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19天逆转致命“白肺”!中医药精准辨证,这家中医院让重症患者免于插管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2025-08-08 [医疗] [医疗资讯]
“医护团队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感,体贴的人文关怀……让我在住院期间倍感安心。”日前,徐阿姨的家属将一封带着体温的感谢信和锦旗送给了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团队。

两周前,徐阿姨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肺炎命悬一线,需要依靠呼吸机纯氧维持呼吸,甚至一度达到启动ECMO治疗的标准。如今,在二沙岛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中西医协同的高效救治下,她已成功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

 

 

  • 1
  • 免疫缺陷的肿瘤患者遭遇致命“白肺”

 

徐阿姨患有淋巴瘤多年,因长期抗肿瘤治疗导致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极易遭受致命感染。7月4日,她突发高热寒战、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被紧急送至二沙岛医院急诊。入院时,徐阿姨血氧饱和度已骤降至84%,并伴有休克,生命体征极度不稳。肺部CT检查结果令人揪心——双肺呈现弥漫性炎症渗出,有“大白肺”表现,病情十万火急,当即被转入ICU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根据患者病史和辅助检查,结合患者既往肿瘤病史,长期服用抗肿瘤药物,双肺散在弥漫性磨玻璃影的典型影像特征,重症医学团队第一时间锁定罕见真菌/病毒感染高危可能。团队在2小时内完成气管镜检查,并将痰液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次日,检测报告捕获耶氏肺孢子菌、黄曲霉DNA序列——这两种病原体在肿瘤人群中常见,且为致死率极高的机会性真菌,需要快速精准的救治,且治疗周期长达12周。

“这种真菌如同潜伏在免疫系统漏洞中的‘幽灵’,专攻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张敏州教授指出。

 

 

  • 2
  • 精准辨证,让重症患者免于插管

 

虽进行了针对性抗感染治疗,但疾病的进展仍然非常迅猛。患者APACHEII评分最高达31分,预计死亡率82%。按照文献报道,同时合并耶氏肺孢子菌和黄曲霉感染的免疫缺陷患者,预计死亡率超过90%!徐阿姨的氧合指数持续<100,有时甚至低至70,达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甚至ECMO指征。患者呼吸衰竭严重,生命岌岌可危!

重症医学科大科副主任韩云和团队深入讨论,肯定了目前的治疗方向,团队也有能力随时提供ECMO等生命器官支持,在这种保障下,正是中医药发挥独特优势的关键时刻!

第一阶段:邪盛正不虚,当以清热解毒,急挫邪势

团队通过四诊合参,精准辨证患者处于热毒炽盛、内结肺腑、伤阴耗气的阶段,证属邪实为主。针对此核心病机,治疗果断以“祛邪”为先,旨在迅速遏制病势。据此开具清热解毒、宣肺通腑的中药汤剂,予宣白承气汤加上清热解毒类药物,并同步施以中医针灸康复疗法。秉持“急则治标”的原则,在西医抗感染、俯卧位通气、无创呼吸辅助支持基础上,有机融入了中药内服及针灸外治,同时对呼吸机支持参数进行精细化、个体化调整,以最大限度协同增效。

图片

令人振奋的是,在中西医协同治疗的第12天,转机出现:徐阿姨气促明显缓解,活动耐力增强,呼吸机支持力度和氧浓度得以逐步下调,胸片显示肺部渗出有所吸收。

 

第二阶段:邪退正虚现,调方重扶正

在感染得以控制后,此时徐姨主诉口干明显,仍有乏力,舌象呈现薄黄少苔,脉象细滑,提示疾病态势已发生重要转变。团队敏锐把握这一变化,辨证认为:疫毒之势已挫,正气受损显现,病机已转为“温热病后期,气阴两伤”。据此,治疗策略及时从“祛邪为主”转向“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核心目标调整为滋养气阴、固护正气、促进修复。于是调整处方,开具侧重益气养阴清热的新方药,继续协同西医治疗,巩固胜局,加速康复进程。

至治疗第19天,徐阿姨成功脱离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持,并能清晰地道出“谢谢你们”!这标志着最危险的呼吸衰竭关隘已被成功跨越。后续复查CT显示,肺部病灶已显著吸收。徐阿姨最终转危为安,转入呼吸科病房继续康复。

整个救治过程中,团队通过中西医优势互补的精细化治疗策略,成功避免了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极大保护了患者的康复潜能,缩短了病程。

 

 

徐阿姨的成功救治,是重症医学团队面对免疫缺陷合并多重耐药真菌感染的危重病例,深度融合中医辨证施治,并运用先进精准诊断技术、快速优化西医抗感染方案,最终力挽狂澜、避免气管插管甚至ECMO的典型案例。它充分展现了团队在重症感染救治领域的强大综合实力与快速反应能力,特别凸显了中医药在改善危重患者症状、减少有创器官支持、促进整体康复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二沙岛医院重症医学科将继续秉承“生命至上”的信念,不断探索中西医协同的危重症救治新模式,为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