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新冠病毒感染环球资讯汇总---1月4日
来源:世界传统医药网 2023-01-04 [医疗] [医疗资讯]

全球疫情数据

 

http://www.tmbos.com/uploads/66/f0f5886b1a067024155951e9d2498a.jpg

 

本网站定期更新新冠肺炎疫情新闻资讯,欢迎关注首页以获得最新文章。

WWW.TMBOS.COM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   (2023/1/3)

 

 

 

“新冠特效药”效果如何?需要囤吗?详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经过近阶段的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治疗,“特效药”使用效果如何?有没有必要备一些“特效药”?针对网友关心的问题,《新闻1+1》连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进行解读。

康焰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实际上没有“特效药”。在国家救治方案中,推荐两种对抗病毒药,一种是进口的辉瑞小分子药物,一种是国产的阿兹夫定。这两种药物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阻碍病毒复制的作用,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转为重症的风险。2022年在吉林初期使用小分子药物时,能够看到患者的转阴时间有所缩短

但要注意,这两种药物有相应的基本使用条件,只适用于特定人群:

发病时间早,患者有向重症和危重症转化的进展趋势;

有一定的肝肾副作用,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服用基础疾病治疗药物时,会产生一些药物的配伍禁忌。

康焰建议,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才能达到药物利大于弊的作用。在家备药自行使用,有一定风险性

 

 

 

元旦假期5271.34万人次出游,“阳康”疗愈游火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作为“新十条”政策发布后的第一个假期,2023元旦假期的旅游有啥不一样?

2023年1月1日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人们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迎接新年。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元旦假期出游人次实现正增长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跨省游恢复等多重利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出游欲望,助推元旦旅游人次实现正增长。跟2022年最后一个假期国庆节相比,当时国庆7天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减少18.2%。

中远程旅游稳步复苏

中远程旅游稳步复苏,长三角、珠三角成为西南、西北、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客源地,三亚、西双版纳、昆明、厦门等地成为北京和东北三省游客“避寒跨年”主要旅游目的地。

携程数据显示,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人口流动显著释放消费潜力,跨年经济带动全国旅游迅速升温。

今年元旦假期,同程旅行酒店、用车等异地订单占比均有明显提升。酒店订单中,异地订单从去年同期的51.3%上涨至67.6%。跨城用车订单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10.8%提升至今年的22.7%。元旦假期订单量排名前十的民航航线分别是上海-昆明、深圳-成都、深圳-重庆、上海-成都、广州-重庆、杭州-昆明、温州-贵阳、成都-深圳、杭州-贵阳、广州-成都。

图为游客体验雪道速滑项目。 王斌银 摄

 

冰雪旅游、主题乐园热度高

元旦期间,城市周边游、近程游、休闲游仍是主流,冰雪、温泉、逛乐园、游湖、露营、围炉煮茶、酒店剧本杀、街区休闲、古镇漫游、看烟花、登山等高品质玩乐体验受到年轻人青睐。

北京圆明园、颐和园、紫竹院、什刹海等同步启动假期冰场或雪场活动,吸引不少亲子家庭前往体验。东北冰雪大世界、亚布力、长白山、中国雪乡、“北极”漠河等经典冰雪旅游目的地吸引不少游客体验冰天雪地别样乐趣。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假期期间,国内“冰雪旅游”相关搜索量环比上涨179%,北京什刹海冰场成为假期最热门的冰雪旅游景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也是人们体验冰雪乐趣的热门选择。

疫情期间经历多次停业和重开的主题公园也在元旦假期迎来了客流高峰。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成为元旦假期最热门的主题公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北京环球度假区分别位列主题公园榜单的第二、三名。

图为游客在三亚后海皇后湾体验冲浪。 骆云飞 摄

 

“阳康”疗愈游火了

据公开报道,元旦前夕,部分城市疫情已过感染高峰。这些城市“阳康”们也陆续以旅行犒劳自己,旅游消费势头增强。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南京、西安、武汉是元旦出游热度最高城市TOP10。

而“疗愈游”成为“阳康”们的最爱。体现在目的地上,气候温润、阳光充足的南方和海岛城市较往年热度更胜一筹。三亚、珠海、西双版纳、大理、厦门、海口、腾冲、北海等城市热度飙升 ,这些目的地的携程机票预订量增幅均超过一成,其中抵达西双版纳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71%,增幅第一。

