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京蒋大夫。
现在营养过丰的年代,尿酸高、痛风都是门诊的常见病。痛风就是是嘌呤代谢异常,血液里面尿酸浓度过高,形成的尿酸盐结晶,就沉积在关节、骨骼和软组织里面,引发了炎症疼痛反应。
痛风其实是个中医病名,直接被现代医学沿用,我们中医以前称痛风为痹证,或者历节风,从元代开始中医首次提出“痛风”病名,对痛风有非常有效的治疗经验。
痛风的形成其实跟饮食肥甘厚味非常密切,通风主要就是湿热浊毒流注关节,阻滞气血运行,导致关节红肿热痛。
我们治痛风,经常离不开一个药物,就是土茯苓,土茯苓有非常好的降尿酸,治痛风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我这里说的土茯苓不是常见的茯苓,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中药。
土茯苓,性味平而甘淡,所以不难喝,有的地方经常用土茯苓煲汤喝,有除湿、解毒、利关节的功效。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记载土茯苓能“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
土茯苓降尿酸,治痛风的作用,类似于非布司他、秋水仙碱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小,不容易反弹。
土茯苓也有个别名,叫过山龙,意思就是土茯苓的藤可以从这边的山坡长到那边山坡去,而且土茯苓的藤比较硬,像人的筋骨一样。
那么土茯苓就非常善于通利关节,而且土茯苓是甘淡平和的,能淡渗利湿,可以把体内的尿酸等湿浊、浊毒,进行淡化,再从小便排出体外,达到降尿酸,治痛风的效果。
而且现代药理研究确实也证实,土茯苓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土茯苓中的活性成分能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生成,同时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双向调节尿酸水平。
一般降尿酸、治痛风,土茯苓的用量是30克左右,用土茯苓片煮水喝,也可以用来和其他食物进行煲汤喝,效果也可以。
如果痛风急性发作,可以跟跟苍术,黄柏,威灵仙、薏苡仁,木瓜配伍,增强祛湿止痛效果效果。
另外,我想告诉提醒大家,尿酸高,痛风还要注重饮食,要忌口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不能喝酒和饮料,少吃坚果,否则容易加重病情。
最后,土茯苓是降尿酸,治痛风的良药,因为它性味比较甘淡,所以能逐步淡化我们血液中的尿酸,也能搜刮我们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从小便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