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环球健康资讯 —— 2023年10月11日
来源:世界传统医药网 2023-10-11 [医疗] [医疗资讯]

环球健康资讯汇总 2023年 第41周

 

 

本网站定期更新环球健康新闻资讯,欢迎关注首页以阅读最新文章。

WWW.TMBOS.COM

 

 

 

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在海南开启接种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 赖书闻)“周边亲友许多人得过带状疱疹,都说得了这个病太疼了,非常遭罪。”9月19日上午,国内首个适用于40岁及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完成全省首针接种,标志着备受瞩目的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在海南省接种正式启动,68岁的卓先生完成接种,他也是海南省首个国产带状疱疹疫苗接种者。

目前,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已在海南省秀英区和三亚市完成首针接种,陆续在该省各区县实现供应。广大适龄人群在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即可接种国产带状疱疹疫苗。

“不论是否明确得过水痘或带状疱疹,均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陈碧玉介绍,这个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数据表明90%以上成人体内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目前带状疱疹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国产带状疱疹疫苗的上市,不仅打破了依赖进口的现状,更将适用人群扩大至40岁以上。

 

 

 

只需半滴血  超灵敏血检可量化“泛癌”生物标志物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哈佛大学怀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官网6日消息,由该所和美国医疗机构麻总百瀚(MGB)、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超灵敏的血液测试方法,可检测多种常见癌症的高度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微量水平,每次检测只需半滴血(25微升)即可。该方法在癌症早期检测和疾病监测方面很有前景,并可能与其他工具结合,用于检测、风险分析和治疗。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的《癌症发现》杂志上。

癌症生物标记物检测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可在多种癌症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到微量的泛癌症生物标记物。

研究利用了新开发的单分子检测技术。这项测试旨在检测一种名为ORF1p的蛋白,这是一种转座元件蛋白,已知存在于多种癌症中,但不存在于相应的正常组织中,它可能与癌症致命性的风险程度相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灵敏、准确的测试方法来检测ORF1p。

实验中,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改进和患者样本的迭代,测试了不同类型癌症(包括卵巢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液样本。他们发现,这种超灵敏评估工具能够对癌症患者血液样本中的ORF1p进行定量检测。对来自不同疾病阶段患者的约200例结肠癌和75例食道癌活检组织样本的研究显示,ORF1p组织表达在癌症和高危前驱病变中普遍存在。这表明,ORF1p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癌症生物标志物。

这种工具可与其他测试方法一起使用,以改进整体早期检测结果,未来其将允许医生实时监测患者对癌症治疗的反应,在需要时进行调整。

 

 

 

世卫组织:气温升高将使登革热在十年内成为美欧南部主要威胁

来源:澎湃新闻

 

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科学家说,因为气温升高为携带病毒的蚊子创造了传播条件,登革热将在十年内成为美国南部、欧洲南部和非洲新地区的主要威胁。

登革热长期以来一直是亚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的祸害,估计每年夺走2万条人命。自2000年以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了八倍,主要是气候变化、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加速所导致的。

由于新冠疫情,许多登革热病例在过去几年并没有记录,但在2022年,全球报告了420万起登革热病例,公共卫生官员预计今年的传播水平将接近破纪录的水平。孟加拉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至今已有1000多人死于登革热。

今年5月加入世卫组织的传染病专家法勒(Jeremy Farrar)说:“我们需要更积极地讨论登革热问题。我们需要切实确保各国做好准备,使它们能够应对未来在许多大城市面临的额外压力。”

法勒说,这种疾病料将在美国、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流行”起来,并成为一种地方性流行病。登革热现已在这些地区局部性传播,因为全球变暖使一些新的地方适合传播蚊子携带的这种病毒。这将对许多国家的医院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

他说:“登革热的临床护理是非常吃力的,需要很高的护士病人比例。当这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个大问题时,我会非常担心。”

尽管登革热有疫苗可用,但目前并没有针对登革热的具体治疗方法。本周早些时候,世卫建议登革热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的地区为6岁至16岁儿童及青少年接种武田药品(Takeda Pharmaceuticals)的Qdenga疫苗。