酒店价格也水涨船高。根据携程平台数据,元旦西双版纳酒店均价为804元,价格涨幅最高,达到1.7倍;大理涨幅次之,为36%,均价为601元;近期大火的三亚也成为住宿最供不应求的城市之一,价格涨幅近三成,酒店均价最高,达到1553元。三亚近期酒店房间几乎售罄也登上了热搜。

途家民宿数据显示,元旦期间全国连住订单占比增加341%。其中西双版纳、西安、大理州、三亚、北海等气温相对温暖的城市,3天以上入住的民宿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6倍以上。

同程研究院分析认为,2023年元旦假期,部分目的地的市场恢复超过预期,显示了国内游客的出游信心的快速修复,也为2023年的旅游市场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完)

 

 

 

虚伪!某些嚷嚷着要中国“放开”的国家,现在却限制起中国人来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去年底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经济社会秩序加速恢复,国际社会普遍表示欢迎,认为这对全球经济是个积极提振。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那些嚷嚷着要中国“放开”的国家,现在又开始搞事情了。它们以中国国内疫情形势“可能会突变出新毒株”为由,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限制入境政策。

《华盛顿邮报》文章截图

“毫无意义”——《华盛顿邮报》近日援引多名流行病学专家的话批评说,美国政府的决定“不科学、不合理,方向错误”。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某些国家又一次集体政治表演,又一次想把疫情的锅甩给中国,以遏制和孤立中国。

从科学上说,中国当前流行的毒株以BA.5.2、BF.7为主,之前已经在世界各地传播。这意味着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新毒株,限制中国旅客入境有何意义?世卫组织流行病学家玛丽亚·范·科克霍夫就指出,目前已经有超过500个亚系奥密克戎在全球传播。《华盛顿邮报》称,“奥密克戎一个新后代XBB.1.5正在纽约和美国东北部地区流行。”多国卫生健康专家都认为,没有必要对中国旅客实行入境限制措施。一些欧美国家的相关规定既缺乏科学依据,又不顾防疫事实,从效果看更是没用。

从合理性上看,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疫情形势出现新变化。中国在医疗救治、病原检测、疫苗接种等能力持续提升的基础上,因时因势主动优化防疫举措,及时而必要。从全球范围看,各国调整防疫政策时都会经历适应期,中国防疫政策“换挡”也不例外。在全球大部分国家放宽防疫措施的背景下,某些国家为何只将中国作为重点防范对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流行病学专家杰弗里·沙曼认为,这么做“没有道理”。欧洲疾控中心表示,对来自中国的旅客进行新冠检测是“不合理的”。

人们清楚记得,三年来美国等一些国家对中国防疫政策的态度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始终把防疫当政治牌打。当中国采取严格防疫政策、有力保护了本国人民健康和安全时,一些欧美国家说三道四,不停嚷着要中国“放开”,否则就是没有自由和人权。而当中国根据疫情变化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之后,某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又开始宣扬中国疫情“威胁”他国防疫,并出台违背事实、违背科学的入境限制政策。这种双标做法何其虚伪!

看来,在欧美一些人的政治逻辑里,无论中国“放开”或是“不放开”,怎么做都不对。他们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表现,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拙劣的政治表演妄图制造新一轮的分裂和对抗,将对全球早日走出疫情阴霾造成重大阻碍。

当前,中国处于防疫政策调整期,虽然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疫情形势总体可控,各地经济迅速复苏,社会活力正在释放,曙光就在前头。特别是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方便中外人员往来的举措,受到很多国家欢迎。

“三年了,神奇泰国等你们三年了!”各国旅游局和驻华大使馆纷纷发微博向中国游客发出邀请。这才是世界的主流声音。某些国家政治抗疫的老把戏不会有市场,世界期待更多团结合作的力量。

 

 

 

国产新冠口服药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比Paxlovid临床恢复时间更短、安全顾虑更少

来源:环球网

 

12月29日,全球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君实生物旗下的口服核苷类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VV116(JT001)对比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药物(PAXLOVID)用于伴有进展为重度包括死亡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早期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5341609)成果。这是NEJM发表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创新药临床试验。

该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牵头开展,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首个针对中国COVID-19患者开展的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药物“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主要终点达到设计的非劣效终点,相比PAXLOVID,VV116组的临床恢复时间更短,安全性方面的顾虑更少。

