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气亏虚型——归肾丸
症状特点:月经初潮延迟,量少渐至闭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则: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代表方:归肾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
方解:方中熟地、山茱萸滋补肾阴;杜仲、菟丝子温补肾阳;当归养血活血,共奏阴阳双补之效。
二、气血虚弱型——八珍汤
症状特点: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渐至闭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脉细弱。
治则:益气养血,调经通络。
代表方: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
方解:四君子汤(参、术、苓、草)补气,四物汤(归、芎、地、芍)补血,气血双补以充盈冲任。
三、气滞血瘀型——血府逐瘀汤
症状特点:月经数月不行,小腹胀痛拒按,胸胁胀满,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经。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甘草)。
方解:桃红四物汤活血养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引血下行,针对瘀血阻滞胞宫而设。
四、痰湿阻滞型——苍附导痰丸
症状特点:月经停闭,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下量多,舌苔白腻,脉滑。
治则:燥湿化痰,活血通经。
代表方:苍附导痰丸(苍术、香附、陈皮、半夏、茯苓、南星、枳壳、生姜、甘草)。
方解:苍术、南星燥湿化痰;香附、枳壳理气行滞;痰湿去则冲任通畅,经血自下。
五、寒凝血瘀型——温经汤
症状特点: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冷痛,畏寒肢冷,舌暗苔白,脉沉紧。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代表方:温经汤(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方解: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活血调经;阿胶、麦冬滋阴润燥,寒热并用,标本兼治。
中医治疗闭经注重整体调理,需根据个体差异辨证选方。患者若出现闭经,应及时就医,避免盲目用药。此外,保持情绪舒畅、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亦是预防闭经的重要措施。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方剂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