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为俄罗斯青少年代表团成员演示拔罐疗法。
此次活动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海外中心(国际频道)与中文联盟、俄罗斯媒体加网络中文课堂共同组织。作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杭州市中医院为30余名俄罗斯师生精心设计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课程。
在中医理论讲堂,内分泌病科副主任中医师王雁秋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向俄罗斯青少年讲解了阴阳五行、经络穴位等中医基础理论。“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婴儿,上面每个穴位都对应着人体的不同部位。”王雁秋指着耳穴模型讲解时,俄罗斯学生们纷纷凑近观察,并尝试在自己耳朵上寻找相应的穴位。
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针灸体验区,学生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中医师将银针轻轻刺入合谷穴。“不疼,反而有种酥麻的感觉。”一名俄罗斯少年在体验后惊讶地说。推拿体验台前,学生们轮流感受中医手法对肌肉和经络的调理效果,不少人直呼“疲劳感一下子消失了”。
药茶品鉴区同样十分热闹,医院特制的减脂代茶饮吸引了代表团成员纷纷品尝。此外,拔罐、耳穴贴压等中医特色疗法,也让代表团成员连连称奇。
最受欢迎的环节莫过于八段锦教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俄罗斯师生在急诊科医生柳华锋的带领下,认真模仿每一个动作,感受中医传统功法的神奇。
活动中,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5G中医四诊体质辨识机器人“安诊儿”成为全场焦点。来自莫斯科的代表团成员伊万在机器人引导下完成了舌象、面象和脉象的采集。短短几分钟后,一份详细的中医体质报告便自动生成。“这就像中医版的‘健康扫描仪’!”伊万兴奋地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检测结果。
“这次体验让我们对中医药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代表团领队安娜老师表示,“中医不仅是医学,更是一种融合了哲学、自然和生命智慧的文化体系。”
杭州市中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医院积极响应“中医药走出去”战略,已接待多批国际访学团,并开发了多语种中医药文化课程。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本报记者 徐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