研究发表截图 来源:NEJM官网

据悉,VV116是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抑制SARS-CoV-2复制。临床前研究显示,VV116对新冠病毒原始株和已知突变株都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并在I期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一项初步的小规模研究证实,与常规治疗相比,在SARS-CoV-2首次检测为阳性后5天内接受VV116治疗的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更短。

此次发表为一项多中心、单盲(研究者保持盲态)、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NCT05341609),于2022年4月4日至5月2日期间,在上海的7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联合开展,共纳入822例确诊为伴有进展高风险的轻度至中度COVID-19成人患者,按照1:1的比例被分配至VV116组和PAXLOVID组。最终,共有771例(全分析集,FAS)患者接受了VV116(n=384)或PAXLOVID(n=387)的治疗。

其中,FAS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岁(范围:18~94),女性占比50.2%,轻症患者占比92.1%,75.7%的患者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或接种过加强针,77.3%的患者在症状出现5天内接受了VV116或PAXLOVID治疗。患者中最常见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37.7%)、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35.1%)、肥胖或超重BMI≥25(32.9%)、目前吸烟(12.5%)和糖尿病(10.1%)。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从随机至持续临床恢复的时间,风险比(HR)两侧95%置信区间(CI)下限>0.8定义为非劣效性。次要疗效终点包括截至第28天进展为重度/危重COVID-19或全因死亡的患者比例,COVID-19相关症状评分和WHO临床进展量表评分变化、至持续症状消失的时间、SARS-CoV-2核酸阴性时间等。安全性终点包括不良事件(AE)和严重不良事件(SAE)情况。

根据最终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8月18日),在FAS人群中,VV116与PAXLOVID在“至持续临床恢复的时间”达到非劣效(HR=1.17,95%CI:1.02~1.36),且VV116组比PAXLOVID组的中位恢复时间更短(4天 vs. 5天)。

FAS人群的至持续临床恢复时间最终分析结果

VV116组和PAXLOVID组在“至持续症状消失的时间”、“至首次SARS-CoV-2核酸阴性时间”方面表现类似,中位时间均为7天。在每一个预设时间点(第5、7、10、14、28天),VV116组症状缓解的患者比例均高于PAXLOVID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进展为重度/危重COVID-19或死亡。

此外,本研究中约3/4的患者曾接种过新冠疫苗,而此类患者在大多数的研究中会被排除在外,亚组分析结果显示,VV116和PAXLOVID在接种或未接种疫苗人群中的治疗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在安全性方面,VV116比PAXLOVID的安全性顾虑更少。VV116组的AE发生率低于PAXLOVID组(所有级别的AE:67.4% vs. 77.3%,3或4级AE:2.6% vs. 5.7%)。值得注意的是,PAXLOVID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而VV116不会抑制或诱导主要药物代谢酶,或者抑制主要药物转运蛋白,因此与合并用药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小。

此次发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皋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徐懿萍教授、谢青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曹竹君、高卫益、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包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冯海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梅舒雅作为共同第一作者。

赵任教授表示:“感谢患者和研究团队的支持,让我们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临床研究,并获得国际顶尖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该研究不仅为全球抗新冠小分子药物的两条主流开发路线‘RdRp抑制剂’和‘3CL蛋白酶抑制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更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抗新冠口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与PAXLOVID相当。”

君实生物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博士表示:“当前,疫情防控依旧充满挑战,尤其是伴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治疗,现有疗法在适用人群广度、可及性等方面亟待提升。该项研究在NEJM的发表,证明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专家、中国制药企业共同主导的药物的临床开发,无论是试验设计、试验质量、还是试验结果,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我们正在持续投入VV116在其他人群中的适应症的临床开发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这款新疗法为我国乃至全球新冠患者提供效果更好、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最“狡猾”的毒株?XBB.1.5毒株或将横扫美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4日电 近来,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亚型XBB.1.5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引发外界关注和担忧。该毒株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疫情浪潮,导致更严重疾病?疫苗对其还有用吗?人们应该如何进行防护?

资料图:美国纽约曼哈顿14街一处新冠病毒检测站为居民做检测。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XBB.1.5毒株将“横扫”美国?

