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一张国医大师的专方,巧治乳腺增生、化解乳房结块!
2025-09-13 [中医临床]
疏调消核汤

(1)组成

 

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丹参10g,

川芎10g,枳实10g,杭芍12g,白术10g,

茯苓15g,山药20g,淫羊藿15g,夏枯草10g,

橘核 8 g,昆布10g,刺蒺藜10g,浙贝母12g,

漏芦10g,薄荷 6 g,生甘草6g。

 

(2)功效主治

 

补肾健脾调冲任,理气散结消乳癖。

 

(3)主治

 

乳癖(乳腺良性增生)。

 

(4)方解:

 

按本草药理与方剂组成之原则,柴胡苦平,气味俱薄,入肝胆经,具有轻清升发、宣透疏达之功,兼有苦寒清泄之力,可升举清阳、疏解肝郁、调畅气机,在方中属于领衔地位,是为疏调消核汤之“君药”。

 

香附甘平微辛,气芳香,亦入肝经,无寒热偏性,能解肝郁、降肝逆、缓肝急,走而不守,可通行三焦,是理气之要药,能使气行血畅,《本草纲目》称其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郁金辛开苦降,芳香宣透,行气解郁,为治郁证之要药,性寒又能清热,且善入气分行气导滞,活跃气机;又可入血分凉血破瘀,为血中之气药,且可利胆。香附与郁金互相配伍,能协同增效。

 

淫羊藿辛甘温,入肝肾经,药性和缓,温而不燥,是温补肾阳、益精填髓之妙品,且可壮腰膝、祛风湿。白术甘苦温,入脾胃经,为健脾之要药,补而不滞,功能补脾燥湿利水,又可固表安胎。

 

山药性味甘平,既能补脾养肝,又可益肾固精,与淫羊藿同用,可强化先后天之本而顾护脾肾。因此,香附、郁金、白术、山药、淫羊藿共为方中之“臣药”。

 

丹参味苦微寒,主入肝经血分,有活血祛瘀、通络调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川芎性味辛温,可活血祛瘀,行气解郁,张介宾谓“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故能……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

 

枳实味苦、性微寒,长于破滞气,除积滞,能理气宽中、除胀消满。枳实与柴胡配伍,一降一升,调畅气机,清升浊降,各得其位。

 

白芍苦酸微寒,有敛阴柔肝、补血、平抑肝阳之作用,与甘草相配则“甘酸化阴”,更能发挥白芍柔肝养血缓急之功效。

 

茯苓甘淡性平,甘能补脾,淡可渗湿,其性和平,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能清肝泻火,散郁消结,对于肝气郁积所致之癥瘕结节均可消散。

 

橘核气味芳香而温,入足厥阴肝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昆布为食药两用之品,有消痰软坚散结作用。

 

刺蒺藜能疏肝解郁,治乳闭不通,缓解胸胁胀痛不舒。浙贝母可清热化痰,开郁散结消核。

 

漏芦苦寒,能清热解毒,行血消肿,与浙贝母配伍,能增强消散妇女乳房痰瘀互结之包块的效用。

 

(5)用法用量:

 

温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沸40分钟,饭后温服,每日3次,每次200ml,每剂2天。

 

(6)注意事项:

 

本方治疗乳癖疗效较好,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临床使用时应饭后30分钟服药,忌食油腻生冷食物。

 

(7)临床运用:

 

治疗法则宜以补肾健脾、调冲任扶其本,行气活血、消痰化瘀、软坚散结治其标,而疏调气机应贯穿始终。疏调消核汤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上述治则。

 

若欲加强软坚散结、破瘀消癥之作用,则可选加三棱、莪术、海藻(去甘草)、甲珠、皂角刺等。

 

利用三棱之长于破血,莪术之善于破气,二者相配则可增强行气活血、化积消结止痛之效。

 

昆布与海藻为伍能加强清热化痰、散结软坚之作用,对于肝郁化火,炼液成痰,痰凝为患之包块消散尤为相宜。

 

穿山甲活血消癥,配以善于攻散之皂角刺,则可通行经络,直达病所,消散结节。

 

夹瘀血轻证者,泽兰为首选之品,祛瘀化积,且可调畅月经,其性和缓,行气不峻、活血不猛。

 

瘀血较重者,酌加桃仁、红花,使活血通经、消肿散结之作用更强。红花可祛全身之血滞,桃仁可逐局部之瘀血。

 

乳房属于足阳明胃经循行区域,若再加白芷作为引经导向之药,以乳房为靶点,则效果更佳。

 

兼有脾虚现象者,可加薏苡仁等,以杜绝痰源,亦是治本之举。

 

出现腰膝酸软、脱发、耳鸣等肾虚之象者,可加桑寄生、女贞子、墨旱莲等清补之品。

 

(8)病案举例:

 

贾某,女,26岁,2010年11月11日初诊。

 

主诉:双乳胀痛加重3天。

 

病史:自诉近2年来,每当月经将至,则感乳房胀痛,时轻时重,轻时隐隐作痛,重时穿衣走路都感疼痛。月经过后乳房胀痛也随之消失,症状随情绪喜怒而消长。最近半年来,双乳胀痛明显加重,曾到多家医院诊治,用过多种药物,未见明显效果,经朋友介绍前来求治。

 

病人一般情况可,平时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的急慢性疾病,无消瘦、反复发热情况。

 

望闻切诊:患者神志清楚,检查合作,面容红润,胸部及两乳房外形如常,左乳内上象限和内下象限各可触及1个结节状硬块,有轻压痛,饮食二便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超声检查报告提示:①双乳乳腺增生;②左乳上实性结节;③左乳内下实性结节。

 

辨证分析:肝主疏泄,能疏通、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疏泄功能失常则气机郁结,双乳、胸胁气血运行壅塞阻滞,则胀痛乃生,久而成结,并于生气等剧烈情绪波动及月经前后症状加重;气机郁滞日久,生瘀生痰,瘀痰互结阻于乳房,则可触及结节包块。

 

中医诊断:乳癖(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证)。

 

西医诊断:乳腺小叶增生。

 

治则:调理气机,实则泻之。

 

治法:疏调气机,化瘀祛痰。

 

方药:疏调消核汤加三棱10g、莪术10g、白花蛇舌草15g,3剂,水煎服。

 

调护:①调畅情志,合理起居;②忌生冷油腻食物。

 

2010年11月17日二诊:诉服上方中药3剂后,双乳胀痛减轻,感周身舒畅,心情愉悦,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和有力。予上方加佛手10g,3剂,继服。

 

2010年11月23日三诊:患者自诉,双乳胀痛已消失,但在左乳部仍可摸及肿块硬结,压之隐痛,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嘱其守上方,服药6剂。

 

按语:气机失调是乳癖最常见的病机。气机不畅,壅塞阻滞,经络血脉不通,兼夹瘀痰,阻于乳房,发为乳癖。肝主疏泄,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有利于瘀血、痰浊之消散。

 

故在乳癖的治疗中,疏肝解郁、化瘀消痰散结是施治之重点,俾肝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气血调和,结散瘀除,乳癖自消。

 

 

本文摘选自《云南中医名医名方录(第一卷)》,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