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繁体中文
加入收藏 |
用户登陆 |
用户注册
首页
健康
医疗
学术
教育
科技
贸易
针灸临床
中医临床
中医百问
医疗资讯
中医百问
中药应用
成药简介
传统医药
中国中医院信息
国际中医诊所信息
望闻问切四诊法是谁发明的,中医四诊法介绍
来源:天地阴阳
2018-12-18
[医疗] [中医百问]
尽管中医中有许多普通人看起来十分玄乎的内容,但是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获得了绵长的生命力,直到现在仍然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相关的大学一直开设有中医方面的专业。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中医也总结出了属于它自己的一套诊断方法,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望闻问切”。如果说中医是中国古典医学的皇冠,那么“望闻问切”就是这顶皇冠上镶嵌着的璀璨的明珠。
3668
收藏
配穴与刺法有度,针灸与气功结合 | 焦国瑞
来源:灵素馆
2018-12-18
[医疗] [中医百问]
作者简介 焦国瑞,男,河北省丰润县人,1923年生于中医世家。自幼练功,早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以多种形式为国内和国外磕养了大批针灸人才,为气功普及和学术交流作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向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人士传授了中国气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功法。他备任中售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研究揭,气功研究室主任,中华全国医学会气功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1158
收藏
手诊 面诊 眼诊 嘴诊、背诊大全(套图)
2018-12-17
[医疗] [中医百问]
3364
收藏
子午流注 , 是中医学最有特色的理论!
来源:医学分享论坛
2018-12-15
[医疗] [中医百问]
子午流注,是中医学最有特色的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历史十分悠久。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结合,在一天12时辰之中,人体的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均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
1016
收藏
针灸才是真正的自然疗法,可治疗一切疾病?
来源:针灸推拿学医实用
2018-12-15
[医疗] [中医百问]
灸在中国的历史要比中药还早,可以说,我们的先人最早发现的医疗技术是针灸。
966
收藏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针灸治疗的77种病症
来源:中医集结号
2018-12-14
[医疗] [中医百问]
经常会有患者说,大夫我这个毛病可以用针灸治疗吗?大夫我这里不舒服可以用针灸治疗吗?一般从中医角度来讲,排除六脉皆小、气血大亏的患者,基本都可以用针灸治疗,只不过有些疾病用针灸的话效果更快,比如说面瘫便是针灸的优势病种。下面给大家分享WHO推荐的针灸的优势病种。
4100
收藏
针灸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哪些人不适合于针灸呢?
来源:世界针联
2018-12-13
[医疗] [中医百问]
针灸属于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针灸也可以保健身体,正确的针灸方法可以延年益寿疏通血管,但是错误的针灸方法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伤害,那就跟着小编了解一下。
1351
收藏
血的教训|60例中医误治事故的总结
作者:熊曼琪
来源: 汉古经方
2018-12-10
[医疗] [中医百问]
中医论文历来以介绍总结成功经验居多,而报道临床失误较少,成功的经验固然有益于读者,但是失败的教训亦不容忽视,它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也有裨益。为确保治疗用药安全,更好发挥中医中药治疗效果,现对《中医杂志》创刊以来,所刊中医误治、救误文章进行一次总结,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1129
收藏
肿瘤与舌象
来源:爱人知人
2018-12-10
[医疗] [中医百问]
舌象可客观地反映人体内部的变化,如五脏的虚实、六淫的深浅、津液的盈亏、气血的盛衰。对各种肿瘤的观察,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试就近年来有关这一方面的资料加以综述并探讨如下。
1037
收藏
针刺治疗急性期偏头痛的穴位选择
来源:中国针灸杂志
2018-12-05
[医疗] [中医百问]
1094
收藏
金针王乐亭“十二透穴”临床使用指南
来源:医学分享俱乐部
2018-12-05
[医疗] [中医百问]
1627
收藏
中医针灸的26种刺法
来源:医道流芳
2018-12-03
[医疗] [中医百问]
1258
收藏
中药存放越陈越好吗?
来源:医道流芳
2018-11-27
[医疗] [中医百问]
986
收藏
常见针灸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来源:医道流芳
2018-11-26
[医疗] [中医百问]
1022
收藏
带状疱疹特效秘方,大公开,治一个,好一个~
来源: 心易调理
2018-11-26
[医疗] [中医百问]
1607
收藏
«
1
2
...
17
18
19
20
21
22
23
...
29
30
»
用户登陆
自动登陆
忘记密码?
新闻联播
世界传统医药新闻联播152期
更多
名医论坛
国医大师:颜正华便秘经验方
国医大师张志远常用方剂
【名医名方】:紫花清痘饮
夏秋交接之际,刘清泉推荐燥邪偏重者用麦冬、石斛、新鲜梨煮水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对温胆汤的运用精髓。
更多
国际论坛
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何以领跑世界?听刘保延谈针灸临床评价与成果转化“中国方案”
推动中西医有机融合
中医药产品“叫好不叫座”如何破局?
加强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文科生圆梦中医!中医有着天然的“文科基因”,文科生应享有学习中医专业的公平权益
更多
学会动态
2024年世界传统医药论坛-李文忠海外中医传播杰出贡献奖 获奖人员公示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二次会议召开
2023中医针灸特色技法国际培训会在汉举办
第五届国际健康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挑战生命长度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更多
传统医药动态
遇见新西兰——浙江中医学子参加毛利文化交流会
从“宝藏茶饮”到养生夜市,中医药掌握了什么“出圈密码”?
《医门法律》: 辨析医之过 涵养医之德
让更多年轻人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
中医针灸在塞舌尔掀起热潮
更多
最受关注疾病
心血管
糖尿病
颈椎病
肥胖
便秘
神经衰弱
过敏
湿疹
不孕不育
癌症
疼痛
更年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地图导航
健康
医疗
学术
教育
科技
贸易
针灸临床
中医临床
其它
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