XBB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个变异株BJ.1和BM.1.1.1的重组毒株。XBB.1.5是XBB衍生的子分支。

英国《独立报》援引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的统计数据显示,已有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发现XBB.1.5,包括美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其中,美国有43个州检测到该毒株。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2022年秋天,XBB曾在新加坡掀起了一波疫情浪潮。而今,XBB.1.5可能正在美国推动新一波的疫情浪潮。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预计,与其它毒株相比,XBB.1.5每周的新冠病毒感染占比大幅增加,其中2022年12月的新感染病例占比从约4%升至41%。CDC还预计,在该国东北部,XBB.1.5导致了约75%的新病例。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毒学实验室的新冠病毒测序主任罗伊乔杜里(Pavitra Roychoudhury)说:“几个月来,我们还没有看见过以这种速度传播的变体。”

西雅图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计算生物学教授贝德福德(Trevor Bedford)也表示,“预计它会在未来几周推动传播增长。”

他指出,这种增长可能不会反映在病例数上,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中进行检测。“因此,我希望将弱势年龄组(如老年人)的住院情况视为更合适的(疫情)浪潮指标。”

资料图:图为伦敦一美食街上,民众户外就餐。中新社发 张梦琪 摄

 

两大特性或助推XBB.1.5传播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XBB.1.5之所以可能会推动新的疫情传播,与其两大特性有关。

一是其极为“狡猾”的免疫逃逸能力。

哥伦比亚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何大一最近在实验室进行了病毒测试,这些病毒被设计成具有XBB和XBB.1以及BQ.1和BQ 1.1的尖峰,以对抗不同类型的受试者血液中的抗体,包括感染病毒的群体,接种了原始株和二价疫苗的群体,以及既感染病毒又接种疫苗的群体。其团队还测试了23种针对这些新亚系的单克隆抗体疗法。

研究发现,XBB.1是其中“最狡猾的”。它被感染者和接种疫苗者血液中的抗体中和的可能性比BA.2低63倍,比BA.4和BA.5低49倍。此外,就免疫逃逸性而言,这些变体已“远离”人类制造的用于对抗它们的抗体。

何大一称,其免疫逃逸水平“令人担忧”,并表示这可能会进一步损害新冠疫苗的功效。XBB.1.5 在抗体逃逸方面与 XBB.1 相同,这意味着它有可能逃脱疫苗接种和过去感染所带来的保护。它还能抵抗所有当前的抗体治疗。

除高度免疫逃逸能力外,XBB.1.5另一可能有助于传播的“技能”在于——该毒株在486位点有一个关键突变,这使得它可以更紧密地与 ACE2 结合。ACE2相当于病毒用来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

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的计算病毒学家杰西布鲁姆(Jesse Bloom)表示,“这种突变显然让XBB.1.5更好地传播。”

不过,专家们也表示,现在很难知道XBB.1.5的增长在多大程度上可归因于病毒的特性或者传播时机。比如,假期期间,人们很可能会进行社交和旅行,而这给任何感染——无论是流感、新冠病毒还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带去更大的蔓延空间。

资料图:旅客抵达美国加州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到达区域。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XBB.1.5会导致更严重疾病吗?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专家预计,XBB.1.5有可能导致更多感染,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感染一定会更严重。

负责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的奥斯特霍尔姆(Michael Osterholm)指出,更新版加强针应该能够提供一些保护,甚至可以抵抗XBB.1.5这种具有高度免疫逃避能力的毒株。

“他们仍然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可能无法阻止你被感染,但可能对你是否患重病和死亡产生重大影响。”他说,“我们掌握的最新数据显示,对于那些接种了二价疫苗的人来说,他们的死亡风险比那些没有接种的人低三倍。”

CNN指出,快速检测、佩戴口罩、做好室内空气的通风和过滤等等也将继续发挥作用,因此,即使病毒继续进化,人们仍然有很好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它似乎没有引起任何更严重的疾病,所以我认为今天流行的情况与一年前截然不同。”奥斯特霍尔姆说。

 

 

 

加拿大专家批政府:针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限制措施“绝对是政治举措”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祁玥】加拿大联邦政府2022年12月31日表示,自2023年1月5日起自中国入境旅客必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据加拿大电视公司新闻网(CTV News)1月2日报道,多位加拿大专家对此表示,加拿大政府的要求无助于阻止新冠病毒传播。

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据CTV News报道,多伦多大学特默蒂医学院助理教授克里·鲍曼表示,上述要求“绝对是一项政治举措,目前没有科学依据”。他解释说,“现在不是大流行的早期”,“所以,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目的。”

