从孵化到饲养、再到收丝加工的养殖加工全过程。志愿者们还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当地桑茶、养蜂、制酒、蚕丝被制作等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同时运用所学的中医药知识,向基地工作人员讲解了桑叶、桑枝、桑葚的药用功效,并提出了种植建议。
古人防治疾病强调食疗为先、药疗其后。志愿者们来到村委会开展“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养生科普活动,向村民们推介了适合夏日食用的食材,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调养方法。
活动现场,志愿者还亲手制作酸梅汤,村民们一碗接一碗地品尝,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关爱儿童健康,厚植中医情怀
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传承中医药文化,是“江中医”青年志愿者的初心使命。在乐安县流坑中心小学,一场名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传承国粹润童心”的主题活动正在生动温馨地开展。
青年志愿者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小学生们讲解了中草药的生长识别、药用价值和作用功效,孩子们通过望、闻、触等方式,对中草药有了生动直观的认识。“姐姐,这种是什么药呀,它的味道好奇怪啊!”“这种根部有一圈圈纹路的中药叫什么名字呀?”……在志愿者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还用中药材做画笔,精心完成了自己的贴画作品。
志愿者们还在学校操场上带领小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功法“八部金刚功”。有的队员带练示范,有的队员鼓励陪练,帮助孩子们把每一个动作做得标准到位。“对,手再伸直一些,膝盖向前弯曲,保持弓步站稳……”孩子们认真跟练,一丝不苟。家长们不由感慨:“平时孩子在家里总是玩手机,不爱运动,没想到今天练八部金刚功练得这么认真,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功法真是好东西啊!”
此外,志愿者们还开展了防溺水和预防校园欺凌的安全教育,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勉励他们勤奋学习,锻炼身体,健康成长。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党委将锚定“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以此次“三下乡”活动为新的契机,组织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青年志愿者活动,鼓励“江中医”青年心系国家民族,展现青春朝气,以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在伟大时代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