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郭义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既需要“守正”,也需要“创新”,更要拥抱“数智赋能”的变革,以中医思维为根,牢固中医自信;以人工智能为翼,翱翔寰宇之境;以心怀仁术为要,做中医药新人,共同探索未来学习形态,让人工智能成为弘扬岐黄之术的新载体,让千年智慧在数字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论坛特邀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作主题报告,分享了他们在中医药与AI融合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龚超副研究员阐述了AI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与中医药领域融合的路径。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维广以课程教学场景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中医经典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清华大学赵红蕊教授分享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监测中的应用。天津智临天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波聚焦超智融合技术在中医药协同创新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在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作用。河北中医药大学马东来教授主要探讨了AI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应用,描绘AI赋能中医药教育智慧化场景的蓝图。慧医谷中医药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玉舒展示了AI在中医药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支持案例。
六位专家的精彩报告激发了现场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与主讲专家们就中医药与AI融合的挑战与机遇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论坛聚焦中医药学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旨在激发大学生对中医药学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兴趣与素养,树立面向未来的创新学习观念。此次论坛的举办,不仅为中医药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广大青年学子指明了未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激励他们积极拥抱科技变革,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郭义副校长致辞
六位专家作主题报告