报道称,鲍曼还表示,“我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我不认为这会让我们更安全。表面上看,政府似乎在积极主动、小心谨慎地保护其公民。但入境筛查明显并不是很有效。人们通常会在几天甚至几周后核酸检测呈阳性”。

他还表示,下一个新冠病毒变种可能不会出现在中国,即使出现了,它也可能从其他间接途径传进加拿大。加拿大之前没有能力防止在英国出现的阿尔法、在印度首次发现的德尔塔和在非洲南部出现的奥密克戎等变种,“因此,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仅仅要求中国旅客进行核酸测试并且结果呈阴性,这对加拿大不会有太大影响”。

此外,CTV News报道称,多伦多大学特默蒂医学院副教授艾萨克·伯格奇也表示,“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知道,像这样非常有针对性的旅行限制措施不能防止新冠病毒传播,无论在阻止病毒传入加拿大方面,在阻止加拿大担忧的病毒变体方面都是如此”。

此前,多个国家宣称将对来自中国的入境旅客进行额外检测,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中方始终认为,各国防疫措施应当科学适度,对各国公民一视同仁,不应影响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我们希望各方秉持科学原则,携手保障各国人员安全往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国际团结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秘鲁开始使用新冠二价疫苗 第一阶段为医务工作者接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秘鲁《公言报》3日报道,秘鲁卫生部报告称,2023年1月1日起,已开始在该国应用新冠二价疫苗,目前首都利马10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完成了接种。

秘鲁卫生部长罗莎·古铁雷斯表示,秘鲁收到了超过55万剂二价疫苗。在第一阶段,将为医务工作者接种该疫苗。她还报告称,新一批二价疫苗将在1月15日之前到达。

古铁雷斯指出,要接种二价疫苗,医务工作者必须事先接种过4剂新冠疫苗。截至3月,秘鲁将收到近1300万剂二价疫苗,开始为老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群体接种。

据介绍,这种疫苗含有两种不同的抗原:一种是原始新冠病毒株,另一种是奥密克戎BA变异株(BA.4和BA.5)。这种疫苗不仅可以避免住院、重症和死亡,而且还可以遏制疾病或无症状感染的传播。

卫生部专家解释说,二价疫苗对奥密克戎BA.4和BA.5变异株的其他变异株提供了广泛的保护。

 

 

 

欧盟大部分成员国赞成 来自中国旅客出发前检测

来源:on.cc東網

 

欧盟卫生安全委员会周二(3日)就应对中国疫情举行特别会议。委员会发言人会后称,绝大部分成员国赞成来自中国的旅客要在出发前检测。欧盟综合政治危机应对小组将于当地周三(4日)决定,是否在整个欧盟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入境要求。

欧盟轮任主席瑞典表示,中国入境旅客要准备在短期内接获有关通知。欧盟卫生专员基里亚基德斯表示,官员同意建议加强对航班及机场的监测,并建议成员国加强国内监察。个别欧盟成员国已宣布针对中国入境旅客的措施。法国为行动辩护,强调需要保护国民。已脱欧的英国则表示,收紧措施是由于中方不分享疫情数据。

在北京,外交部对试图操弄疫情防控措施以达到政治目的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发言人又回应欧盟提出向中国捐赠疫苗,指中国的医疗物资总体供应充足,疫苗能够满足“应接尽接”的需要。

 

 

 

香港 通关方案曝光 落马洲率先开放

来源:on.cc東網

 

中港争取下周日恢复免检疫通关,但通关配额及口岸等细节仍然欠奉,市民无所适从,设通关配额亦难应付需求。据悉,港府最快今日公布通关安排;有运输业界指,通关初期“北上南下”每日各设最多5万个配额,部分铁路口岸及直通巴陆路口岸均会重开,包括东铁綫落马洲支綫口岸及文锦渡口岸,港府亦倾向重开广深港高铁部分路线,但仍待中央拍板决定;而罗湖口岸则维持关闭。议员批评通关若不重开高铁,仅开放落马洲支綫一个铁路过境口岸,难以应付庞大的出行需求,亦担心已转用较少车卡列车的东铁綫会不胜负荷。

新冠疫情持续3年,本港除机场有直航航班往来内地外,仅有两个陆路口岸维持运作,其中港珠澳大桥口岸于过去3日录得约5,000人次出入境;深圳湾每日则录得逾3,000人次。中港澳直通巴士联会秘书长陈宗彝表示,中港两地同意通关初期重开东铁綫落马洲支綫管制站,以及文锦渡口岸,而南下及北上的每日名额各有3万至5万个,实际数量仍视乎两地疫情变化再决定,当中深圳湾口岸会占一万个名额,业界已安排直通巴士验车,相信届时有超过100辆巴士投入服务,运力足以应付需求。至于罗湖管制站及其他边境口岸,则需视乎通关首星期情况再作考虑。