登革热是一种热带地区的流行疾病,症状包括高烧、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疼痛,最严重情况会导致出血,甚至死亡。

 

 

 

美国多地报告本土疟疾病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阿肯色州日前报告了该州首例本土疟疾病例。今年以来,美国已有4个州确认至少10例本土疟疾病例。这是近20年来美国再度发现本土疟疾病例。

据阿肯色州公共卫生部门日前通报,该州萨林县发现一例本土疟疾病例,患者无境外旅行史。这是阿肯色州目前唯一已知的本土疟疾病例,该州今年还发现5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

今年以来,美国还有3个州报告了本土疟疾病例,其中佛罗里达州7例,得克萨斯州1例,马里兰州1例。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介绍,美国上一次发现本土疟疾病例是在2003年,当时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有8人感染。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疟疾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寒战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据美疾控中心网站介绍,美国大多数疟疾病例为输入性病例,从疟疾流行的国家传入。新冠疫情前,美国每年报告约2000例疟疾病例,其中包括5例至10例死亡病例。

美疾控中心表示,在美国本土感染疟疾的风险仍然很低。快速、准确地诊断疟疾对于及时治疗患者、防止进一步社区传播至关重要。

 

 

 

心脏病成美国人第一大死因:种族差异明显 非裔受影响更严重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10月7日电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10月5日报道,USAFacts机构当日发布一份报告,该报告分析了2021年美国人的主要死因,并发现不同族裔存在明显差异。

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共有346万人死亡,排名前三的死亡原因是心脏病、癌症和新冠。死亡人数较上一年总体上升了2.4%,从202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346万人。报告称,2021年阿尔茨海默病死亡人数增加了88%,而意外伤害死亡人数增加了83%。

报告还称,不同族裔的主要死因存在差异。非裔美国人的心脏病和高血压发病率较高。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更有可能遭受意外伤害、慢性肝病、肝硬化和糖尿病。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岛民的糖尿病发病率较高。(海外网 刘强 实习生 董悦梁)

 

 

 

美国罢工潮持续:连锁药店员工计划罢工三天 抗议工作条件恶劣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10月7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0月6日报道,美国两家连锁药店的员工表示,计划在全美范围内举行一系列罢工,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

一名罢工计划的组织者表示,包括药剂师、技术人员和支持人员等在内的药店员工,计划在10月9日至11日举行罢工。一些员工计划罢工一天,而另一些人则计划罢工三天。沃尔格林药房的一名员工兼罢工组织者表示,在全美约9000家沃尔格林药店中,有500多家的员工表示会参与罢工。

美国罢工浪潮持续蔓延。10月4日起,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展开为期3天的罢工,这是美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医疗人员罢工行动。由于通胀高企、劳动力短缺以及分配不均等问题,今年以来,美国包括影视、制造业在内的多个行业爆发了大规模罢工,给美国经济造成冲击,也给美国民众带来了诸多不便。(海外网/李芳)

 

 

 

“把数百万受害公民生活变成噩梦”!臭虫恐慌席卷法国,多国跟着紧张

来源:环球网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4日,法国巴黎,害虫控制技术人员Lucas Pradalier在巴黎的一间公寓里寻找臭虫。法国政府被迫介入,以平息这个国家对臭虫日益增加的担忧。(视觉中国)

法媒称,在国内,近期越来越多公共场所报告的臭虫案例令人们担忧。尽管前几天巴黎地铁和法国国家铁路公司还表示没有发现,但据《费加罗报》报道,6日,在往返巴黎和拉罗谢尔的高铁上,一名乘客发现一只臭虫爬到了座位前的桌板上。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近几周,法国各地害虫防治公司表示驱除臭虫的订单大幅增加。电影院、火车、医院和学校等也出现了臭虫报告。6日,法国教育部表示,除已关闭的7所学校外,另外还有十余所学校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现了臭虫。

