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贸易
  • “4+7”集采落地,企业做好药品投标价管控牢记这几点!
    作者:程兆锯 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9-03-01 [贸易] [投资贸易]
    “4+7”集采落地后,药品投标报价、中标价的管控成为药品投标工作挖潜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药品投标价、中标价的有效管控,实现药品市场既定方案布局,形成药品供应价格合理机制,是药企工作的重点之一。药品投标报价机制合理有效的标准是,实现投标、中标预期,中标价稳中有升,报价规则充分利用,以价换量,市场份额稳定。中标价格波动有预期,调整有方案,实现药企利益最大化。
  • 道地葛根托起乡村致富梦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19-02-28 [贸易] [投资贸易]
    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张山镇,贫困户赵家水有个致富梦。他瞧着乡亲们都靠着一种叫葛根的“庄稼”挣到了“红票子”,家境贫寒的他也想把家里的土地整出来,盖上大棚,种上葛根。几番打听,赵家水找到了安徽省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殿臣。让赵家水没想到的是,他不仅没吃闭门羹,还被邀请加入魏殿臣的“扶贫驿站”,在葛根大棚里务工,既能拿工资,又能分得葛根种植的一半收入,生活有了奔头。
  • 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来源:开发培育联盟 2019-02-27 [贸易] [贸易法规]
    当前,中医药发展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大好时机;同时,我国标准化事业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开启了标准化改革的大幕。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推进中医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是逐步改变中医药弱势学科的重要手段。当前,如何抓住机遇、健康有序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是中医药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现状,并提出对策,以期为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 亳州药市开市
    来源:健康报 2019-02-24 [贸易] [投资贸易]
  • 中医药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19-02-24 [贸易] [投资贸易]
     “2018年种黄芪的人特别多,我们正和堂中药材公司一家就收购了800吨,相当于往年的十几倍。切片初加工以后,药材附加值增加不少,公司赚钱了,我们工人的工资也提高了。”岁末年初零下十多度的寒天中,位于山西五寨县的正和堂公司一位员工,这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 我国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来源:健康报网 2019-02-22 [贸易] [投资贸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发布《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明确,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到2020年,全面实施全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
  • 云南认定首批“定制药园”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19-02-21 [贸易] [投资贸易]
    近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怒江州泸水市等33家单位为云南省首批认定“定制药园”,要求对“定制药园”进行动态监管和信息发布,建立诚信制度,达不到相关标准和有不良信用的,取消“定制药园”牌子。
  • 港澳资本在深办医增至8家 审批只需15天
    来源:世界中医药网 2019-02-21 [贸易] [投资贸易]
    记者获悉,目前,港澳资本在深办医审批只要15天,已有8家港资独资医疗机构在深开业;粤港澳大湾区拟组建结核病防控联合体,三地间还将共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防治医学研究中心”。
  • 2019医药流通七大趋势!
    来源: 医药经济报 2019-02-21 [贸易] [投资贸易]
    2018年,药品购销“两票制”全面落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年初,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医保局成立,全权负责药品的市场流通及最终销售价格,掌握着药械产品的定价权、招标采购权和支付权。在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控费成为当前医药行业面临的变局之一。以《我不是药神》为契机,抗癌药零关税、“4+7”带量采购进场,“二次议价”成为历史,国内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迈入2019年,在我国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人口拐点”凸显的大环境下,医药商业也面临着新挑战,呈现七大发展趋势。
  • 首批三个“药联体”登场!新模式能否解短缺药问题?
    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9-02-20 [贸易] [投资贸易]
    2019年1月,工信部正式公布第一批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名单,分别由三个不同企业牵头的“药联体”负责。展望未来,短缺药以“药联体”方式的生产模式,尝试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药联体”的好处在于:以区内短缺药片区内集中力量定点生产,可望更高效地解决短缺药难题。
  • 药品经营监管法律法规将迎大修
    来源: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2019-02-18 [贸易] [贸易法规]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印发。
  • 这些政策进度药企必须关注!
    来源: 医药经济报 2019-02-15 [贸易] [贸易法规]
    系列医药政策改革对中国医药行业影响颇深,不管是促进药品创新、提高药品质量疗效,还是降低药品价格等,对各方面都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各项政策改革和试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包括MAH试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关联审评、创新药品优先审评、“4+7”带量采购试点等;并计划对疫苗管理单独立法,修订现有的药品管理法,发布2020版《中国药典》,相关修订稿也在征求意见。
  • 中国不及格抗癌药原料曾流入荷兰,荷兰健康部长无奈
    来源:一网荷兰 2019-02-15 [贸易] [投资贸易]
    荷兰多个媒体今日报道,由荷兰电视节目Zembla做的一项调查显示,2016年的时候,荷兰一种治疗癌症化疗用的抗癌药的原料,是由中国一家工厂提供的,而这种原料被欧洲药品检查机构视为不及格。
  • 美国中药联商会谈花旗参入境香港事宜
    来源:世界中医药网 2019-02-12 [贸易] [投资贸易]
    美国花旗参有两大种类,野山花旗参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障,属濒危物种,有严格的进出口限制;种植花旗参则为可持续发展农业。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提醒市民勿非法携带濒危物种返港,主要是针对前者,而非人工种植花旗参。
  • 豪森、中美华东、石药等重构150亿市场!糖尿病四大“过评”品种竞争格局透视
    来源: 医药经济报 2019-02-01 [贸易] [投资贸易]
    截至2018年1月18日,国家药监局(NMPA)发布信息显示,已有170个品规通过及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涉及81个品种,其中289目录通过品规共计67个,涉及品种35个,完成率为12.11%。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