另外,据悉港府倾向通关初期重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部分路线,政界亦曾流传首阶段高铁只提供短途列车前往深圳、广州。不过,重开高铁仍需中央拍板,而港铁昨日未有如期安排高铁试车,但香港西九龙站内售票柜位有职员当值,车务资讯板亦显示出班次等资讯。昨有市民专程到车站“扑飞”,但最终失望而回。

 

 

 

香港确诊日日破万早适应 专家:通关毋须过虑

来源:on.cc東網

 

对于本港即将与内地通关引起社会热议,担心本港疫情再有大爆发。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烈文坦言,担心内地疫情将会在农历新年期间达至高峰期,或会有更多感染个案流入香港。不过,由于本港每日也有逾万宗确诊个案,他呼吁市民毋须太担心,只要本地及海外的流行病毒株差不多,相信本地风险不大。

潘烈文表示,农历新年期间,通常属内地民众回乡、增加大量人员在不同城市流动的时期,故有机会广泛散播病毒,他亦担心内地的疫情极有可能在农历新年期间达至高峰。内地近日开始对外公布有关变种病毒株的数据,以数据来看,暂未有发现异样,而在内地正流行的BF.7及BA.5.2病毒,香港及海外亦同样有个案,惟外界暂未能掌握内地现时的个案比例、确切的感染宗数和加强剂疫苗的接种率等数据。

至于内地和香港通关在即,市民担心或会导致本港疫情再次大爆发,潘承认通关后,有机会有更多感染个案流入本港,惟目前本地确诊每日也有逾万宗,若病毒株与香港和海外流行差不多,则市民毋须过分忧虑。潘认为,目前着眼点应是采取更好措施,控制本地疫情和传播,香港渐渐开始与病毒共存,需有限度控制放宽,以便恢复正常生活。

 

 

 

 

台今增24649宗本土新冠 输入个案168日以来最多

来源:on.cc東網

 

台湾周二(3日)新增24,649宗本土新冠确诊病例,再多22宗死亡个案。境外输入个案则新增360宗,是168日以来最多。对上一次单日输入个案数目最多,是去年7月19日的367宗。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病毒基因排序最新结果,发现当地Omicron亚型病毒BQ.1的本土感染自3%增至14%,可能成为下一波疫情主流毒株。

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表示,本土新症分布仍以新北市4,796宗最多,其次为台中市3,231宗,台北市、高雄市、桃园市和台南市亦各多逾2,000宗。新增本土死亡个案中,包括13男、9女,年龄介乎50至90多岁,均属重度感染,其中17人具慢性病史,15人未接种3剂以上新冠疫苗。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表示,上周共完成25宗自中国大陆入境旅客的病毒基因排序,当中20宗为BA.5.2,其馀5宗为BF.7,均与大陆目前公布的主流变种病毒株相同。近期占美国全国确诊病例逾40%的XBB.1.5变种病毒株,目前台湾本土或输入病例均未发现。罗一钧指出,BQ.1传染性比较高,但严重度和致死率跟其他Omicron变种病毒没有增加现象。BQ.1重复感染率比例较高,但没有发现重症或住院增加。

 

 

 

 

旅客从大陆经港澳转机抵台 周五起需持新冠检测报告

来源:on.cc東網

 

台湾周日(1日)起要求从中国大陆4个直航点入境及金马地区春节交通专案赴台旅客,需于机场及港埠接受新冠核酸检测。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周二(3日)宣布,因应大陆本土疫情严峻,除大陆直航入境航班的旅客需于机场接受核酸检测外,自周五(6日)起至本月31日,从大陆出发经港澳转机入境台湾的旅客,亦必须持有在出发地登机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或24小时内抗原快速检测报告。

指挥中心表示,目前香港政府规定大陆入境旅客须持登机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或24小时内快速抗原检测报告;从大陆出发转机旅客则配合航班目的地区之防疫规定。澳门政府规定,自大陆入境旅客须持有登机前72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指挥中心称,大陆专家评估资料显示,春运期间城市和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加,预期春节前后的感染率再上升,整体疫情可能持续逾3个月,台方将持续加强境外个案变种病毒株监测,以评估新型变种病毒株发生风险及对台冲击。