臭虫又名床虱,主要以人类血液为食,通常在夜间活动,藏在床垫或弹簧床中,并通过衣服和行李运输流动迁徙。尽管人们对其叮咬的反应不同,但多数表现为皮肤红肿且发痒。法国《世界报》称,在过去几年里,1/10的法国家庭都遭遇了臭虫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本周,法国议员马蒂尔德·帕诺站在法国国民议会上挥舞着装有臭虫的小玻璃瓶,称它们“把数百万受害公民的生活变成了一场噩梦”。她说,法国人为此睡眠不足,处于一种疑神疑鬼的状态,人们变得社交孤立,“一股恐慌浪潮席卷了整个国家”。

随着人们对臭虫的关注增加,法国政府担忧巴黎形象受到损害,令该国旅游业蒙尘。为此,法国卫生部、经济部和交通部的高级官员于6日举行会议,研讨消除臭虫的行动计划。法国交通部部长博纳日前表示,政府希望防止臭虫相关话题破坏奥运会气氛,宣布将进行一次春季大扫除,确保法国公共交通系统在奥运会前得到妥善处理。

然而,由于臭虫的控制成本很高,除虫方案可能“难产”。《世界报》援引法国食品、环境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局的一份报告称,要除掉臭虫,所有法国家庭共计每年需要花费2.3亿欧元。

与法国交通往来频繁的国家表示担忧。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门先后宣布采取措施预防臭虫入侵的风险。黎巴嫩961新闻网报道称,由于法黎之间航空联系密切,臭虫对黎巴嫩构成了潜在威胁。英国《卫报》称,本周,“臭虫”在英国谷歌上的搜索量激增,火车和街道上的紧张情绪也在蔓延,尤其是在伦敦——每天有15列“欧洲之星”列车从巴黎直达该市。伦敦交通局发表声明称,伦敦并未爆发臭虫危机,该部门将继续对交通网络进行监控和“严格”清洁。“欧洲之星”日前表示,正在迅速采取行动,防止臭虫侵扰火车。

 

 

 

香港 流感未到顶仍有上升趋势

来源:on.cc東網

 

流感个案增加,当中重症占比亦有上升趋势,甚至有儿童死亡个案。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流感在今年8月中开始高峰期,确诊比例基数超过9.2,上周确诊样本仍有14.8%,可见仍有上升趋势,不过认为未触及顶点。他又指口罩令解除和航空交通复常后,流感高峰的时间已经乱了,以往本港4至6月较少爆发流感,但今年却出现,仍需时间观察是否会导致大爆发。

许树昌今日(8日)在电视节目称,无法准确预测未来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但X3N2病毒株对长者的杀伤力较高,而H1N1病毒株有机会导致儿童出现脑炎或其他严重迸发症。许续指,流感疫苗的保护率平均为4至6成,除非出现大型转变,抗原漂移,否则疫苗仍有一定保护力;接种疫苗后需时一至两周产生抗体,而保护效力为6个月,通常会在11至12月接种疫苗,现时接种疫苗是为预防来年1至3月的较大型冬季流感爆发。

 

 

 

港大学者研发抗生素新药 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做临床试验

来源:on.cc東網

 

香港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李学臣及其研究团队,历时10年研发抗生素新药“咔喏霉素(Kynomycin)”,刚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作临床试验。

“咔喏霉素”主要针对细菌导致的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新型抗生素经过1期、2期及3期临床试验,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审批通过后可生产上市。新药的专利已由港大技术转移处经港大全资子公司港大科桥有限公司,授权于一所内地药业公司。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经常导致急诊就诊和住院。随着临床耐多药菌株不断出现,细菌病原体开始产生耐药性,治疗选择愈来愈有限。李的团队以提高环脂肽类抗菌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爲研究目标,为临床药物提供一种新选择。

李的研究领域涉及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和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创新性的合成方法开发到生物学研究,旨在开发新型治疗药物。他于今年5月荣获中国化学会颁授糖化学贡献奖,表彰其在糖基化蛋白质和细菌复杂多糖的精准化学合成、化学生物学研究及其糖疫苗的研究上的开创性贡献。他亦获得2023/24年度研究资助局的高级研究学者计划资助,继续开展化学合成蛋白质及其应用的研究。

 

 

 

 

日本医疗机构出现“药品荒”:咳嗽药、退烧镇痛剂短缺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10月7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6日报道,日本医师会当天公布了该机构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日本九成可开处方药的医疗机构表示药品不足。

