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名医名方】:温肾补脾止泻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5-09-11 [其它] [名医论坛]

张景祖,男,1959年8月出生。河南省长垣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河南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分会副会长。

临证40年,擅长运用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各种胃炎、胃溃疡、糖尿病、急慢性肾病、肿瘤术后调理等内科疑难杂症。编著《张华甫临证经验与学术传承》等10余部著作,发表论文56篇。

组成:炮附片9g,炮姜3g,巴戟天12g,补骨脂12g,五味子6g,党参15g,麸炒白术15g,炒白扁豆12g,麸炒山药15g,炒甘草3g。

功能:温补命门,培土健脾。

主治:五更泻,亦称黎明前腹泻。其病程较长,常见于脾肾阳虚症状明显的患者,其主要表现为泄泻滑脱、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完谷不化等。

方解:五更泻,又称“鸡鸣泻”“晨泻”“肾泻”,是一种具有明显时间规律的泄泻类型,表现为每天黎明五更时分(约凌晨3~5点),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大便溏薄或完全不化,常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五更泻的本质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体内虚寒之气肆虐,运化固摄功能失常所致。病位主要在脾、肾与大肠,病性属里、虚、寒。经典治法为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该方紧扣五更泻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运化失司,固摄无权的核心病机,立法原则以温补脾肾之阳为主,健脾益气为辅,兼以涩肠止泻。方中补骨脂、巴戟天、附子温肾壮阳,补火生土以治本。其中,补骨脂为君药,入肾脾经,善补命门之火,温脾阳以止泻,是治疗肾阳虚衰泄泻的要药;巴戟天辅助补骨脂补肾阳、强筋骨、散寒湿,增强温肾壮阳之力;附子大辛大热,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与补骨脂、五味子、巴戟天协同收敛固涩,直击命门火衰的根本。党参、麸炒白术、麸炒山药、炒白扁豆、炮姜健脾益气,温运中焦以固本。其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健运中焦脾胃之气,恢复其运化水谷的功能;麸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与党参配伍,增强补脾益气之力;麸炒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麸炒后增强健脾止泻作用,既能助党参、白术补脾益气,又能兼顾脾阴;炒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炒用增强健脾止泻之功,助白术健脾化湿,清除因脾虚产生的内生湿浊;炮姜温中散寒,善入中焦脾胃,温脾阳,散寒凝,止冷痛冷泻,是温运中焦脾阳的关键药物,与附子温下焦肾阳形成呼应。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若久泻导致滑脱不禁、泻下无度者,加赤石脂、禹余粮、煨肉豆蔻涩肠固脱、收敛止泻;若肾阳虚衰较甚、形寒肢冷者,加用肉桂、吴茱萸引火归元、温肝暖肾;若腹痛明显、肠鸣辘辘者,加木香、砂仁行气调中止痛、温中化湿;若兼有湿浊内阻、苔白厚腻者,加苍术、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止泻;若兼有肝气不舒、情志抑郁或紧张时加重者,加痛泻要方(白芍、陈皮、防风)疏肝理脾、升清止泻;若兼有肾虚精亏、腰膝酸软者,加生芡实、淫羊藿、炒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益精填髓。(河南省长垣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晨晨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名医名方】:鼻炎通方 下一篇:无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