周二较早前,台湾行政院召开扩大防疫会议,指出日本、南韩、美国、印度、意大利、英国、法国均先后宣布加强对大陆入境旅客的检疫措施。欧盟亦拟于周三(4日)召开危机应对会议,讨论对大陆入境旅客的统一检疫措施。

指挥中心统计周日及周一(2日)桃园机场、台北松山机场的最新数据,接受核酸采检的大陆旅客共657人,其中164人受感染,感染率为25%。其中CT值小于或等于30的有42人,将抽样进行病毒基因排序。指挥中心又称,春节前一周自大陆入境订票人数已增至超过1.1万人次。

 

 

 

 

韩国境外输入新冠个案急增 76%来自中国

来源:on.cc東網

 

南韩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周三(4日)公布,上周境外输入的新冠病例中,自华入境病例录得142宗,占31%。而周二(3日)境外输入病例较前一天急增逾百宗至172宗,其中自华入境感染者有131人,占76%。韩媒报道指,南韩在对自华入境者实施高强度防疫措施两天后,该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运的新冠讯息管理系统周二(3日)故障,没法将相关资讯传给各地政府。

对策本部第一次长兼保健福祉部长官曹圭鸿在对策本部会议上表示,上周境外输入病例有460宗,其中来自中国的病例占近三分之一。南韩上周日均新增确诊病例环比减少2.6%,约有6.5万多宗。虽然确诊病例增减反覆,但算保持稳定,曹圭鸿要求当下要对中国疫情保持高度警惕。他又指,近日宣布针对中港澳的入境防疫要求,是综合考虑当地疫情,提前防范流入境内。

南韩周一(2日)起要求自中国大陆入境人士在入境前后必须接受新冠检测,自港澳入境人士周六(7日)起入境时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无感染证明或24小时内非家用快速抗原检测无感染证明。但南韩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首尔市政府称,从周二(3日)上午开始,新冠讯息管理系统出现错误,因此本应传达给全国市、县、区公共卫生部门的中国入境者资讯无法送达。当地政府官员紧急讨论应对方案,首尔有卫生机构提出手写入境者资讯,但疾控中心仅称会尽快解决系统问题。

 

 

 

 

泰国举办跨年烟花秀迎新年 期待中国游客赴泰旅游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曼谷1月1日电 (王国安 赵婧楠)泰国曼谷湄南河两岸12月31日晚成为欢乐的海洋。泰国国家旅游局以湄南河边的曼谷地标建筑黎明寺为背景,隆重举行“神奇泰国2023”跨年烟花秀活动,辞旧迎新。

当天夜幕降临后,黎明寺灯火璀璨,佛塔、寺庙和宫殿在灯影笼罩下美轮美奂。河上游轮穿梭,岸边弦歌不辍。深夜,随着即将迈入新年,一簇簇烟花升腾而起,绽放夜空。现场观众一起倒数,在欢乐气氛及此起彼落的“新年快乐”祝福声中,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今年跨年烟花秀是泰国发生新冠疫情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且向民众全面开放的跨年庆祝活动。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塔萨表示,泰国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私营部门共同致力于全力复苏泰国旅游业,以热情的东道主形象迎接全球游客。

育塔萨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高兴中国重新开放边境,泰国热情欢迎中国游客赴泰旅游。他说,中国游客的到来将大大助力泰国旅游业的复苏,泰国国家旅游局已经上调了2023年泰国旅游业预期。

当晚,泰国国家旅游局还同时在泰国南部合艾等地举办跨年活动。此外,泰国各府以及民营企业也都纷纷举行相关庆祝活动。

 

 

 

东南亚多国欢迎中国游客回归,洪森:柬埔寨不会采取任何限制措施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李百加

 

【环球时报驻泰国特约记者 李百加】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措施并计划于1月8日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的决定,得到不少东南亚国家的积极回应。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和官员近日纷纷表态,没有限制中国游客的计划,欢迎他们回归。

据柬埔寨《高棉时报》3日报道,柬埔寨首相洪森2日出席桔井湄公河大桥及连接线项目开工典礼时表示,柬埔寨不会对中国游客采取任何限制措施。他强调,柬埔寨对于中国人民而言一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尽管一些国家先后宣布对中国旅客入境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但洪森表示:“柬埔寨不要求中国人做任何事情,只作为普通游客来就可以。”

