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环球健康资讯 一 2025年10月8日
来源:世界传统医药网 2025-10-08 [医疗] [医疗资讯]

环球健康资讯汇总 2025年 第41周

 

 

 

本网站定期更新环球健康新闻资讯,欢迎关注首页以阅读最新文章。

WWW.TMBOS.ORG

 

 

 

酒店毛巾到底会不会传染疾病?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张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来临,不少人都会选择外出旅游,入住酒店不可避免。酒店内床品、毛巾、马桶的卫生情况格外受关注。

这些用品到底会不会传染疾病?如何安心住酒店?

性病传染需要满足苛刻条件

性病,一般包括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疾病,而广义的性传播疾病还包括细菌性阴道病、乙型肝炎、股癣等疾病。

性传播疾病95%以上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其他传播途径还包括血液制品、母婴、医源性等。同时,也存在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接触被污染的衣服、公共物品或公用卫生器具。

那么,使用酒店的马桶、毛巾,会否有传染风险?

这主要取决于是否满足传播条件:

足够量的病原体

病原体是活的

有途径(黏膜、伤口)进入身体

酒店毛巾传染性病需要满足毛巾上恰好遗留了含足够量病原体的体液,且体液新鲜病原体恰好都活着,且接触到的皮肤部位恰好有小伤口。

所以,在病原体很难存活、病毒数量“不达标”且没有开放性伤口的情况下,通过酒店毛巾、马桶,甚至泳池等传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皮肤病更需警惕

遇到不干净的酒店宾馆,相比于性病,更可能出现的是一些皮肤问题。共用毛巾是面部皮肤感染、病毒、真菌传播的常见途径。

螨虫感染:螨虫以皮脂为食,通过毛巾传播后可引起皮肤瘙痒、炎症等问题。

真菌性皮肤病:如股癣、体癣等,也可能通过公共浴巾、踏脚垫传播。

如何安心住酒店?

1.入住酒店的时候要开窗通风,检查床品是否干净、卫浴是否有异味;

2.可以自带毛巾等贴身用品,或者用消毒湿巾擦拭常用物品来进行消毒;

3.自带拖鞋(不止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检测项目里,公用拖鞋的卫生情况最差);

4.马桶使用前加垫,建议使用一次性马桶垫圈或干净纸巾进行覆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坐圈;

5.避免裸睡,穿戴贴身衣物(如内裤、睡衣)可减少皮肤与床上用品的直接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6.出门随身携带常用的药品以及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做好物品的清洁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他们找到调控人体免疫系统的“秘密武器”!解读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刘霞

 

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需要精准调控,否则便可能攻击我们自身的器官。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玛丽·布伦科(Mary E. Brunkow)、索诺玛生物治疗公司的弗瑞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以及日本大阪大学的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因在“外周免疫耐受”机制方面的突破性发现,共同荣获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统如何避免攻击自身组织,守护人体健康的深层奥秘。

每一天,我们的身体都面临成千上万微生物的侵袭,而免疫系统正是抵御这些入侵的忠诚卫士。然而,有些病原体外形多变,甚至能伪装成人体细胞的“模样”,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那么,免疫系统如何准确分辨敌我,做到既不放过敌人,也不误伤人体自身组织?

这三位科学家的答案指向了人体内的“调解员”——调节性T细胞。它能够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防止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组织。

“他们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免疫系统运作机制的理解,解释了为何大多数人不会患上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欧莱·卡珀如此评价。

调节性T细胞工作艺术图

1995年,坂口志文的研究向学界共识发起了挑战。当时,科学界普遍认为,免疫耐受主要依赖“中枢耐受”过程清除胸腺内可能攻击自身组织的免疫细胞。然而,坂口志文发现,即便经过中枢耐受过程,仍有一部分具有潜在攻击性的T细胞会进入外周组织。

他首次识别出一个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它们能监测其他免疫细胞,确保免疫系统耐受自身组织,从而防御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这一发现为“外周免疫耐受”理论奠定了基础。