日本医师会问卷调查于8月至9月末实施,日本6773家医疗机构参与统计。结果显示,90.2%可在本院开处方药的医疗机构称“有药品很难获取”。74.0%拿其它医院的处方可来开药的医疗机构称“药房表示过药品存货不足”。具体来看,医院缺的药主要为止咳、止痰药及退烧镇痛剂等。

日本医师会常任理事宫川政昭表示,日本的一线医疗机构“真的陷入窘境”。他呼吁医药厂商增加产量。(海外网 王珊宁)

 

 

 

日媒: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口附近再次检出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京电力公司(东电)当地时间8日发布消息称,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口附近采集的海水中,再次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氚。

东电称,在7日采集的海水中,检测到了浓度为每升9.4贝克勒尔的放射性物质氚。这是继8月31日采集的样本之后,第2次在常规精度检测中检出了氚。

据东电介绍,检出氚的是核电站方圆3公里范围内10个采集点中,距离排放口最近一处的海水。8月31日的样本检出的浓度为每升10贝克勒尔。

据此前报道,尽管排海决定遭到日本国内外强烈反对,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仍于8月24日启动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排海,第一轮排海于9月11日结束。第二轮排海于10月5日启动,计划排出大约7800吨核污染水,预计将持续17天。

 

 

 

已有9人死亡!感染病例436例!泰国紧急提醒,勿食用生猪肉

来源:央视财经  总台记者:李敏

 

据泰国媒体8日报道,今年1月至9月,泰国已发现猪链球菌感染病例436例,其中死亡9例。

感染猪链球菌的主要原因是食用未经煮熟的猪肉、猪血和猪内脏,另一部分原因是感染者有伤口接触了带有病菌的猪肉。感染后会出现急性高烧、头痛、发冷、神志不清等症状。泰国相关部门提醒民众勿食用生猪肉。

 

 

 

越南通报26例登革热死亡病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越南卫生部门10月6日发布消息称,自今年年初以来,越南共记录了93814宗登革热病例,其中26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感染人数下降了58.9%,死亡人数下降了91例。

但是与越南其他地区的情况相反,首都河内的登革热感染人数却出现快速增长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从年初至今已有超过15300人感染登革热,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已有三名患者死于该病。

河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仅本周就记录了近2600例登革热感染病例,是上个月第一周的1.5倍,并补充说,所有30个区镇均报告了感染病例。

越南卫生专家指出,河内市疫情暴发符合整个地区的总体流行趋势。(总台记者 王宇)

 

 

 

世卫组织:印度未再发现尼帕病毒新病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科泽科德地区上月中旬报告两例尼帕病毒死亡病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说法,自9月15日以来,印度没有发现更多新病例。

世卫组织10月3日说,印度卫生部门9月12日以来对387例样本进行检测,其中9月12日至15日确诊6例尼帕病毒感染病例,9月15日起未发现更多病例。

△当地时间9月16日,印度喀拉拉邦,一名穿着防护装备的卫生工作者正在处理尼帕病毒隔离中心的垃圾。

截至9月27日,印度追踪到确诊病例的接触者1288名,包括高风险接触者和医护人员。这些人已接受为期21天的隔离和健康监测。

世卫组织说,除首例病例感染来源不明,其余病例都是首名感染者在家中或医院的接触者。

尼帕病毒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018年需要关注的10种潜在高危传染病之一。这种病毒能攻击人和动物的肺部和大脑,症状包括发烧、头疼、嗜睡、昏迷、意识模糊,感染这种病毒的人和动物的死亡率分别高达75%和60%。

世卫组织说,这是自2001年以来印度第6次暴发尼帕病毒疫情。

喀拉拉邦科泽科德地区多次暴发尼帕病毒疫情,其中2018年疫情导致21人死亡。

尼帕病毒1998年首次在马来西亚被发现,感染者主要是养猪户和与动物有密切接触的人。据世卫组织介绍,这种病毒潜伏期4至14天不等,最长可达45天。

目前并无专门针对尼帕病毒的疫苗和有效疗法。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