当地时间2023年1月2日,柬埔寨首相洪森、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共同出席桔井湄公河大桥及连接线项目开工典礼。(视觉中国)

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2018年,柬埔寨是中国游客的第八大目的地,但在疫情暴发的三年里,前往柬埔寨的中国游客大量减少。柬旅游部官员估计,“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中国来柬游客将达到220万人次”,旅游业的复苏“肯定会帮助我们、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

另据马来西亚《星报》3日报道,尽管该国近日宣布了一系列新冠病毒防控措施,包括对来自中国的飞机污水样本进行检测,以及在国际入境点加强对中国旅客的监测,但该国旅游、艺术与文化部部长张庆信2日在脸书账号上呼吁公众,避免对中国游客的回归发表尖锐言论或要求采取强硬政策。他说,“在了解整体情况之前,不要发表不友好的评论”,“不管有什么问题或疑虑,双方人民都应该使用正确的渠道进行沟通,讨论好的策略,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以共同面对”。他强调,中国边境的重新开放,将会为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此外,泰国旅游和体育部部长披帕日前表示,泰国旅游和体育部将和卫生部、交通部一同合作,为中国游客的到来做好准备,他对此“十分有信心”。“我们已经近3年没有在泰国见到中国朋友了。今天,所有泰国人都在等待中国兄弟们来泰国旅游。”近日,在被问及中国边境开放对印尼入境政策的影响时,该国总统佐科表示,并不担心外国游客导致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长。日前,印尼几乎已取消所有新冠防疫措施。

 

 

 

摩洛哥外交部:1月3日起来自中国的旅客不得入境

来源:羊城晚报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2022年12月31日报道,摩洛哥外交部当天宣布,从2023年1月3日起,所有来自中国的人员,不论国籍,皆不得入境该国,“以避免出现新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

透社报道截图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2022年12月30日报道,法国政府周五晚间宣布,从中国前往法国的旅客在出发前必须提交新冠病毒核酸阴性证明,落地实施随机筛检,并要求航班内的所有旅客都必须戴口罩。

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2022年12月30日表示,从1月5日开始,中国旅客需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登机。

欧盟过去几天密切磋商,欧洲疾病预防管制中心(ECDC)2022年12月29日表示,目前在欧盟范围内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强制采检“不合理”,称欧盟民众的免疫力高于中国“正在流行的变异株或后来取代它的变异株”。

英国疫苗主管等科学顾问也表示,英国的边境检测毫无意义,因为这并不能阻止病毒的传播,而且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新冠变种。

 

 

 

南非总统新年讲话 开启经济加速复苏进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1月1日电 当地时间12月31日晚间,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发表致全体国民的新年电视讲话。他表示,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南非业已从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阴影中恢复,并开始处于经济加速复苏的进程。

拉马福萨指出,对于大多数南非人民来说,2022年仍是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南非人民继续承受着失业、贫困和不平等带来的困扰。此外,我们还必须应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能源危机。”对此,他表示,南非人民需要保持乐观和希望,因为希望始终都在。

拉马福萨指出,自2020年3月南非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南非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该国有超过10万人因感染病毒死亡,许多人也因为疫情失去生计,该国失业率一度逼近四成。所幸经过南非政府和人民两年多时间的通力合作,南非人民终于在没有任何针对疫情的禁令措施下,迎来新的一年。

拉马福萨强调,南非政府针对疫情颁布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此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减轻了国家经济进一步的损失,并在疫情整体好转后帮助南非经济尽快回到正轨,而且经济增长的幅度较疫情发生前更大。他说:“南非政府目前已经能保护大多数南非民众免受新冠大流行的严重影响。同时我们的经济开始再次增长,而且比疫情大流行之前情况更好。”

据拉马福萨透露,过去一年,南非新增就业人口约为150万人,“总统就业刺激计划”为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南非经济正处于加速恢复的进程中,包括港口、铁路、电信、自来水和电力等部门均迎来关键性改革,南非打击腐败的工作也获得突破性进展。

“正如新年是我们个人生活重新开始的时刻,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拉马福萨强调,即使面临过去和未来的双重挑战,但南非人民仍然坚信自己的国家是伟大的,同时他们亦决心看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困难时期的人性和团结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让我们带着勇气和韧性进入2023年。”他说。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