时间来到2001年,布伦科与拉姆斯德尔在研究一种易发多器官自身免疫疾病的小鼠模型时,发现其病因源于关键基因Foxp3的突变。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人体内该基因的对应基因突变会导致一种罕见而致命的遗传性自身免疫疾病,即‌免疫失调、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X染色体连锁综合征‌。该疾病会造成调节性T细胞功能缺陷,进而引发严重的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肠道、内分泌腺和皮肤等多个器官。

两年后,坂口志文将这两项重要发现联系起来,证明Foxp3是调节性T细胞发育与功能的主控基因。缺乏Foxp3的小鼠无法产生功能性调节性T细胞,并迅速出现全身性自身免疫反应。这一关联性研究不仅确立了调节性T细胞的分子基础,也标志着该领域进入功能与机制系统解析阶段。

如今,调节性T细胞已被公认为免疫稳态的核心调控者。它们如同体内的“巡逻队”,持续监控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确保免疫反应精准而适度,避免误伤正常组织。

有害的T细胞如何被清除

三位获奖者的研究不仅开创了“外周免疫耐受”这一重要领域,也推动了癌症与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进展。基于调节性T细胞的疗法正被积极探索,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也有望催生更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

从基础科学到临床转化,布伦科、拉姆斯德尔和坂口志文的研究,逐步精准揭开了人体在防御外敌与维护自我健康之间保持精妙平衡的奥秘,为呵护人类健康,书写下重要篇章。

(文中图片均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中国国家医保目录抗癌药品已超230种

来源:新华社  记者:彭韵佳、徐鹏航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现行国家医保目录内共有230余种抗癌药品,覆盖肺癌、乳腺癌、胃癌等20余种常见癌症,涉及化疗用药、靶向治疗用药、免疫治疗用药等。

除了直接治疗癌症的药品,国家医保目录也覆盖了其他必要的辅助药物。比如肿瘤化疗药常会带来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等副作用,相应的强效止吐药、长效升白针等药物也都在国家医保目录内,减轻了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每年定期调整医保药品目录,推动更多新药、好药尽快纳入医保,“十四五”以来已经累计402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一些抗癌新药获批不到1年就被纳入目录范围,对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的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无锡“六优六免”新政落地 为无偿献血者送上暖心就医礼包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钱宁宁

 

2025年盛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里,市民王先生在就诊时惊喜地发现,挂号费和部分检查费用被自动减免。原来,他持有的“江苏省无偿献血荣誉证”被医院系统自动识别,让他切身体验到了无锡市新推出的“六优六免”就医优待政策带来的便利与温暖。

这一暖心举措,源于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当天,无锡市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的“六优六免”就医优待政策。该政策在江苏省原有“三免”基础上全面升级,实现了从诊前到诊后的全流程关怀,覆盖无锡全市范围(含江阴、宜兴),惠及1.4万余名无偿献血荣誉证持有者。

“六优六免”政策具体包括“六优”服务,即挂号缴费、住院、检查、取药、用血、体检六个方面的优先与优惠,旨在提升献血者的就医效率;“六免”福利,则涵盖普通及专科挂号费、急诊挂号费、互联网医院挂号费、血常规、心电图及临床用血六项费用减免,切实减轻其就医负担。

为确保政策真正“落地有声”,无锡市中心血站依托智慧服务网络,建立起“自动识别、即时减免”的运行机制。献血者无需额外出示证明,系统即可自动识别身份并触发费用减免。目前,该政策已在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10家市属医院全面实施。

据统计,政策推行仅两个月,全市已累计为荣誉证持有者提供服务1340人次,减免医疗费用2.4万元。此外,2025年上半年,无锡地区共为献血者及其亲属办理用血直免662例,直免金额达48.64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10月全国“跨省异地用血减免”功能上线以来,无锡已为来自河南、安徽等14个省份的62名献血者办理跨省血费减免,金额达6.47万元。

“现在看病取药排队时间短了,心里踏实多了。”在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李先生感慨道,“以前优待感不强,现在‘六优六免’是真正为我们着想。”

