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其强调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体现了中华文化“道法自然”“和合致中”的核心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抓手和路径。
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希望在孩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医药文化传递给孩子们,让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种到青少年的心田上,让他们了解中医、走进中医,进而喜爱中医,这是历史赋予中医人的使命。为了传承中医文化,普及中医理念,将中医药学更好地传递给孩子,中医古籍出版社特邀天津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讲好中医故事”丛书。
2021年1月,科技部发布《科技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的通知》,中医古籍出版社组织策划出版的这套“讲好中医故事”名列榜单。笔者作为本套丛书的主要参与者,在回顾该套图书出版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几点编辑感悟,本文以“讲好中医故事”丛书为例,探讨如何讲好中医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种子。
注重实践,组建编者团队
本套丛书的读者对象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其认知结构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达到成熟的水平,需根据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接受能力,将中医药文化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生动有趣的故事配合活泼多样的插图来呈现,编写适合他们的中医药文化读本,让小学生能轻松理解中医药知识,对中医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传播中医药文化,在生活中运用中医药知识。基于此理念,出版社组建了主要由天津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医师们构成的编写团队。丛书主编阚湘苓是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课题组组长,团队成员不仅有丰富的中医教学、临床、科普宣传及研究工作经验,而且有“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经验,曾多次进入校园宣讲与调研,对此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偏好、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等有较多了解。既能保证专业知识的准确、权威,还能结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浅入深地向孩子们讲述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文化。
另一位丛书主编李淳,是中医古籍出版社社长,作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特聘讲师,对中医科普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出版方面,这套书的很多创意创新点源于他的想法和设计。
精雕细琢,形式内容并重
编写团队结合小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最终确定《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作为编写素材的挖掘对象,挖掘其中的中医药文化素材。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让孩子们了解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知识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树立大健康理念。
在丛书编写初期,邀请小学生试读样稿,征集反馈意见,反复修订读本的编写思路。最终确定以中医药传统思想为主线,以成语故事、古典诗词、四大名著、中医药典故、生活常识、名医名著为载体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中医药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了解中医药文化、学习中医药知识、感受中医药魅力、启迪人生智慧。《杏林初探寻中医》选取了杏林与中医的关系、阴阳五行的概念、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故事等进行介绍,带领小朋友们了解和领悟中医药知识及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衣食住行访中医》将生活小常识与中医药文化联系解读,让孩子在思考互动中了解中医药知识、形成健康理念、养成良好习惯。《出口成章话中医》以成语典故为切入点,介绍中医知识和传统文化,让孩子在学习成语典故的同时,了解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中医知识及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诗情画意品中医》让孩子们在鉴赏诗词的同时,了解其中的中医药知识。《四大名著知中医》选取四大名著中与中医药知识有关的小故事,在阅读四大名著的同时体会中医药之趣味。《医家医著学中医》甄选了“中医学四部经典”与12位医学名家,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与关键人物。这些故事不仅仅适合小学生,家长们在给孩子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习惯,修身养性、形成健康理念都不无裨益。
出版社结合小学生偏好喜欢阅读图文并茂的绘本类著作的特点,特请中央美院的学生为每个专题都绘制了相应插图,与编辑、作者就草图、上色图进行了多轮修订,重点突出中医药知识,手绘人物图片更利于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走进校园,推动中医药文化
为使本套丛书能真正走进校园,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在正式印刷前出版社就开始进行营销规划,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推广。首先,联系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央视主持人——金龟子作为本套丛书的推荐人,利用名人知名度和流量进行网络宣传,并与金龟子签订了音频录制协议。在正式印刷前,试印了一批数码印样书,多方征求中医人士、教委领导以及小学一线教师的意见,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在丛书正式出版后,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进行了首发仪式,此次活动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活动上,向府学胡同小学赠送了“讲好中医故事”系列丛书,并为学生们讲述了书中涉及的中医药知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志愿者还为学生们演示了“中暑的按摩手法”和制作端午节香囊的药品及方法,让学生们切身领悟到我们的生活中所蕴含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这已经超越了简单阅读,而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将兴趣阅读与动手操作的有效结合,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埋下一颗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讲好中医故事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程,编写、出版适合学生阅读、学习、使用的科普读本,是中医出版人的责任与使命,需要中医药文化从业者付出心血与努力。(王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