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繁体中文
加入收藏 |
用户登陆 |
用户注册
首页
健康
医疗
学术
教育
科技
贸易
针灸临床
中医临床
中医百问
医疗资讯
中医百问
中药应用
成药简介
传统医药
中国中医院信息
国际中医诊所信息
人跟蛇一样有致命“七寸”!这个地方千万别瞎碰!
来源:健康时报
2019-08-14
[医疗] [中医百问]
常言道:“蛇打七寸”,意思是说,即便蛇这样厉害的生物,只要找到它的七寸之处就能将其制服,因为“七寸”是蛇的死穴。那我们人类身上是否有这种“七寸”呢?还真有! 这个地方就是颈动脉窦!
1017
收藏
红色的金子——不是西藏的藏红花
来源:针会天下
2019-08-14
[医疗] [中医百问]
1177
收藏
误区!中药不是越陈越好
来源:明医公开课
2019-08-12
[医疗] [中医百问]
中药里有种说法,即有些中药存放的越陈越好。曾有一首《六陈歌》曰:“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这首歌诀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
1037
收藏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掐断的结果!
来源:汉古经方
2019-08-12
[医疗] [中医百问]
今天我们这篇文说,从《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说起。 这句话,源于《素问·调经论》,体现我们的祖先在战国、秦汉时期,对生命的积极探索、对疾病的深刻洞察。 原文就是: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1067
收藏
脉诊妊娠辨男女,是可以掌握的技术
来源:五味学苑
2019-08-12
[医疗] [中医百问]
现代医学技术发达,怀孕很快就可以通过抽血、B超、小便等方式检查出来,但这些检查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如常有遇见在怀孕期间感冒用了感冒药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其实当初已经受孕,或者去医院做体检,照了某光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当初已经受孕,但往往此时悔之晚矣。
1106
收藏
80种中药造假内幕
来源:思考部落
2019-08-01
[医疗] [中医百问]
1141
收藏
腹针疗法及16例常用处方
来源:中西医学资料
2019-07-31
[医疗] [中医百问]
腹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的穴位以调整气机阴阳,实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从而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全新的针灸疗法。
1193
收藏
陈可冀院士:清宫御医治病都有哪些看家本事?
来源:明医公开课
2019-07-31
[医疗] [中医百问]
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特点很多,崇尚实效,辨证施治,广用经方及通腑治法方面,案例尤多,可谓丰富多彩。
1113
收藏
留针时间初探
来源:中西医健康资讯
2019-07-29
[医疗] [中医百问]
1950
收藏
进针不痛法
来源:北京针联临床医案
2019-07-29
[医疗] [中医百问]
1202
收藏
中医名家论|医圣张仲景对脉学的贡献有多大?
作者:沈其霖
2019-07-27
[医疗] [中医百问]
中医脉诊,历史悠久,司马迁云:“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千百年来,脉诊似乎以一种神秘莫测的姿态存在,作为中医四诊之一,其实是有传承而且是有迹可循,是一门应该而且可以掌握的诊疗技术。医圣张仲景,潜心研究过扁鹊脉学,更是对脉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那么仲景对脉学的贡献究竟有多大呢?且看正文分解!
1233
收藏
煎好的中药能放多久? 注意别超过这个时间段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2019-07-25
[医疗] [中医百问]
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期,很多人会选择中草药来为身体补益,选择正确的中草药能够强身健体,但是在煎煮中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火候,注意一些小细节。
1176
收藏
中药材能不能放冰箱?家有名贵药材更须知
来源:世界中医药网
2019-07-25
[医疗] [中医百问]
如今,冰箱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电产品之一,很多人都把冰箱当作“保险箱”,不但把各种食物放入冰箱,一些用剩的或暂时未用的贵重中药材也会存放在冰箱里,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1067
收藏
耳朵上出现这些特征,就要注意了
来源:健康有道999
2019-07-25
[医疗] [中医百问]
中医认为,耳廓较长、耳垂丰满,是肾气充沛的象征,肾气充足者多健康长寿,耳廓异常则是有病的表现。常见的耳廓异常有哪几种表现?耳穴是如何治疗失眠和鼻炎的?
999
收藏
皮肤病用药规律
来源:卢医
2019-07-24
[医疗] [中医百问]
皮肤病的种类虽多,但他们之间都存在着病因上的共性,所以在治疗上就存在着用药的规律,笔者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它们的病变基础就是“风”风性善行数变,符合皮肤病此起彼伏的病理特性,而“风”在病因学上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者感受外邪,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其它邪气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内风则有火热化风,五脏与五志之极皆可化火生风,阴虚、血虚、可以虚风内生,而气虚阳虚,则无力抗邪常可致虚邪贼风乘虚而入,所以在诊治皮肤病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内外的因素而灵活用药。
982
收藏
«
1
2
...
7
8
9
10
11
12
13
...
29
30
»
用户登陆
自动登陆
忘记密码?
新闻联播
世界传统医药新闻联播152期
更多
名医论坛
国医大师:颜正华便秘经验方
国医大师张志远常用方剂
【名医名方】:紫花清痘饮
夏秋交接之际,刘清泉推荐燥邪偏重者用麦冬、石斛、新鲜梨煮水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对温胆汤的运用精髓。
更多
国际论坛
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何以领跑世界?听刘保延谈针灸临床评价与成果转化“中国方案”
推动中西医有机融合
中医药产品“叫好不叫座”如何破局?
加强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文科生圆梦中医!中医有着天然的“文科基因”,文科生应享有学习中医专业的公平权益
更多
学会动态
2024年世界传统医药论坛-李文忠海外中医传播杰出贡献奖 获奖人员公示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二次会议召开
2023中医针灸特色技法国际培训会在汉举办
第五届国际健康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挑战生命长度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更多
传统医药动态
遇见新西兰——浙江中医学子参加毛利文化交流会
从“宝藏茶饮”到养生夜市,中医药掌握了什么“出圈密码”?
《医门法律》: 辨析医之过 涵养医之德
让更多年轻人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
中医针灸在塞舌尔掀起热潮
更多
最受关注疾病
心血管
糖尿病
颈椎病
肥胖
便秘
神经衰弱
过敏
湿疹
不孕不育
癌症
疼痛
更年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意见反馈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地图导航
健康
医疗
学术
教育
科技
贸易
针灸临床
中医临床
其它
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