从“有优待”到“真方便”,无锡用制度创新回应着每一位热血奉献者的善意。“六优六免”不仅是一张就医福利清单,更是一座城市对奉献精神的温情回馈,成为太湖之畔“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钱宁宁)

 

 

 

美豪华邮轮爆发严重诺如病毒疫情,具有高度传染性!已有近百人感染

来源: 新民周刊

 

美国皇家加勒比(Royal Caribbean)旗下邮轮“海洋旋律号”(Serenade of the Seas)爆发诺如病毒(norovirus)疫情,船上近百人感染。 邮轮于本月2日返抵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港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披露,截至10月1日,1874名乘客中有94人出现腹泻、呕吐等感染症状,883名船员中亦有4人染病。 “海洋旋律号”于9月19日从加州圣地亚哥出发,期间停靠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及哥伦比亚。航行第9日即9月28日,因病例数达船上总人数逾2%,达CDC通报门槛,邮轮遂向当局报告疫情。 尽管官方数字显示近百人染病,但有乘客指出,实际感染人数恐怕更多,因不少乘客担心一旦报告病情便会被强制隔离于舱房,故选择隐瞒病征。 CDC表示,诺如病毒传播极快,主要经由受污染食物、水源或人际接触传播,虽大部分患者可在一至三日内康复,但具高度传染性。船方已即时实施防疫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加强清洁消毒,并收集患者样本以进一步检测。 “海洋旋律号”疫情是今年美国邮轮肠胃疾病爆发个案之一。CDC表示,2024年至今已记录19宗类似事件,其中14宗由诺如病毒引起。

 

 

 

加拿大今年已报告麻疹病例超5000例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渥太华10月2日电(记者林威)去年10月麻疹疫情开始在加拿大多个省份蔓延。根据加拿大卫生部门最新数据,截至9月20日,加拿大今年已报告5006例麻疹病例,其中艾伯塔省和安大略省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加拿大艾伯塔省卫生官员2日确认,一名在母体中感染麻疹的早产儿夭折。今年6月,安大略省报告了全国首例因感染麻疹而早产的婴儿死亡病例,其母亲未接种疫苗。

加拿大卫生官员表示,未接种疫苗是导致此次疫情大规模暴发的主要原因。加拿大曾于1998年宣布消除麻疹。此次疫情卷土重来引起加拿大公共卫生界的高度警惕。专家建议计划怀孕的民众在备孕前完成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的全面接种。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感染者在接触病毒后一到两周内会出现高烧、咳嗽、流涕、眼睛发红、流泪、皮疹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引发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英国发现两种能传播多种病毒的入侵蚊种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伦敦10月1日电(记者郭爽)一项针对英国入侵蚊种监测的同行评审研究显示,英国发现了两种能传播多种病毒的入侵蚊子,而随着气候变暖,它们的数量正在增加,英国正面临入侵蚊种定居的风险。

据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此前公报称,入侵蚊种,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已入侵欧洲大陆并加速繁殖,而气候变化更扩大了它们的生存范围。可传播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寨卡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等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已对多国公共卫生构成重大潜在威胁。

为监测入侵蚊种,英国卫生安全局及其前身英国健康保护局等机构于2010年开始在英国展开监测,并于2016年开始在海港、机场和公路交通枢纽等地开始部署诱蚊产卵器用于监测和控制蚊子种群密度。2024年,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117个地点开展的诱蚊产卵器监测点已增至1070个。

英国卫生安全局等机构研究人员10月1日刊发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全球公共卫生》杂志的研究报告说,2023年9月,在伦敦希思罗机场附近的一个货运仓库中发现了埃及伊蚊卵;2024年8月,在肯特郡的一个高速公路服务站,自2019年以来首次发现了白纹伊蚊。

研究人员指出,气候变化会增加入侵物种向北扩张,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欧洲疾控中心此前警告说,气候变化或令蚊媒疾病传播成为“新常态”。

 

 

 

蒙古:“有困难,中国医生靠得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记者:张朋辉

 

秋日的乌兰巴托寒意渐浓,蒙古国第二中心医院内却暖意融融。近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赴蒙古国开展妇女儿童义诊和发展合作交流活动。听说来自中国的医生免费提供诊疗和检查服务,许多当地民众到医院门口排队候诊。

