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启动暨粤赣专科专病防治康医疗联盟成立暨名医学术传承拜师仪式在赣州市中医院举行。广东省中医院派出“顶配”专家阵容,通过大型义诊、专科共建与师承带教,共同提升赣南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处长李中方,国家巡回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陈博来,赣州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张春玲,赣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段德正、院长严华博等出席活动。粤赣两地联盟单位代表、市县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活动。
授旗仪式上,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处长李中方将一面象征使命的队旗交到国家巡回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陈博来手中。
“这面旗帜,承载着老区群众的期盼和医者的责任。此次,我们巡回医疗队将在赣州六县开展县域医疗帮扶,在于都县、南康区7个乡镇进行乡村巡回帮扶。根据前期的对接沟通,我们‘一地一策’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通过专家义诊、教学查房、讲座授课、诊疗能力培训、专科联盟共建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赣南老区群众身边。”陈博来说。
这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国家医疗队,将以“五级联动筑防线,中西协同护民生”为主题,深入赣南各县区开展巡回诊疗活动,将中医药优质服务直接送到赣南老区群众的家门口,通过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当地民众看病就医的实际困难,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在赣州市中医院首场义诊现场,一位老伯拿着泛黄的病历本早早等候:“医生,我这腰痛多年,今天终于在家门口看到广东的大专家了!”这样的期待,让医疗队每位成员都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医生,我们要去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传统疗法科副主任王聪,一边整理义诊物资一边说。他们的行囊里除了医疗器械,还装着特地准备的交流手册,只为更好地与当地群众沟通。
活动现场,广东省中医院携手赣州多家医院成立9个粤赣专科专病防治康医疗联盟。联盟聚焦颈椎病、妇科肿瘤、肝胆肿瘤、神经肿瘤、泌尿系肿瘤、消化道早癌、特应性皮炎、胃肠肿瘤、肺结节等群众急需的专科领域,覆盖赣州市及其18个市、县(区)公立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表示:“本次系列活动是响应国家‘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号召的切实行动,是粤赣两地携手守护基层健康、传承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借助新成立的九大粤赣专科专病防治康医疗联盟,我们将针对赣州地区医疗机构专科短板,打造‘留得住、用得上’的特色专科,培养‘能看病、看好病’的骨干人才,构建‘防、治、康’一体化的健康服务网络,通过标准化诊疗路径推广、适宜技术培训等方式,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妇科肿瘤联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大科主任梁雪芳说道:“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治病,更要帮助当地医院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能力。”这份“帮扶清单”精准对接了老区人民的健康需求,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基层扎下根。
在庄重的名医学术传承拜师仪式上,28位赣州青年医师向广东省中医院林定坤、梁雪芳、何军明、白遵光、黄理金、刘添文、李红毅7位专家行拜师礼。“师父,请受弟子一拜!”年轻的医师恭敬地向师父行拜师礼,眼中满怀期待。
据悉,此次拜师仪式延续了广东省中医院20多年跨地区拜师的优良传统。自2001年至今,医院已邀请203位全国名老中医带徒,培养学术骨干1261名。这次7位专家与基层医师结对,将通过传帮带,为赣州培养更多本土中医药人才。
国家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林定坤欣慰地接过拜师帖:“我们要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让优质医疗在赣南老区这篇红色热土上生生不息地代代相传。”师徒们将建立长期的带教联系,通过来粤跟师学习、赴赣带教指导、远程指导等方式,让岭南中医的宝贵经验在赣南红土地上开花结果。
“今日拜师礼成,不仅是个人的缘分,更是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的缩影。双手奉上拜师帖,聆听师父‘正骨先正心’的教诲。”南康区中医院骨科黄定鸿医生有幸成为林定坤教授的弟子。他说:“我们一定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当好粤赣交流的桥梁,成为能让革命老区人民放心托付健康和信任的基层骨科医生。”
广州中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粤赣同心,医疗同行!我们通过三项举措的同步推进,构建起‘资源下沉、专科共建、人才共育’三位一体的协作新格局,将粤赣医疗协作新格局打造成健康中国的‘区域样板’,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