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针灸临床 我要投稿
顽固性腰痛的针灸治疗
来源:两针三线 2025-08-25 [针灸临床]
针对顽固性腰痛(通常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腰痛),针灸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有效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其核心在于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或脏腑虚损,而针灸能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益肝肾,从而缓解疼痛。

一、辩证与配穴原则

 

1.  辨证论治: 这是中医针灸的核心。需辨别腰痛的具体证型,选择相应穴位和手法。

    寒湿痹阻: 遇冷加重,得热减轻,舌苔白腻。治疗以温经散寒除湿为主(可加艾灸、温针、火罐)。
    瘀血阻络: 痛有定处,刺痛,夜间或活动后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点。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可加刺络拔罐、电针强刺激)。
    肝肾亏虚: 酸痛为主,劳累加重,伴腰膝酸软无力(肾阳虚怕冷,肾阴虚五心烦热)。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多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可加艾灸)。
2.  远近配穴: 结合腰部局部穴位(阿是穴、华佗夹脊、膀胱经穴)和远端循经取穴(尤其是下肢膀胱经、胆经穴位)。
3.  通调督脉与膀胱经: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膀胱经贯穿腰背,是治疗腰背疾患最重要的两条经脉。
4.  标本兼治: 缓解局部疼痛(治标)的同时,调理根本病因(如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治本)。
5.  综合治疗: 针灸常与推拿、拔罐、中药、功能锻炼等结合,效果更佳。

 

 

二、常用穴位

 

1.核心局部穴位:
    肾俞: 补肾强腰,几乎所有腰痛必用。
    大肠俞: 通调腑气,舒筋活络,腰骶痛常用。
    关元俞: 温阳益气,强壮腰膝。
    腰阳关: 督脉要穴,温阳散寒通督。
    命门: 补肾壮阳,强健腰脊(尤其肾阳虚)。
    阿是穴: 压痛点,直接疏通局部气血瘀滞。
    华佗夹脊穴: (腰椎旁开0.5寸)调节脊柱两侧神经、肌肉,对神经根受压型腰痛(如椎间盘突出)效果显著。
重要远端穴位:
    委中: “腰背委中求”,膀胱经合穴,舒筋活络止痛要穴。
    承山: 膀胱经穴,舒筋解痉,缓解腰腿拘急疼痛。
    昆仑: 膀胱经经穴,舒筋活络,善治项背腰骶痛。
    太溪: 肾经原穴,补肾填精,强健腰膝(尤其肾虚型)。
    阳陵泉: 胆经合穴,筋之会,舒筋通络止痛(尤其伴下肢外侧痛)。
    后溪: 手太阳小肠经输穴,通督脉,善治项背腰脊痛(常与督脉穴配用)。
    悬钟: 髓之会,补肾填髓,强筋壮骨(尤其伴下肢痿软)。

 

 

三、常用针灸技术

 

1.  常规毫针针刺: 基础方法。根据证型选用补泻手法(虚证多用补法或灸法,实证多用泻法)。
2.  电针: 在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仪。对顽固性疼痛、肌肉痉挛效果较好。频率选择疏密波(缓解疼痛)或连续波(缓解肌肉痉挛)。
3.  温针灸: 在针柄上插艾条施灸。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作用强,尤其适用于寒湿痹阻、肾阳虚型腰痛。
4.  刺络拔罐: 在腰部压痛明显或瘀血部位点刺放血后加拔罐。活血化瘀作用显著,适用于瘀血阻络型疼痛剧烈者。
5.  浮针: 在疼痛周围皮下进针扫散。对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肌筋膜疼痛、扳机点效果较好。
6.  针刀疗法: 结合针灸针和手术刀特点,松解粘连、瘢痕组织。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适用于明确存在软组织粘连、卡压的情况(如腰三横突综合征、某些椎管外因素)。
7.  穴位注射: 在穴位内注射少量药物(如维生素B12、当归注射液、利多卡因等)。兼具针刺和药物作用。

 

 

四、治疗方案建议

 

  疗程: 顽固性腰痛治疗需要耐心和坚持。通常建议每周治疗2-3次,一个疗程10-15次。 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可能需要2-3个疗程或更长时间。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少治疗频率,进行巩固治疗。
 个体化: 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疼痛部位、性质、诱发缓解因素、体质、舌脉象等进行精确的穴位选择和手法操作。
综合管理: 针灸是重要手段,但非唯一。
    明确诊断: 务必先由医生(骨科、康复科、疼痛科)明确腰痛原因(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肌筋膜炎、骨质疏松等),排除严重疾病(肿瘤、感染、骨折等)。针灸对大多数非特异性腰痛(肌肉韧带源性、小关节源性等)和神经根受压症状效果较好。
    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核心肌群(腹横肌、多裂肌等)稳定性训练(如平板支撑、鸟狗式)、腰背肌拉伸(如猫牛式)、正确的姿势训练。这能巩固针灸疗效,预防复发。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坐姿站姿,睡硬板床,注意腰部保暖,控制体重,避免提重物。
    其他疗法配合: 如推拿放松肌肉、理疗(热敷、超短波、中频电疗)、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等)。

 


治疗前后需要注意的已下几项:


     1.  沟通: 治疗前告知医生您的完整病史、用药情况(尤其抗凝药)、是否怀孕等。治疗中及时反馈针感(酸麻胀重)和任何不适。
      2.  安全:针灸总体安全,但偶有晕针、局部淤青、出血、感染(极少见)等风险。选择一次性无菌针具。
      3.  期望值: 针灸是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的有效手段,但对于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如重度椎管狭窄、严重椎体滑脱),可能无法根治,目标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可能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配合。
     4.  坚持与配合:治疗顽固性腰痛如同“攻城”,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和耐心,坚持治疗并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和生活方式调整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总结来说,针灸是治疗顽固性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值得尝试的方法。其核心在于精准的辨证选穴和合适的刺激技术。但务必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由专业针灸医师操作,并作为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核心肌群锻炼和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实施。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