今年58岁的娜仁顺利完成诊治,不久就能完全康复。她说:“感谢中国医生帮我解除病痛。有困难,中国医生靠得住。”5岁的诺敏额尔敦由家人陪同,寻求中国医生的帮助。在中国医生建议下,诺敏额尔敦将在蒙古国接受一个月的远程随访,随后到中国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复诊,接受全面治疗。

2023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与蒙古国妇女联盟签署妇女儿童发展合作备忘录,确定开展“五个十”民生项目,本次活动正是落实备忘录的具体行动。10名来自甲乳疝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蒙医科的医护人员,为500余名蒙古国患者提供了诊疗服务。

为提高义诊效率,服务更多蒙古国患者,中方同蒙方合作,提前发布就医信息。针对义诊期间不能开展复杂手术等情况,中方医生还提供相关医疗信息,为蒙古国患者到中国就医提供协助。义诊活动的每个科室都邀请蒙古国医生一同参加。中国医生还举办专门面向蒙古国医生和护士的医疗健康和诊疗知识讲座,结合义诊期间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蒙古国第二中心医院眼科医生巴图其木格曾到中国参加培训,他说:“中国医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我学到了先进的医学理念和诊疗技术,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

“中国医生来蒙古国开展义诊,为蒙古国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对蒙古国人民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障是巨大助力。”蒙古国妇女联盟副主席钢娜森介绍,双方的不少民生合作项目已经机制化。在医疗领域,中方每年派遣10名医生来蒙古国义诊,每年还向蒙方提供10名眼科医生和10名“两癌”筛查医护人员培训名额。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仲玉霞表示:“此次赴蒙古国医疗队聚焦妇女儿童常见疾病,精准回应蒙古国妇女儿童健康需求,以精湛的医术、暖心的服务为蒙古国患者排忧解难。我们将继续以健康为纽带,传递中国温度,厚植中蒙两国民心相通的根基。”

 

 

 

世卫组织报告:加沙地带逾4万人因冲突受重伤 卫生系统濒临崩溃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日内瓦10月3日电(记者王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日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持续武装冲突在加沙地带已造成约4.2万人受重伤,其中儿童占四分之一。

报告说,自2023年10月以来,该地区累计受伤人数达167376人,其中重伤占比四分之一,超过5000人被迫接受截肢手术。其他重伤情况包括上肢与下肢损伤、脊髓损伤、颅脑损伤以及大面积烧伤。这些伤情持续推高当地对专业外科手术与康复服务的需求。

这份报告整合了22支世卫组织支持的应急医疗队、主要卫生合作伙伴以及加沙卫生部门的数据,较全面地反映了加沙地带民众因严重创伤带来的康复需求现状。

报告说,随着新增伤患持续增加、医疗需求激增,加沙卫生系统濒临崩溃。该地区36家医院中仅14家维持部分运行,而康复服务能力不足冲突前三分之一,其中几家机构还面临关停。尽管应急医疗团队与合作伙伴全力支援,目前无一家医疗机构能够完全正常运转。

报告强调,要保障加沙地带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范围的扩大,必须立即落实三项措施,即紧急保护医疗系统、确保燃料补给畅通无阻、解除基本医疗物资入境限制。

 

 

 

马拉维累计报告128例猴痘病例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卢萨卡10月7日电(记者彭立军)利隆圭消息:马拉维公共卫生研究所6日通报说,该国新增2例猴痘确诊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8例。

报告说,新增2例病例分别为9岁和11岁女童,两人近日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在首都利隆圭两家卫生机构就诊。

自2025年4月马拉维报告首例猴痘病例以来,病例数量持续上升,其中利隆圭报告病例数达104例。截至目前,马拉维全国已有10个地区报告猴痘病例,猴痘相关死亡病例1例。

马拉维卫生部门正通过加强公众宣传、提高防控意识等多种措施,持续应对疫情。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感染,症状包括有疼痛感的皮疹、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肌痛等。

上一篇:新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蜕变之路 下一篇:无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